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经常给学生贴“标签”,而且这些“标签”绝大多数是“负标签”,导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对待。然而,从教育意义上讲,“标签”理论不是要歧视、隔离、淘汰学生,而是为了让教师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因此,“标签”不能轻易、随意地贴,应“慎贴”、“育贴”、“活贴”,这样才能起到标签理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廖纪元 《今日教育》2011,(11):45-45
一次考试中,有一道题是“雪化了是什么?”有学生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被判为零分,因为正确答案是“雪化了是水”。这个故事成为现行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性”缺失的一个典型案例,被用来说明教师的判卷是多么荒谬,这样的语文教育是怎样地扼杀了学生的文学天赋。  相似文献   

3.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这样一句话在教育界盛行: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的初衷,我想大概要鼓励教师多读书,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这是不错的。但深入一想,这句话也有它不周全的地方。1.教育理念上,“桶论”强调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使人立刻想到“灌输”的形象。似乎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给”学生灌输知识,而这种“灌”采取的是从上往下“倒”的姿势。我们有没有卖油翁的本领?不掌握教育科学,即使有了“一桶水”,也不一定能倒满学生的那“一杯”。教师的桶和学生的杯里装的都是“水”,老师桶中…  相似文献   

4.
读完贵刊在今年第五期上刊登的案例《如何面对自己的“遗像”》,笔者忍俊不禁,同时也颇受启发。一方面,很高兴在学生普遍早熟的今天,仍然有“李小小”这样富于童趣的教育故事上演;另一方面,在这则案例中,笔者看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情怀,这是教育的幸事。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 (尤其在城市 )是大大减少了。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教师对“差生”的出言训斥与讽嘲 :“你真是比猪还笨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哼 ,你这样混下去能有出息 !”、“你爸妈怎么养了你这样一个活宝 !”殊不知 ,这对于学生稚嫩的心灵有多大的伤害 !一般来说 ,现在的学生心理比较脆弱 ,其自尊心像“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 ,弄不好就会抖落 ;对待它 ,我们应“十分小心”(苏霍姆林斯基语录 )。不管教师训斥与嘲讽的出发点多么善良 ,理由多么实在 ,但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哀莫…  相似文献   

6.
只要做了教师,总是不可避免遇到不做作业的学生。 遇到这样的学生,我的经验是:老师在没有进行调查研究之前,不要给学生贴任何“标签”:这是懒惰,或者学习目的不明确,品德有问题之类的。这样的“标签”可能会阻碍你对学生进行研究,束缚你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教、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较为肤浅、更加危险的理解,它有可能允许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所以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幸福”;反之,不能教学生幸福,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幸福地教。有一种说法:教育的过程是苦的,但果子是甜的。这如果不是骗人的,就是对幸福有误解。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目的与过程总是内在统一的。我们无法设想不幸的过程会突然推演出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某地区中专水平的教师考核,教育理论卷有这样一道判断正误题: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就是满堂灌。有个考场58名应试教师,有36人给这道题标上了正确的符号,约占这个考场的62%。可以看出,把“满堂灌”理解成“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还是相当普遍的。那么,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呢?看来对此还需要有个再思考的过程。 “满堂灌”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不顾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机械地呆读死记,“食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15日(教育文摘)介绍了舆论碰撞情况。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顾明远认为,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相似文献   

10.
话题背景 日前,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顾明远先生说,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吴金昌 《班主任》2013,(7):52-53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凭着感情的好恶,简单地给学生贴上“优等生”“后进生”“自暴自弃学生”等标签。一个个生机勃勃、充满无限发展可能的生命在我们的眼里成了品质不同的水果,我们往往把光鲜靓丽的好水果摆在最上层供人“观赏、品尝”,次一些的摆在下面,至于烂水果,则厌恶地扔到一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尚未成年的孩子,孩子们不假思索地模仿着老师的行为,给自己,也给同学贴起了标签。于是,班级出现了分化现象,贴着不同标签的孩子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沟壑。那些在学习和行为上有问题的学生被孤立,  相似文献   

