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话棋牌     
《中国文化》2004,(21):193-196
古今中外,上至国君,下至山野村民,凡爱棋牌者,无不醉心于其之大雅大俗。中国古代称围棋为烂柯,称下棋为手谈,称棋子为冷玉,称棋盘为楸枰,均指其雅;今人称打麻将为方城之战,称打牌为学习“54”号文件,均指其俗。清茶一杯,或浊酒一壶,或正襟危左,或抱头托腮,或苦思冥想,或抓耳挠腮,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2.
赵静莲 《寻根》2021,(3):81-88
现代汉语中,馒头通常是没有馅的,包子则是有馅的,但在古代最初馒头亦为有馅的.关于馒头与包子最初究竟有无区别,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学者认为二者开始即无区别,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如许威汉认为:"大约到了宋代,在词汇系统中又出现了'包子'一词……这样,同事物就有了两个不同的名称,'馒头'和'包子'成了等义词."曾维...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女性侮称与性别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母系氏族社会解体到封建社会结束,女性的社会地位始终低于男性,“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是人类男性中心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在我国漫长的以等级为秩序准则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卑微与低贱在三大基本伦常之──“夫为妻纲”的规范之下愈益强化。这一突出的历史文化现象深厚地积淀在汉语言文字中,而古代女性侮称又是汉语中性别歧视景观的聚焦点,其内涵和形式皆与性别歧视有关。一、女性侮称的所指类聚女性侮称指含有贬抑、戏谑、讥讽、鄙视等附加意义的女性称谓。我国古代女性侮称的所指具有高度的聚合性,这是男性社会贬抑指向的集…  相似文献   

4.
UFO是“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它是本世纪世界科学悬案之一。1947年6月24日,美国商人肯尼思·阿诺德驾机空遇9个非常耀眼的圆盘状不明飞行物,编队从不远处越过山峰而去。事后,被各国媒体大肆报道,从此便诞生了“飞碟”一词,并归纳入“UFO现象”。接着,目击飞碟甚至飞碟乘员的报告层出不穷。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古籍中记载的类似遭遇事件及不可思议的史前超文明现象。我国远自尧汤,近至明清,不论正史还是野史均多搜录,或称“仙槎”,或称“明珠”,或称“飞车”,或称“鬼怪”。明朝《七修类藁》记载:“……忽闻空■然有声,…  相似文献   

5.
从“车”到“轿”□孙顺霖我国古代的一般代步工具是车马。轿,作为特殊的代步工具产生较车为晚,从代步工具到最后发展成为显贵等级的标志更经历了长时期的演变。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古代人靠双足走路、双肩负重,而到黄帝时已知作车。《事物原会...  相似文献   

6.
杨泽 《世界文化》2008,(1):50-52
“法”,也称“正法”,或音译“达摩”,源于梵文Dharma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印度重要典籍《梨俱吠陀》中,指印度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后来,其内涵在印度教的宗教和政治生活中不断完善。高种姓的婆罗门想要通过“法”来匡正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用以维护他们的种姓特权,所以强调人们应该按照“法”来行动。作为古代印度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道德概念,“法”曾对古代印度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令人惊奇的是,时跨两千多年,在美国二战后涌现出的“垮掉的一代”也受到了“法”思想的影响,被誉为“垮掉之王”的美国小说家杰克·克鲁亚克的一部重要小说就名为《达摩流浪者》。  相似文献   

7.
“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哲学中的“一”就是对“天道”与“人道”关系的把握。为什么说哲学是对“一”的追求?何以见得“一”即是对天道和人道关系的把握,又如何理解这个简单的“一”与天道和人道的联系呢?按照这个思路,我读了一些书,并从中总结出一点儿体会。  相似文献   

8.
藏书票,拉丁文为“Ex-Libris”,意即“我的藏书”或“我的图书室”,其实是种小型版画作品。因其传统功能是宣示书籍所有权。故其上必现“Ex-Libris”字样或缩写“EXL”字样及票主名字,此其主要特征。而在中文与日文中。“Ex—Libris”从功用角度而言,称“藏书票”。  相似文献   

9.
说“校长”     
“校长”顾名思义,即一校之长,一个学校的最高管理者。但是,中国古代学校的管理者并不称作校长。自从有学校开始,管理人员名称可谓各不相同。商周时期,学校的管理者称为“大乐正”或“大司成”。汉代,在中央“兴太学,置明师,并制定博士弟子制”;在地方上设置“文学校官”、“五经百石卒史”等职务来管理学校。魏晋时期,学校中设有“校官”。而隋代则设祭酒管理学校。唐代学校除祭酒之外,还设馆监来统辖;宋代除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外,在名山胜地常常设有书院,书院中主持教授者称山长、院长或洞主。元明清三代大体沿袭前代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朱熹反对直接去认识“理一”,强调只有通过认识“万殊”的具体事物,才能认识“理一”之本体。朱熹所主张的从“万殊”到“理一”的认知程序,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始于分门别类的研究并进而发展到整体综合研究的过程有相似之处。李约瑟称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朱熹“理一分殊”的思想对综合时期的现代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闭型的传统文化 1、中国古代城墙的历史:城墙,又名“城郭”或“罗城”,是中国古代于宫城外围加筑的墙。《孟子·公孙丑下》即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记载。据相关文献和考古发现,城墙在中国源于原始社会中后期,是古代城市的基本形态,从城墙的兴起到消亡,历朝历代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修建的城墙,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人习称外国为“蕃”(或“番”),《周礼·秋官·大行人》称:“九州之外,谓之善国”。故凡属与外国相关的人、事、物亦多冠之以“善”。古城泉州就是一个诸“善”答革之地,尤其是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宋元时代,泉州港外贸繁荣,“善商踵至”、“善舶鳞集”。“著货”山积;与此同时,文化交流亦十分活跃,“善教”人士纷纷来泉传教,“建“善寺”,把“着佛”,众多的“著客”侨寓泉州,形成“著坊”、“善人巷”;他们还在泉州建“善学”,传“著文”,播“曹俗”;有些长期侨居泉州的“善客”还与泉人通婚,生下混血儿,称…  相似文献   

