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特点,探讨了我校农学专业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建立了适应新世纪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综合前人观点和农学专业实际,提出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分析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阐述了农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措施,旨在为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组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完善实验教学设施、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队伍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等一系列实践探索,建立了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证明,新体系的实施运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变化,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调整了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取得了良好效果。据此总结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即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动摇、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建立与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与内容、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同时对改革的经验进行思考与总结,即加强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应现代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以普洱学院农学专业为例,深入剖析了该院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对策,构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既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技能的“新农科”应用型农业人才,以适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6.
农学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国内各农业院校均在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曾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为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在总结过去成绩、分析自身问题、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拟定了专业综合改革目标,从专业办学定位、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考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新一轮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迫在眉睫。针对农学专业选修课课程考核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探索了基于OBE理念的农学专业选修课以"强化基础、注重能力、启发创新"为核心的多元化形成性考核新模式,经过教学实践发现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显著增强,以期能为高校农学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改革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立"大农学专业"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学专业是农业院校的主体专业 ,也是办学历史十分悠久的专业 ,多年来为我国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科技的发展 ,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以及培养模式等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九五”期间教育部组织全国农业院校开展了“面向 2 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 ,农学专业提出了“基础加模块”、基础加农业背景———必修专业加选修专业“两段式”等教学模式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课堂讲授总学时数有所减少 ,学生有较多时间进行自学和实践 ,基础课学得比…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农学专业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等学校农业人才培养与农学专业的建设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新时期高等学校农业人才培养与农学专业的建设发展,必须拓宽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作物生产高新化、规模化、产业化(三化)背景下,扬州大学创建了"三化驱动,能力导向"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了农学类人才培养中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能力不足、视野不宽等问题。为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效,探索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在因素,课题组对该校农学专业近12届毕业生进行了学习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尽管学生报考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较低,但毕业生对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实验实习条件、实习实训安排、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高的满意度;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均呈明显升高趋势;在课程体系中,毕业生满意度最高的是专业课,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也是专业课。根据本次问卷调查形成的调研结果,课题组提出了优化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包括加大专业招生宣传力度,创新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效果和创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人才发展需求,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对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及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以实施贵州省教育厅"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研究复合应用型农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实验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途径,对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该培养体系的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景金玉 《成才之路》2009,(18):23-24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来,涉农专业萎缩,师资力量薄弱。生源急剧减少.农学专业课实践教学时断时续。很难有序进行。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就要加大农学专业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立足大农学,面向大农业,创立“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过程,并提出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和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目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农业院校往往注重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而对复合应用型人才关注不多、培养不足,导致人才规格与行业需求有所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阐述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方案分型不清、复合应用人才培养不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不优、实验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教育质量评价激励不足等问题。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在继续重视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优化确立了复合应用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践了创制人才培养方案、创办复合应用班级、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创建全程实践机制、创立质量评价体系等对策措施,取得了多方面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在介绍该专业应用型人才特质的基础上,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有效着力点,阐述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绿洲农业学教学面临社会对高素质农学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绿洲农业课程体系应着眼专业方向,突出实践教学,并以绿洲农业理论为支撑,建设包含系列课程的绿洲农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既兼顾基础与发展的理论,又使实践教学比重大于理论教学,以适应各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培养复合型农业创新人才,是农业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观念更新、培养方案、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动物医学专业一直是吉林大学农学部的重点基础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具有现代兽医师资格和进行医药研究开发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高级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对动物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主要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课程设置和模块式分方向培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如何提高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教学水平,促进应用型大学在现代农业背景下的专业转型,实现农学专业毕业生的更好就业创业.在本文中,笔者以绥化学院为例针对于地方高校的农学专业企业课程教学创新内容来进行分析,对企业课程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企业课程创新设置,以及提高企业课程教学实践价值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此来达到进一步完善农学专业企业设置与内涵建设的探究活动开展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