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人们似乎都认同这个事实:德国除出版业外,几乎所有其他领域都称得上世界出口冠军.的确,相对于德国作为"现代出版业发源地",作为有着悠久出版传统的世界出版强国,德国在德语出版资源销售和图书"走出去"方面,还是个矮子. 从历史上看,德国在世界现代出版技术和国际传播体制上具有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韩晗 《出版广角》2012,(4):57-59
借鉴国外成功的出版经验对于研究当今中国出版业的问题大有裨益。反观国外出版,德国出版业因为与中国出版业有着众多相似之处,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范本。本文则是"以中国为立足点,以德国为着眼点"为研究视角,从德国出版界可提供中国大陆出版界的经验、中德两国在全球化出版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危机这三个方面,来略述中德出版比较之于中国出版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德国是出版图书最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它的图书出版种类稳居世界第三位.德国有3000多家出版社,既有出版业巨头贝塔斯曼出版集团,也有小本经营的夫妻店.在德国,人人都可以开书店或办出版社,国家对业主的学历和资历都没有规定任何条件.  相似文献   

4.
指出近代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德国的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力资源是德国兴起最重要的因素.近代以来德国屡遭战祸,出版业在国家危亡之际以及重生之时,为民众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在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下,当代德国出版业呈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版业不同的形态特征.德国出版业的发展及历史贡献是"出版强国"这个概念最生动的诠释,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按需出版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是世界出版业革命性的十年.中国出版业作为世界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出版形态的持续突变: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按需出版,对此作了生动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德国图书业倡导"绿色出版"的概念,政府也积极鼓励图书的出口.在当今国际文化贸易繁荣,各国文化交流频繁以及全球环境危机的国际背景下,通过分析德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与经验,以期对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德国,行业协会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觑.出版业内重要的协会分别是德国书业协会、德国期刊出版商协会(VDZ)和德国报纸出版商协会(BDZV).这些协会的宗旨之一就是开拓国内外市场,为会员提供有关世界出版市场需求动向的信息.在德国出版界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这些行业协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他们不仅紧锣密鼓地组织和参加了一系列或在德国或在中国举办的业内会议,向会员企业介绍和推销中国的出版市场,而且积极鼓励他们进军中国.在时下的德国,媒体上也好,日常生活中也罢,人们到处都在说:"中国是未来."这句话尤其适合德国的出版界.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专门出版有关出版业专业参考书刊和报道出版业信息的鲍克公司,每年出版一本ILMP,全名为International LiteraryMarket Place,可译为《国际图书市场大全》,《世界出版业名录》或《世界出版业及图书馆名录》等。在国外,习惯上都管它叫ILMP。每年出版一册,已出版27年,在国际上享有盛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出版业德国人口不到一亿,出版书籍的数量及人均购书率均居世界前列。德国各出版社出书范围略有侧重。如施普林格偏重出版学术专著,胡贝尔出版各类文史科学著述,朗根沙伊专出外语辞书及教材,国际出版社制作录像、磁带及配套教材,德意志袖珍书籍出版社出版袖珍本...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图书销售五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出版业中,美国出版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的发展代表着现代出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据最新数据统计,美国图书市场销售额占世界图书市场销售额的1/3。美国图书业迅猛发展的势头远远超过了传统出版强国如英国、德国。同时美国也是世界图书市场上最大的出口国。美国书业通过兼并,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9·11,美伊战争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得美国出版业的这许多变化呈现出一些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数字信息时代,传统出版业持续唱衰,数字出版如火如荼.我国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初见成效.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出版业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成为关乎其命运的大事.老牌出版强国德国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同时全面进军数字出版,笔者从兰登书屋的发展之路管窥德国出版业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转型策略,以此为我国的数字出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1年美国电子出版业的困难与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上高新技术和电子出版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电子出版业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电子出版业的发展特点.2001年,美国电子出版业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遇到了一定困难,被称为是抑制电子出版业发展的一年.许多专业电子出版公司和传统出版公司的电子出版业务都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能够取得很好的业绩.但与此同时,还是涌现了许多获得成功的公司.传统出版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中国大学出版业与民营出版业概述 从产生的时间来看,中国现代大学出版远远落后于世界大学出版业.1877年"在华传教士大会"上设置的"益智书会"为中国大学出版之滥觞,5年后,位于山东登州(今烟台市)的教会学校"登州文会馆"开始自印教材,正式开创了中国现代大学出版之先河.  相似文献   

14.
书展最大热点--"中国主宾国活动" 2009年10月13日至18日,被冠以全球出版业"奥林匹克"之称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成功举办.这次规模空前的全球文化交流盛会吸引了世界公众的眼球,主宾国中国成为最抢眼的焦点.更确切地说,这是中国在海外规模最大的一次出版文化交流盛会.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研究编撰的《2004~2005国际出版业状况及预测:国际出版蓝皮书》即将于2005年年底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继2003年该所推出我国首部国际出版业蓝皮书后的第三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先生担任本书主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版业的管理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让中国的出版业界了解世界、走出国门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因此,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从2003年以来,每年都要对国外出版业的年度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同时预测下一年度国外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在形成研究报告、编撰成册之后,作为一项固…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思维对出版业的业态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业当下最热门的产业发展方向,集聚了出版业相当的优势资源。文章将论述作为出版原动力的策划编辑,在数字出版的新形势下,如何转型,如何继续担当出版行为的构建者和行为主体,如何以其标志性的特点区别于其他编辑主体。站在数字出版的时代前沿,策划编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出版强国,20世纪末全球图书出版销售总额约800亿美元,日本以91.26亿美元继美国与德国后名列第三。 日本有4500多家出版社,其中78%集中在东京。日本每年出版新书6.3万余种,杂志3400多神。日本出版业“杂高书低”,杂志约占出版营业总额的60%。几乎所有大出版社都以杂志为主要创收来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产业,出版业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传播的强烈冲击。基于编辑把关、纸本印刷、书店贩售和出版社主体的传统出版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商业环境与知识需求,这一落差使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性挑战。面对颠覆性的互联网传播,出版业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思路。一种是坚持传统出版思维,强调"出版为体,互联网技术为用",试图以各种不同方式来"数字化"成型于19世纪的传统出版模式;另一种思路则质疑传统出版模式和核心价值在互联网环境中的适用性。任翔《移动互联时代出版核心价值的颠覆与重构》一文围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 杨嘉)7月30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一届中韩出版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的中心议题是中韩两国出版业最新发展状况及世界出版业发展前景研讨.25位专家学者组成的韩国出版学术代表团,带来了来自黄海彼岸出版学术界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互联成"地球村".英国和美国、德国、日本是世界四大出版强国和主要的图书版权输出国,拥有2400多家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年出书超过11万种.由于英语语言的强势地位,英国图书出版业的全球化正由概念逐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