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问题提出 学校实验室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一般都是0-5N。在没有大量程测力计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注射器粗略测大气压的值?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97页,安排了定量测量定滑轮不省力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此实验有原理上的错误。1定滑轮实验的研究a.实验器材:200g钩码1个,量程2.5N、自重0.4N的弹簧测力计A,量程为5N、自重0.65N的圆筒测力计B,滑轮。b.实验:按甲图测得G钩=1.95N,按乙图用A测力计测量,静止时,测力计读数在1.35~1.65N之间;用B测力计测量,测力计读数在1.2~1.5N之间。c.实验分析及结论:①扣除绳与滑轮的磨擦对实验的影响,甲图测力计准确的读数为1.5N,乙图测力计的准确读数为1.35N。②测力计读数F,G钩,G称有:F+G称=G钩。③乙图中测…  相似文献   

3.
<正>弹簧秤又叫弹簧测力计,以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为原理,是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已非常熟悉的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看清其量程,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因为弹簧是有一定弹性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测量就不准确,还有可能损坏测力计。(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读数。(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相似文献   

4.
<正>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读数和它的工作原理的探究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下面聚焦考点,逐一突破。类型题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解题策略】明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使用弹簧测力计应遵循先观察、再调节、后测量的基本步骤,顺序不能颠倒。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观察它的量程与分度值,这样便于读数;再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相似文献   

5.
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新增用吸盘测量大气压的学生分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完全正确,但所选用的器材明显有误,即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和吸盘太大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只得将多个弹簧测力计并排来拼动吸盘,这时各力的方向不尽一致,结果误差很大。那么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新增用吸盘测量大气压的学生分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完全正确,但所选用的器材明显有误,即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和吸盘太大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只得将多个弹簧测力计并排来拼动吸盘,这时各力的方向不尽一致,结果误差很大.那么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7.
题 如下面左图所示,一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20N,从0~20N间的长度为20cm,把一个底面积是S=50cm^2的圆柱体木块的上底面挂在该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得它的重力是10N,再把它的下底面漫入一个底面积为S'=100cm^2的圆柱形盛水容嚣中。该未块下表面浸入水中5cm深.求若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缱缓地向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加水,需加多少kg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  相似文献   

8.
实验预习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了解它的构造和原理,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和零刻线,使用时必须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与读数. 思考题 (1)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弹簧秤是根据。的道理制成的。(2)弹簧秤在使用前指如果不是指在零位置时,那么应该先进行,否则测出的力的大小将或. (3)如图8-1所示的弹簧秤,它的最小刻度值是N,它的量程是N,图中所示手的拉力是N.典型实验题例析 例1 图8-2中所示的弹簧秤是测量的工具,这时的示数是N. …  相似文献   

9.
[题目]现有一个弹簧测力计(量程足够),一把匀质的、长为l有刻度的、零点位于端点的直尺,一个木块及质量不计的细线.试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装置,通过一次测量(弹簧测力计只准读一次数),求出木块的质量和尺的质量.要求:(1)画出实验示意图;(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3)写出要测量的  相似文献   

10.
第二讲 力     
一、考点解读考点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点叫做重心,密度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N/kg,写成公式为G=mg.考点2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力叫做弹力(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测量前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否则要把指针调到零刻度处,称为校零.第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估计被测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超过它测量范围的力.第三,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