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蒙同志曾指出:文艺的真实性,是“一个旷日持久地进行争论而让人莫衷一是的深奥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我们过去的讨论往往受到“风”的影响;二是问题本身比较复杂,不象新闻或自然科学理论的真实性那样明确①.王蒙同志的见解可谓一语中的.在文艺真实性问题上,我们再也不能做随“风”转向,时而强调这个侧面、时而倒向那个侧面,无一定之见的“跟跟派”了,我们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探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在这个敏感而深奥的问题上不断迈步.  相似文献   

2.
①戍(sh):《说文解字》:“守边也。从人持戈。”显然,许慎认为“戍”是会意字,意思是一个人拿着武器守卫边疆。其实,“戍”字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象一个人在戈下的形状,所以本义应该是“用戈看守敌人”,与许慎的说法刚巧相反。“守卫边疆”只是它的引申义。《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中的“戍”是引申义“防守”。可见汉代的许慎已不知“戍”的字形和本义了。  相似文献   

3.
贾谊的《过秦论》中有一句话,“適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適戍”的含义,课本注解为:被征发戍守边疆。这样解释比较笼统,没有把“適”的意思解释清楚。笔者不揣浅陋,略陈拙见。“適戍”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如下记载:“三十六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以適遣戍。”“以適遣戍”的说法后来就概括为“適戍”。有关“適戍”的具体情况,《汉书·晁错传》记载了  相似文献   

4.
王韬《瀛壖杂志》卷一云:“上海居南吴尽境,古为《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属吴,后属越。”而旧志云吴越人文“轻扬”,素称“风流”,这是由于江南自然条件的优越,长年丰饶、衣食无虞,培养了它的细腻、敏感、诡异、奢侈的风气。因此,早期的上海民俗风情应与苏州相近,并在苏州一领江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上,我捧起语文书满怀信心地对孩子们说:“老师来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大家可要听仔细了!”我有声有色地读着,时而轻,时而重,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孩子们,肯定会听得入了迷吧!”我猜测着孩子们听我朗读时的表现.然而,我却出乎意料地听到了孩子们天真的笑声,那笑可不是为我的朗读在喝彩.我顿时懵了.课后,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听老师的朗读要笑呀?”“老师,我觉得挺好笑的.你把自己当做课文里的小朋友了!”“老师,我觉得挺奇怪的!我妈妈给我读故事的时候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舞龙     
鞭炮放起来了,锣鼓敲起来了,人们的欢呼声响起来了,龙也眼睛一眨一眨地跟着吹号角的人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舞起来了。号角声时而长,时而短,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那龙似乎能听懂号角声,时而急,时而缓,时而兴奋地翻滚盘旋,时而快乐地游动穿行。在烟雾弥漫中,在鼓乐喧天中,在欢呼叫喊声中,那吹号角的人越吹越起劲,舞龙的人越听越欢喜,越舞越精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就是这样与上苍对话,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相似文献   

7.
初中第四册语文中的杜甫《石壕吏》有两句是:“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教材注:“戍,防守”。一本关于古文难句解释的书还将这句诗译为:“三个儿子都在邺城守卫着。”“戍”作防守讲确实是很常见的,教材中就出现过多次,如“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月四日风雨大作》),“行  相似文献   

8.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有“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之句。“云霞明灭”一直被注释为“云霞忽明忽暗”。译文也不外“越地的人谈到天姥大山,在云霞掩映下也许可以一览”(中专语文《教学参考书》);“吴越的人说到天姥山,在那忽明忽暗的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甘肃人民出版社《中学文言文译析注译》)  相似文献   

9.
戍(shù):防守边疆。……泛驻守某一地方。杜甫《石壕吏》诗:“三男邺城戍”(三个儿子驻守在邺城)。这就是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杜诗中这一“戍”字及“邺城戍”的全部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以《吴越春秋》、《越绝书》中的大禹治水神话为线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吴越春秋》与《越绝书》两书的材料来源基本同一;《吴越春秋》广泛地运用了先秦以来的资料,《越绝书》只是其参考书之一,不存在抄袭关系。因此《吴越春秋》具有整合之功,内容更为丰富,也更具有文学色彩。《吴越春秋》对汉代神话传说的记录,体现出政治思想对神话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两书在风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1.
张楠同学问:《茶馆》第二幕舞台提示中有一句话:“‘莫谈国事’的字条写得更大。”这句舞台说明是不是可有可无的呢? 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很有必要。《茶馆》这部“画卷式的作品”,是通过茶馆的兴衰体现出“埋葬旧时代”的主题。老舍不愧为杰出的语言艺术家,连“莫谈国事”这个貌似细小的舞台布置都匠心独具,让它更好地展示着社会背景,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莫谈国事”向我们交待了在第二幕军阀混战的政局下,虽早已是“中华民国”了,使中国人民没有言论自由,仍不能当家作主;从这个字条“写得更大”可以看出,反动派的舆论控制更甚于从前,只有本质越虚弱的政权才越发地想要“防民之口”。殊不知,这必将带来“甚于防川”的后果! “莫谈国事”也真实地反映了掌柜王利发的心态。为开好茶馆,他委曲求全、四方逢迎,时而装呆卖傻,时而乞  相似文献   