12.
许丽 《师道》2008,(12):28-28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让我怦然心动的课堂场景:年轻的校长在听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上几何课,他的思想完全被那教师的讲解迷住了,以至当教师向学生问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校长竞举起手说“我”!这是多么有趣而美妙的时刻啊。其实,这个故事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试想,如果课堂乱哄哄地闹成一团,听课的成年人也不会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学生。恰恰是在深度思考的寂静中,那位校长才迷失了自我。这样的课堂,我心向往之:针埘语文学科的特点,安静或许更能带来实效。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案例:美国代表团到中国进行教育交流,中国方面安排了一个物理特级教师上公开课。课前,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双方你问我答,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按照中国教师的观点,这是一堂成功的课,教师知识点阐述到位,师生互动融洽。可是,组织者在询问美国专家的意见时,他们不解地说:“既然教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还要上这堂课干嘛?”这个案例启示我们:课堂上需要的不只是师生间的问答仪式,需要的是把提问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中国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接连地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  相似文献   

14.
顾跃平 《现代教学》2006,(12):19-19
对于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我想大部分教师都遇到过。很多时候教师会采用回避的方式进行“冷处理”,课后再给学生一个解释,因为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完成。更何况,对于这些突发事件,教师也未必有足够的信心当常把问题解决好。而白伟雄老师在戍对这一课堂突发事件时,采用的是迎题而卜的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读完这一案例,我有以下感受: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界广泛流传着“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论 ,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对抗 ,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直到克林伯格提出教学“三段论”后 ,才有了作为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媒介 :教学是教师的指导过程 ,这就是教师的指导作用原理 ;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 ,愈益自觉的学习主体地位 ,这就是学生自主性原理 ;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 ,它们可以作为教学现象的矛盾关系加以分析和把握 ,这是教学论的基本性质 .在这个三段论中 ,存在有价值的教学论问题 ,即何谓教师的指导作用 ?何…  相似文献   

16.
翟运胜 《山东教育》2004,(16):62-63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8的分合”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8个苹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8个苹果呢?”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8个苹果,给妈妈4个,我留4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生1:“我4个苹果,妈妈4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教师未做任何评价。生2:“母亲节到了,我给妈妈5个苹果,我留3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又问。生2:“妈妈这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师热情地表扬了他。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8个苹果…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其理由大致是,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老是看不起“儿童团”,有些教师老是看不起学生,总以为自己如何高明,而青少年、学生们则如何不行。这种观点是完全不符合实际,完全违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小学生张军能从一根“教鞭”里看出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他对老师提出批评,对自己也有自我批评;过去老师用“教鞭”把他杵出教室,现在他在“教鞭”上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送给老师。多么有觉悟,又多么懂政策!难道我们不应该多多向这样的“儿童团”学习吗? 教材中孔孟之道的影响,应该发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继续清除。万新小学几个小学生课堂上的那一场讨论,对那种认为“小学生不能批孔”的偏见是一个有力的驳斥。破除看不起“儿童团”的错误观点,认真向学生学习,向自己教育的对象学习,是继续搞好教育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方旭 《四川教育》2004,(5):42-43
最近,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不少老师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式。这似乎成了教师抵挡学生突发其问的不败盾牌。扪心自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研究了吗?是否都反馈给学生了?“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教师的承诺或建议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提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处理”掉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  相似文献   

20.
谈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校长、教师们耳熟能详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实,如果用哲学的思维来分析推敲“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说法的话.不难看出该说法是有逻辑性错误的。因为,主体对应的应该是客体而不是主导;主导对应的应该是被主导而不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说法.把鲜活灵动的教师给固化了,导致许多人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绝对不能成为教育的主体,为什么?则没有人能够阐述清楚:“学生为主体”这一说法,导致许多人认为:学生只能是主体,绝不能成为客体。“学生为主体”这一说法也把充满灵气的学生这一角色给极端化了,至于学生为何只能成为主体而不能成为客体?又如何成为主体?理由是什么?这些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