13.
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的动作。在欧美,舞蹈一词源于高地日耳曼语的DANS,意即“伸展拔体”。在亚洲,日本、朝鲜都称舞蹈为“舞踊”。“踊”即跳的意思。中国古代称上肢体的动为“舞”,下肢体的动为“蹈”,合称“舞蹈”。美国现代派舞蹈的创始人依莎多拉·邓肯认为,“凡借助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活动,都是舞蹈艺术”。因此,舞蹈是人体的造型艺术,舞蹈是通过人体动作表达其思想感情的艺术。生活中,人们情绪波动的首先反映往往是情不自禁的动作或伴有声音的动作。所以,当语言甚至喊叫仍不足以表现强烈感情时,作为舞蹈的特殊…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春节期间,一把号称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最贵玉器“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被质疑为赝品。此事被多家媒体加以报道,如“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下称“中嘉拍卖”)举办的‘2011年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  相似文献   

15.
梁少媚 《寻根》2014,(2):90-93
《说文解字》称:“疫,民皆疾也。”《字林》称:“疫,病流行也。”而《集韵》则释“瘟”为“疫”。可见,瘟、疫在古代意即在大众间流行传播的疾病,也就是今天通称的传染病,通常具有发病时间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如鼠疫、天花、霍乱等。  相似文献   

16.
“式”与中国古代的宇宙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文历算派生的各种占术和相术中,式占居第一位,重要性超过龟卜筮占。所用工具“式”,本身就是模仿古代的宇宙模式。本文以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8件古式这依据,结合传世文献,并参考中外学者的有关研究,着重讨论式的图式构成(文中简称“式图”)和它所代表的原始思维。作者认为,上述古式虽为与天文有关的考古实物,但其重要性郤并不在于天文或考古方面(它既不是真正的天文仪器,也不是典型的考古器物),而是在思想史方面。因为这种器物的图式同时还是一种相当抽象的思维模式,可从任何一点做无穷推衍,对古人说来,是一种万能工具(可以推验古今未来,还可以配合禁忌,模擬机遇,沟通天人,指导人们的一举一动)。这对理解数术之学和阴阳五行理论,以及古代的实用知识体系,乃至探求中国文化之内心理解,不啻是一把宝贵的钥匙。在文章中,作者提出了许多新颖见解,如:(1)式的起源,不但可由汉代溯至战国,还可推到商周以前;(2)式的种类并不限于太乙、遁甲、六壬三式,宋以前还有其他种类(如雷公式);(3)式的图式可区别为四分—八分—十二分和五分—九分两大系统;(4)古代的方向是上北下南与上南下北并存;(5)古代的年、月、日均有大、小时,大时四分,小时十二分;(6)秦汉时期的十二、十六、十八时制可能与式的配神有关;(7)河图、洛书和先天图、后天图之谜,可藉“式图配数”加以解释;(8)十二属(生肖)的“辰位”与其“生月”有“对冲关系”,可帮助理解秦简《日书》十二属与后世十二属的异同;(9)古代时令分“四时时令”与“五行时令”,前者配二十四节气,后者配三十节气;(10)古代的六博棋具和游戏方法是模仿式和式法等等。文章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古代的“贺年片”□刘桂秋古代的“名片”,西汉时叫“谒”,东汉时叫“刺”,后来又称“名纸”、“名帖”等。早在秦汉之际,人们在拜谒结交时,就开始用它来通报姓名了。至迟到了宋代以后,由一般的名帖又分化出了一个新的品种,即在一年的几个重大节日中专用以拜年贺节...  相似文献   

18.
李胜军  王军花 《寻根》2008,(1):84-85
“破镜重圆”一词,用来形容一对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用“破镜重圆”来比喻呢?这要从古代的习俗来追踪求源。  相似文献   

19.
古玩也叫“古董”。“古董”,是指古代流传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的参考。“古董”也称“骨董”,所谓“骨”,取其肉腐而骨存之义,意指保存过去之精华;所谓“董”,即知道、了解,“骨董”即明晓古人多遗之精华也。“骨董”,初见唐代开元年间张萱的《凝耀》。当时,“骨董”二字系方言。“骨董”后演变为“古董”,直到清乾隆年间,人们才开始叫“古玩”。  相似文献   

20.
论西王母     
从古及今,中国有西王母信仰,崇拜习俗主要存在于汉民族中。西王母这一名词所含之义在古籍遗存中十分复杂,同时西王母遗存虽然多属神话,但却透视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在哲学、民俗学、文学等广阔领域有着多角度的研究价值。西华之光阴气之精西王母哲学概念的成因古人认为中华天地可以分为两部分:太阳初升的一方称“东华”、太阳归落的一方称“西华”。东华的神人形象是东王公或曰“东王父”,西华的神人形象是西王母。这种思想是古代哲学归纳万物起源的理论。即言昔时宇宙是一团凝聚的气体,这团气体后来分化为阴、阳二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