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一)     
一、起源 塔源于古印度,是埋葬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舍利的佛教建筑。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寂灭,火化他的遗体,形成许多结晶物或块状物,称为舍利。后凡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遗骸,也称舍利。印度现保存最为完好、年代最早的是桑奇佛塔(题图、  相似文献   

2.
允燕塔杂谈     
傣历大庆年之际,邮电部发行了《傣族建筑》邮票1套4种,再现了独具特色的傣族文化和建筑风格。 允燕塔因位于云南省盈江县城郊允燕村而名。允燕塔在不同的著作中有不同的名称。日尧先生在《允燕塔就是勐町塔》一文中就提到他的查证,允燕塔就是“允雁塔”,又叫“勐丁塔”、“允雁山佛塔”等。《中国宗教名胜事典》则称其为“勐町佛塔”、“勐町塔林”。《中国古塔鉴赏》叫它“曼勐町塔群”。这么多不同的名称  相似文献   

3.
塔(三)     
三、塔的形制 我国古塔建有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其中地宫是我国佛塔的特有结构,主要是埋葬或供奉舍利,为窣堵坡与我国陵墓制度相结合的产物。虽处处体现着佛教的思想,却有着很强的本土化色彩。塔基包括基台和基座,保证塔的稳固,显得庄严雄伟。塔身是基台和基座,保证塔的稳固,显得庄严雄伟。塔身是塔的主体,塔的形制主要以塔身来划分。  相似文献   

4.
塔是佛教建筑物,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工匠们将其与我国传统的楼阁建筑相融合,演变成今日所见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塔。  相似文献   

5.
刘铁 《收藏》2014,(19):114-117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为世界打开了一座宝库。时隔一个世纪的2004年,在陕西铜川耀州区的神德寺塔出土了一批唐、五代、宋初的佛教文献,经过整理共306个卷号。这些文献的出土让我们得见千年以前的珍贵墨迹。古人称佛经为“金经”,下面让我们共阅金经。神德寺早巳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它留给后人最显著的遗物就是一座高达35米的北宋佛塔。神德寺塔为仿木楼阁式砖塔,八面八棱九级,斗拱挑角,雕刻精美,气势雄浑。塔在佛教是供奉收藏舍利、佛经、佛像的神圣建筑,在塔  相似文献   

6.
刘铁 《收藏》2014,(10):114-117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为世界打开了一座宝库。时隔一个世纪的2004年,在陕西铜川耀州区的神德寺塔出土了一批唐、五代、宋初的佛教文献,经过整理共306个卷号。这些文献的出土让我们得见千年以前的珍贵墨迹。古人称佛经为"金经",下面让我们共阅金经。神德寺早巳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它留给后人最显著的遗物就是一座高达35米的北宋佛塔。神德寺塔为仿木楼阁式砖塔,八面八棱九级,斗拱挑角,雕刻精美,气势雄浑。塔在佛教是供奉收藏舍利、佛经、佛像的神圣建筑,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后期,泾阳县崇文宝塔塔顶发现明代鎏金释迦牟尼涅槃像等八件铜鎏金造像,其后由泾阳县博物馆收藏。这组铜造像在《咸阳市文物志》《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泾阳卷》《陕西省志·文物志》等出版物中有零星著录,但多按照佛教造像介绍,少有专文详述。这批造像实际上为佛、道两教题材,在古代佛塔遗迹中同时出土是非常罕见的。造像应为明万历时期崇文塔的瘗埋、供养之物,作为纪年资料对研究明末造像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杜文 《收藏》2022,(11):48-55
<正>20世纪后期,泾阳县崇文宝塔塔顶发现明代鎏金释迦牟尼涅槃像等8件铜鎏金造像,其后由泾阳县博物馆收藏。这组铜造像在《咸阳市文物志》《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泾阳卷》《陕西省志·文物志》等出版物中有零星著录,但多按照佛教造像介绍,少有专文详述。这批造像实际上为佛、道两教题材,在古代佛塔遗迹中同时出土是非常罕见的。造像应为明万历时期崇文塔的瘗埋、供养之物,作为纪年资料对研究明末造像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峰塔     
明清时期广为建造的文峰塔,又名文笔塔、文昌塔、文光塔、振风塔等,为振兴文风,求文运昌盛、人才荟萃而建,虽有佛塔形制,却与埋葬佛祖及高僧舍利子之用的佛塔大相径庭,有着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金申 《收藏》2015,(1):148-150
佛造像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古代甚至有将佛教称为像教的。今天我们翻阅佛教史籍,甚至历代高僧传记,里面关于塑造佛像、绘制壁画、建寺起塔之类的记载极为丰富浩瀚,真有读之不能穷尽之感。在佛教文化圈内,遗存至今的大小石窟、塔庙数量庞大,而流布于全世界的公私立博物馆、私人收藏家以及古  相似文献   

