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厚梅 《留学生》2010,(8):48-48
刚去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在系里听到风言风语.说是中国留学生只喜欢与中国人做室友。有一次有个教授就在我面前嘀咕:“那英语怎么提高?怎么能了解美国文化?”为了不加强他们的这种印象,我就铁了心找美国人当室友。  相似文献   

2.
我们这些四十多岁的人,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品德教育。记得小时候爱唱一首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歌曲赞扬的是拾金不昧的精神,一分钱交公会受到表扬。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期间,在美国政府的高压驱逐政策和同化过程中,北美本土族裔部落节节西迁,被迫接受隔离教育,逐渐的退向了社会、政治、文化的边缘。然而,最早的本土裔的英文小说却在这一时期艰难的萌芽,顽强的用英语,这一白人的语言捍卫了本族裔的尊严,深层揭露着当时社会的不公与所谓西方文明的暴行。作者试将运用文化创伤理论来深入剖析奇特卡拉-萨的《美国印第安人的故事》集传记与短篇小说为一体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陈丹丹 《上海教育》2011,(14):47-47
在美国的大学课堂上,教师不是作演讲,而是"以问题为导向"或者顺"话题"的脉络,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小小课堂,5个学生,其中4个美国人,1个中国女生。5个学生在黑板上自由涂鸦,其中一个高个儿美国男生画了一个人,手中提着一个公文包;唯一的那个美国女生画了一个女人,长发飞扬;中国女生则没画出什么,只是写下loyalty(忠诚)这样的词语。你一定要问这是什么课堂,学生们在做什么。你或许认为这是学生们在完成某项跟美国文化相关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陈澜 《文教资料》2011,(14):91-92
设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创造的来源来自生活,中国的设计师必须在本土文化中吸取给养,才能走出中国的设计之路。这种吸取给养并不是一种对传统的所谓中国元素的简单抄袭,作品才会有创造性的生命力,设计才能由满足基本物质需要提升到满足情感的人文关怀,而是在设计中融入本土文化,提升作品层次与附加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2011,(7):93-94
刚去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在系里听到风言风语,说是中国留学生只喜欢与中国人做室友。,有一次有个教授就在我面前嘀咕:“那英语怎么提高?怎么能了解美国文化?”为了不加强他们的这种印象,我就铁了心找美国人当室友。 “不”的意思就是“不" 第一个美国室友也是个在读博士。不过她搬家的第一天,就和我遭遇了文化碰撞。看着她搬家进来,我感觉既戏剧化又娱乐。原因是她的家私里面,居家过日子该有的东西几乎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德育有着自己的特色,包括中国德育的泛意义,道德与政治相结合的德育模式,社会本位的价值基点,社会和谐的德育目标,关注德育内容的德育倾向,德育的首要价值是正义,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德育价值体系。对中国德育自身特点的认识,既是中国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德育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元素的调查发现,中国文化内容缺位现象严重,分析了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即很多中国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向外国人来阐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针对这种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缺位的状况,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导致种种科学教育问题的产生。这种看法对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学习科学时面临的共同文化障碍、中西方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类似问题、近代科学的起因与科学教育发展的原因不同缺乏深入分析。显然,把中国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归因于传统文化有失偏颇。影响科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水平、科学教育本土化水平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我国的科学教育只有扎根于本土文化才会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导致种种科学教育问题的产生。这种看法对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学习科学时面临的共同文化障碍、中西方科学教育中存在的类似问题、近代科学的起因与科学教育发展的原因不同缺乏深入分析。显然,把中国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归因于传统文化有失偏颇。影响科学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水平、科学教育本土化水平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我国的科学教育只有扎根于本土文化才会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问卷及测试卷方式对昆明市某重点中学高二学生及老师进行调查以探究"中国文化失语症"是否存在于高中英语教学并挖掘其影响因素。同时,根据所分析的原因提出了改革本土文化教学方式、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内容以及对改革高考的形式与内容等对应性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一位美国朋友,在中国做访问学者,与中国大学生朝夕相处一年。交流感受时,首先跟我大赞了中国学生求知欲强、对西方文化了解很多、英语基础好,但同时,关于中国年轻人,他也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困惑。第一个困惑是,中国的女孩子好像不谈恋爱就直接结婚。美国朋友说,他见到的中国女大学生,学  相似文献   

13.
世界心理学正面临着本土化议题的不断挑战,随着西方主流心理学解释力的下降以及与生活现实问题的相互分离,心理学界正在呼唤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也顺应时代潮流,加入了心理学本土化改革的大潮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框架,开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将中国心理学赋予中国的文化内涵,将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未来取向。  相似文献   

14.
审美人类学作为新兴的学科,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跨学科研究。审美人类学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大量的研究成果。由于是新兴学科,审美人类学研究并不统一,主要有美学模式和人类学模式。对后殖民语境中的中国审美人类学的建设而言,中国经验的凸显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心理健康标准的提法存在一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随着本土心理学的日益兴起,从中国文化的背景出发,制定出适合中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任小锋博士简介:出生在湖南澧县,户口在北京东城区,在美国20多年。1995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之后在美国从事化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多年,主攻方向为有机化学合成、工艺、及绿色化学和材料的开发等。现致力于中欧美科技咨询和文化的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17.
在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中,美国选择与其他大国一起出兵中国。除了保护侨民的安全外,维护大国荣誉也是美国出兵中国的一个重要考虑。而对这次出兵行动的支持,也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人的大国意识,并明确了他们在远东的大国身份。美国人以国家荣誉的名义支持出兵,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美国人对国家荣誉的理解。在何谓国家荣誉,以何种方式捍卫国家荣誉问题上,美国国内一度出现过分歧和争论:一种声音强调美国的荣誉来自于国内的民主和自由;另一种声音则强调美国的荣誉来自于追求权势,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反映了美国人对于国际事务的不同态度。在19世纪,强调自由的声音始终占据上风,但是到了20世纪,随  相似文献   

18.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是不会相会的。”至少.英国短篇小说家吉普林是如此认为的。事实上。当今东方人与西方人时常碰面。当他们会面时.自然而然地必须找出一种合适的问候方式。唉,这就麻烦了!在某个文化里可能恰到好处的事.到另一个文化里就可能过分腧矩了。因此.最佳的做法就是遵守这个耳熟能详的行事准则:“入乡随俗”。  相似文献   

19.
经过10多个小时的颠簸,飞机终于在旧金山国际机场降落。踏上地面的那一刻,我便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寒冷却不失热情。旧金山的风很大,吹得心里空荡荡的,此时已是黄昏,远处的山脉映着落日,酡红如醉,这座城市在夕阳映照下,显得愈发的安谧。空旷、闲适,便是我对旧金山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20.
唐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鼎盛的朝代,也是整个古代中国与境外、海外国家相互交往最为密切的朝代。唐王朝的先进文明,成为各国向往的文明,尤其日本自先秦至唐朝都在吸收发达的中国文明。不过,日本自古到今都有一个看似矛盾,却对本国文明极为有利的文化吸收策略。这种策略就是:既无所顾忌地“拿来”外国文化、又旗帜鲜明地固守本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