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晶晶 《文教资料》2008,(11):29-31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意象在诗歌创作和鉴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分析古诗词意象特征入手,探讨了意象的"可译"与"不可译"之争,提出意象翻译原则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
纵观当今流行歌坛,国人传诵百年、千年的古典诗词和歌词结缘的趋势,正在被听众所作者在创作中继承了传统诗词的表现手法,借鉴了古诗词的体式用语,运用了许多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写意的特点.文章将从当代歌词与古典诗词的渊源、内容形式的继承、表现手法的借鉴等方面,论述当代歌词与古典诗词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词借助意象来传递情感."柳"是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早春萌发,预告春来:枝条轻柔,撩人情思;飞絮飘扬,触人感怀.柳又极易成活,屋前宅旁,随处可见.古诗词中大量抒发离愁别绪、乡思闲愁等情感的作品都运用柳来表现.本文辨别古诗词中"柳"与"杨柳"的名称,分析古诗词中常见的柳的意象.  相似文献   

4.
诗词是一种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典型的意象抒发内心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诗家语”,通过诵读、借助想象深层剖析诗词的内涵,体会古典诗词之美。拟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紧扣“诗家语”,感悟诗词之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诗词中的地名是一种文化意象。采用音译,难以引起读者的联想;采用意译,又不能保留意象。服务于教学的英译的中国诗词应该按照钱钟书先生“诱”的策略,引诱大家去认识,去爱好中国古典诗词,在翻译时尽可能减少沟通中的障碍,配合英语文学的规范,满足其文化需求和预期。对于在诗词中容易引起读者疏离感的地名,尽可能的化解掉,把译出诗词的意象作为先期目标,同时增加注释满足英语读者通过诗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张天辉 《文教资料》2007,(36):50-51
本文对语码的形成及其文化心理作了初步分析、论述。"语码"是古诗词中的一种特殊词汇,是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艺术符号,它能引起同一文化系统内读者丰富的社会性联想。研究"语码"对进一步挖掘古典诗词中的丰厚意蕴乃至弘扬民族文化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学体系中的璀璨恒星,对其展开系统研究是文学界的一项永恒课题。意象是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是切入古诗词主题与情感的关键,而地理意象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种类多样,反映着诗词创作的地理空间特征。探究古诗词中的地理意象有助于古诗词文本的解读。王立刚在其编著的《经纬天下:古诗词里的地理》一书中,通过对古典诗词中的地理环境阐述与地理意象描写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古诗词创作离不开地理环境的结论,并据此对古诗词中的自然地理、水陆交通乃至城市与乡村等地理要素进行了整理归纳,构建了古典诗词与地理意象于一体的知识体系。本文结合书中观点与案例,就古诗词中的地理意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词细腻含蓄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也是艺术美学与文字美学相结合的感染力,能激发读者对美的触觉及感性意念。因此,从翻译角度上来讲,意象是诗的灵魂,译诗即译意象。此文概括总结了中国古诗意境的表现方式以及意境传达的英译策略,有助于译者更准确地英译古诗意境美。把中国的文化美、中国的古典神韵传达给更多的西方读者,使全世界更多的读者能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此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意境则是古诗词的生命。意境也叫意象,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表现在诗词中就是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意象是诗词艺术的精灵,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比如“月”、“水”、“花”等。  相似文献   

10.
对古典诗词的欣赏理解是历年来高考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而这又是很多考生倍感棘手的问题.其实,要深入理解古典诗词并不难,尤其是掌握了一些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的传统内涵之后,欣赏古诗词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下面本文就对一些常见意象进行举例分析,希望能达到解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古典诗词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组合,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气质最完美的呈现。中小学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读古诗词,还有助于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古代诗词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魅力。学习古典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不论哪个年代、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古典诗词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内容,获得美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是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不同类型的诗词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和高尚情操。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学习古诗词,有利于陶冶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学习古诗词,有利于陶冶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不同类型的诗词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和高尚情操。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褚金芝  荆琳 《海外英语》2020,(7):118-119
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而崇高的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进行诗词的英译.花类意象在诗词中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诗词中花类意象的英译,对译者来说也是一大难点.基于此背景分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花类意象及其蕴含意义,尝试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视角下,从花类意象英译时文化因子的处理、译文中抽象的花名与具体的花名互相转化等角度对中国古典诗词中花类意象的英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古典诗词具有意境美、情感美、建筑美、音韵美四种基本特质,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带领学生去鉴赏这四美。而读者鉴赏诗歌是一个透过意象进入意境以还原诗人审美体验的过程,所以,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应该是诵读——入境——涵泳。涵泳,其实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意象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如果说诵读、入境是古诗词鉴赏的路径,涵泳则是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涵泳品鉴,我认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和浓厚的民族气息,其中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中外文化交际的频繁,大量中国作品被输出海外,古诗词的外译也日趋重要。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翻译中很难找到中英完全相互对应的表达,如何将古诗词中的意象有效传递成了本文的关注点。因此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选取著名诗人李白、苏轼和白居易诗词中较有代表性意象的诗词译文为例,采用对照分析法探讨关联理论在诗歌意象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