11.
塔(十二)     
六、塔的用途衍变塔最初为佛教使用,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也为其它宗教所用。我国道教的塔一般都不高大,各地都有,但在邮资票品中只见三清山风雷石塔(参见101116)。  相似文献   

12.
塔是寺院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式最早源自古印度的“率堵波”。这个名称是梵文stupa和巴利文Thupo的音译,它最初是用于祭放佛祖舍利的建筑。塔传到中国后,在使用功能、外部形式与内部结构上不断融合中国建筑的特点,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形式上塔可分为单层塔、楼阁式塔、亭阁式塔、花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等。各个时代的塔都有其不同的风格:唐代塔俊逸简约,辽金塔挺拔华美,元代塔威严凝重,明清塔多姿多彩。它们分布在祖国各地的山水之间,也点缀北京城乡的山巅水畔。  相似文献   

13.
李永康 《收藏》2020,(1):94-103
热瓦克佛寺遗址(图1、图2)坐落于我国新疆白玉河东部的沙漠中,距离和田市约50公里。现存建筑遗址是以佛塔为中心的长方形寺院,四周围有墙垣,属塔院式建筑布局。塔基方形,两层,底边长23.8米,高约9米,每边设有踏道可供登临。塔身圆形,直径9.6米,高7米,覆钵形顶部已残缺,原有的塔刹等构件早已不存在。根据遗存的塔形判断,其形制类似于西北印度和犍陀罗地区的覆钵式窣堵坡塔。  相似文献   

14.
王卫丹  阮浩  周坤 《收藏》2014,(9):100-111
2014年6月14日,“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山东博物馆和汶上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第一次大规模对外展示。  相似文献   

15.
柴泽俊 《收藏》2007,(10):78-89
中国古代壁画起源甚早,流传很广,佳篇连绵。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国内各地佛寺林立,道观遍布,寺观壁画由此应运而兴。 山西省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以山西现存的古建筑而论,数量之多和历史之久,是全国仅见的。这些古代建筑大多是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其中便遗存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许多珍贵壁画。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6,(19)
正擦擦广泛分布于印度、阿富汗、不丹、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柬埔寨、泰国、印尼、日本、蒙古及中国西藏等地区,拥有悠人的历史,在各地信众心目中颇具影响力。擦擦直到19世纪中叶开始被西方人所知道,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许多冒险家、探险队和学者来到印度次大陆地区,发现,记录这些数量众多的佛教文物。然而,西方学者主要被印度的大型佛教遗址群和诸多佛塔所吸引,初期对擦擦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迄今为止,最早也是最系统研究擦擦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东方学者图齐(Giuseppe Tucci)。  相似文献   

17.
朱彤 《收藏》2008,(5):213-213
中国藏传佛教艺术丛书(共五卷) 该丛书的石雕卷收录了包括寺院、佛塔、石窟造像、摩崖龛像、玛尼石刻等各类佛造像226件,涉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各个时期和各种风格流派,该卷290余页。木雕卷收集249幅图版,突出体现藏传寺院建筑  相似文献   

18.
振风塔又名万佛塔,耸立在安徽安庆市沿江东路和湖心南路交汇处的迎江寺内(人民路邮政支局,246003)。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落成。楼阁式砖石结构,高80米,7层,平面呈八角形,内有浮雕佛  相似文献   

19.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国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全国83%居民信奉印度教,11%信奉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世界遗产项目中,许多都与宗教有关,其中古代石窟建筑数量很多,如阿旃陀石窟、埃罗拉石窟、戈纳勒格太阳神庙、默哈布利布勒姆寺、中央邦的克久拉霍古迹、帕塔达卡尔石雕群、哈姆皮神庙、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庙、桑吉佛教古迹、象岛石窟等都被列  相似文献   

20.
尹青兰 《收藏》2014,(10):50-58
素胎瓷,是没有施釉就入窑高温烧成的瓷器,也有"生瓷"之称。素胎瓷在宋代的江西就多有烧造,并且烧造的窑口也不限于景德镇湖田窑,南丰的白舍窑、吉安的吉州窑等均有烧造,产品一般为佛教造像和随葬明器。北宋时期的佛教塑像多为素眙,或素眙加彩。如1966年拆除江西省吉安市北宋江仕澄塔(编者注:该塔二层南面门楣上嵌有一方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