12.
李白与剡溪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曾忘情高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诗中的剡溪即今浙东曹娥江的上游。剡溪流经之地古称剡中,风光秀异,享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李白与剡溪有不解之缘,他一生曾四次入剡,留下了大量吟咏剡溪的佳作。开元十四年(726)秋天,26岁的李白意气风发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故乡西蜀,吟唱着“此行不  相似文献   

13.
镜头一:孩子,你就是未来的国王!”满脸白胡子的“老”国王把小男孩的手高高举起。“哗!……”掌声四起。“国王”、大臣”、孩子”兴奋地跑下台。啊,这是孩子们在自编自演课本剧。镜头二:“弟子规,圣人训,……”一群孩子,时而独吟,时而齐诵,时而聚拢,时而散开。哦,是四、五年级的同学在排练大型经典诗文诵读《弟子规》。镜头三:小静园里,羊蹄甲树下,爬山虎墙边,三三两两的孩子在干什么?“花儿的美丽是因为有你的呵护。”我把我的绿,带给你和他,请把你的爱,带给我和它。”哦,他们在编写“护绿”宣传语呢。……这是我校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  相似文献   

14.
小蝌蚪看海     
原野 《现代语文》2005,(3):14-14
小蝌蚪被放进了一只水杯里游泳。它时而潜入杯底,时而浮上水面,真舒服极了。它高兴地大喊大叫:“多么平静的大海啊!”  相似文献   

15.
茫茫大漠总是伴随着许多神秘而古老的传说,尤其是在那些充满神秘现象的地方,譬如:会奏乐的沙丘。那是来自大自然最真实的声音,时而浓重悠长,时而和谐悦耳,时而震耳欲聋……有人形象地称它为“沙丘乐”。到现在为止,全世界已在大漠中发现了31处可以听到这种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对《岳阳楼记》的“翔集”作注道:“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群鸟在木上也。”(《说文》)这是“集”的本意。它引申义为聚集、会合,如  相似文献   

17.
《越绝书》是一部记述古代吴越地区的重要典籍,该书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异称和相关书名,如《越绝》《越绝记》《越纽录》《越记》等。其中,《越绝记》《越记》《越纪》和《越绝书》是同书异名的关系,但后两种只存在于隋以前的古籍资料中;《越绝》《越传》《越地传》《伍子胥书》为《越绝书》一部分的称谓;《富中越绝书》《越录》为误传书名;《越纽录》《越书》与《越绝书》不相关,二者为两部典籍。关于《越绝书》的书名,“越”即“国之氏”,越国的简称;“绝”字目前有三说,即“奇绝”“断绝”“记录、记载”,但由于诸多问题没有解决,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前,笔者倾向于遵从“诸说皆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一只螳螂飞到我身边停了下来,它似乎没留意到我的存在,举着“镰刀手”旁若无人地站在那里。我悄悄蹲在一边,故意用相机的手绳逗它。没想到,它竟做出许多可爱的动作。它时而缩起“镰刀手”作美人捧心状,时而又伸出一只前足企图“螳臂挡车”,真是憨态可鞠。机不可失,我赶紧用相机记录下它的精彩表现。  相似文献   

19.
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特定的身体态势。体态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例如,它可以生动模拟、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活泼程度,可以辅助言语突破教学难点等。其中最突出的作用是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一次科技活动》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飞行……”其中,“盘旋上升”、“俯冲下降”以及“时而”等词语,三年级小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据此…  相似文献   

20.
论《吴越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言长篇历史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吴越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言长篇历史小说黄仁生自《隋书·经籍志》首先把《吴越春秋》著录在“杂史类”以后,中国古代学者几乎都把它看作是一部历史著作,只不过偶尔也有“别史”、“古史”、“霸史”之称而已。元代徐天祜实际上也是把它作为一部“最先出东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