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植物雄性不育系、植物雄性恢复系、植物雄性保持系、自交系、自交不亲和系、自交亲和系等有关“系”的概念,都与配制杂交种有关,学生易混淆,容易遗忘。  相似文献   

2.
辣椒材料的雄性不育性,是受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在其AB两用系中.可有株花药的可溶糖含量明显低于不育株,而淀粉的积累则相反。AB分别套袋自交座果率差异明显,而自然座果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47%和49%。  相似文献   

3.
“客家”概念的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概念的诠释不宜生搬硬套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的模式。民系只是民族的地域性分支,是民族内部在民族共性覆盖下的具有相对差异的方言以及生产、生活习俗的人类群团。客家民系的形成,有一个自赣北至赣中再至赣南的“民系锻造”过程,没有江西特定的历史“温控”及“冶铸”过程,就不会有后来的客家。“客家”是与“土著”对称的名词,但在民系的称呼里却不是两个对称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对三系法和二系法杂交育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育种方法,但它必须要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配套,增加了育种的时间和资金;而二系法选用光敏核不育系的自交不育系做母本,用加显性标记基因的恢复系作父本,省去了繁殖保持系的工作,同时,这种不育系会因光照长度或温度高低(或两者兼有)而在可育与不育之间互相转换,而这些条件都可以人为控制,这既保证了杂种优势的利用,又节省了资金,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实践已经证明,水稻两用核雄性不育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本文通过建立基本调控模型(BRM)、调控模型Ⅰ、调控模型Ⅱ和调控模型Ⅲ,试图解释各种两用核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调控机理,同时指出,大多数水稻两用核雄性不育系在光温反应上所表现出的差异归因于育性基因在调控系统上所存在的差异,而水稻两用核雄性不育系在育种上的转育工作主要是将同一两用核雄性不育基因转入到不同的调控系统之中,由此可筛选出新的两用核雄性不育系.这进—步说明利用特定的化学物质对此类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进行人工调节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述了选育CIS_(28-10)的主要技术路线,从三个方面总结了CIS_(28-10)的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今后有关CIS_(28-10)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笔者认为,CIS_(28-10)是目前比较好的水稻两用核雄性不育系,对CIS_(28-10)的进一步研究将为其生产利用提供更丰富的资料,有助于更快地将其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在花药败育之前,不育系叶片、花药过氧化物酶活性与保持系无明显差异;在花药败育之后,不育系花药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明显高出保持系,花药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显著提高可能是导致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以本所育成的C478不育系为例,提出玉米雄性不育种子生产配套模式改良的具体规程。按此操作模式,可将我国一大批用478为母本,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玉米优良杂交种(掖单12、13、19号、西玉3号、连玉9号、豫玉12、14、15、18号等)进行不育化改良式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9.
孙立宏 《生物学教学》2007,32(12):59-60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杂交水稻育种的设想,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二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本文从高中相关知识对三系法、二系法和一系法进行了解释。1三系法图1三系法通过杂交的方法生产的杂交种要直接用于大田生产,需要的种子数量很大。要杂交就要避免母本自交,则需对母本去雄,如果用传统的人工方法去雄,对于玉米等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还较容易;但对水稻、小麦等雌雄同花而花又很小的作物,就比较困难。科学家发现自然界中有雄性不育的植株———雄蕊不能…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08,(7):74-74
据东方网2007年12月18日消息,2007年11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对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周瑞阳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麻福3A等6个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是红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的重大突破,已达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6,(20):62-63
"自交"和"自由交配"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对遗传问题的解决、解题方法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正确区分这一组概念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亲和型”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亲和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可以通过增强本体亲和力,“无意识”学习和开展服务学习三个方面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3.
柯家敏 《广西教育》2007,(11B):28-28
一、营造亲和磁场 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注入,才能具有无限吸引力和魅力。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情感,努力创建一个“亲和磁场”,才能魅力无限,光芒四射,才能使师生达到心心相印、彼此相融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笔者在“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这节内容是这样引入的:  相似文献   

14.
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叶、蕾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叶、蕾中IAA、CTKs、GA1+3和ABA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叶、蕾中各种内源激素水平三系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在三系之间不育系叶、蕾中IAA的含量明显增高;叶片中CTKs的含量不育系最高,而在花蕾中其含量最低;在花蕾中不育系GA1+3的含量明显最高;ABA的含量三系之间差异相对较小.进定步分析表明;花蕾中各种激素水平的比例平衡与辣椒雄性不育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99年第10期《生物学教学》的“巧写YyRr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一文,介绍了巧写YyRr自交后代基因型的通式法、分枝法和组合法,以及巧记比例的方法,对教学确有明显效果。笔者在教学中,针对“棋盘法”存在的缺点,也进行了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乘法算式法”推导YyRr自交后代9种基因型及比例。 高中《生物》课本在讲述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时,把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看作两个一对性状的遗传来研究,基因的传递规律完全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两个相对性状的遗传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在高等植物中,雄性器官和雌雄器官的发育过程是相互独立的,并且独立于营养生长过程,这种独立性使得对育性过程进行遗传学分析而不破坏营养生长成为可能。 雄性育性需要一系列与发育有关的事件的协同进行,主要包括:雄蕊及花药作为花的一部分从营养分生组织中分化形成,花粉粒在药室中发育,花粉的及时释放及落于柱头之上,以及在自交亲和植物中雌雄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任何干扰上述过程的突变都可以产生雌性育性正常但花粉功能受损的个体,在自交亲和植物中该类突变被称为雄性不育(ms)。  相似文献   

17.
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叶、蕾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辣椒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三系叶、蕾中IAA、CTKs、GA1+3和ABA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叶、蕾中各种内源激素水平三系之间有明显有差异。在三系之间不育系叶、蕾中IAA的含量明显增高;叶片中CTKs的含量不育系最高,而在花蕾中其含量最低;在花蕾中不育系GA1+3的含量明显最高;ABA的含量三系之间差异相对较小,进定步分析表明;花蕾中各种激素水平的比例平衡与辣椒雄性不育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冉珩  李莉 《考试周刊》2015,(27):144-145
高中学生在学习自交、自由交配这两个概念时,通常能大致理解其含义,但当它们在赋予了特定情境的遗传题中出现时,往往感觉困难重重.本文结合典型例题分析它们各自的解题方法,总结出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大白菜 42号自交不亲和系、2 1 8号自交不亲和系、夏丰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 ,研究了几种培养基成份对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的影响。在无菌苗萌发培养基上添加 7.5mg/LAgNO3,可提高不定芽诱导频率。高压灭菌前后添加AgNO3,从大白菜子叶诱导不定芽频率无差异。降低培养基中NH4 NO3含量导致不定芽诱导频率降低。适当增减培养基中KNO3含量对不定芽诱导无影响 ,在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可以使用适量的2 ,4-D代替NAA ,但再生的不定芽明显畸形。  相似文献   

20.
一、中学生对“数系”有关内容认知状况简析 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的概念的每一次扩充都标志着数学的巨大飞跃。一个时代人们对于数的认识与应用,以及数系理论的完善程度,反映了当时数学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