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德州市部分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状况,提高农村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435人,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德州市部分农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不良生活习惯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血压的基本防治知识缺乏了解.结论:要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高控制率,需加强高血压痛防治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既是一种在我国城乡普遍流行的疾病,也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的古老的疾病,一百多年前Riva Rocci发明了袖带血压计后,医学界才对高血压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有了认识.但现在人们时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为了配合高血压的防治,本文叙述了血压的概念、血压的形成原理,简单介绍了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德州市城乡统筹社区高血压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德州市某城乡统筹社区体检及问卷调查资料.结果:2009年德州市城乡统筹社区高血压患病率为18.63%,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7.3%、22.4%、9.7%.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有:生活紧张、饮食偏咸、家族史、饮酒史、体重指数过重、缺乏锻炼和吸烟史.结论:城乡统筹社区高血压患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8%),知晓率及控制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治疗率仍低.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防治工作应该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综合防治,落实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发病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本文通过探讨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深入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加强防范意识,积极开展一级预防,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重视心理行为治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病死率,使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3亿余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仅为42.6%和34.1%,控制率更是仅有9.3%。随着高血压发病的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增的高血压患者已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与美国高血压患者81%的知晓率和50%的控制率相比,我国患病人群高血压显得不为人“知”,也不为人“管”。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通过多种有氧运动练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运动强度控制在实验对象最大安全运动心率的60%-80%,改善大学生肥胖的体型,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综合干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对我院92名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根据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制定的个体化药物干预,随访16个月,观察其生活方式的改变、血压下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干预前我院高血压病人戒烟限酒、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人数比率分别为21.7%、28.3%、34.7%和32.60,干预后分别为86.9%、89.1%、85.9%和71.7%(P〈0.01)。干预前我院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0.8%、43.4%、28.3%,干预后分别为97.8%、80.4%、84.8%(P〈0.05);干预前收缩压为(158.73±10.06)mmHg,舒张压为(103.40±7.21)mmHg;干预后收缩压为(128.40±9.36)mmHg,舒张压为(87.64±5.73)mmHg(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能有效降低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从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看,我国高血压防控的形势非常严峻,患病率持续上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一直很低。为帮助广大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现总结出血压控制不佳的9大常见原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控制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通过对本社区20名未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年的系统健康教育指导,监测教育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20名患者血压都得到了良好控制。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和治疗率。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不良生活习惯,就是指不符合健康要求的饮食、衣着、运动、睡眠等日常生活行为。根据不完全统计,许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中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甚至癌症、中风、猝死等,都有低龄化发病的趋势。其实,在诸如"马拉松死""打篮球死""考1000米死"的案例背后,都有不良生活习惯或不健康运动方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血压治疗费用对高血压治疗控制率的影响,以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以内科门诊近一年半以来高血压病患者看病就诊未能很好的控制血压的526例作为随访对象,按照临床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血压未能控制者,适当增加原来口服药物的剂量或加服另一种降压药。结果265例患者经再次调整价格便宜的降压药物利血平后,部分患者下降明显,血压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其中根据患者体质差异血压完全有效者达到156例,占总数的58.9%。结论针对经济困难的高血压患者,做出相应的对策将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A3):194-196
为了解城关镇高血压分组管理中,联村医生与乡村医生对高血压管理的效果,讨论社区控制高血压有效的管理措施。通过对所辖社区2013年和2014年现存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研究,2013年由乡村医生管理本社区4130名高血压患者,2014年由联村医生和乡村医生联合管理社区4094名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体检、免费测压等途径,掌握本社区高血压流行的基本情况。分析13年和14年度本中心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变化情况。显示2013年高血压患者由乡村医生管理血压控制率为69.1%,2014年高血压患者由联村医生和乡村医生联合管理血压控制率为74.6%。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7年1、2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与2013年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分析提示,高血压患者由联村医生和乡村医生联合随访管理是一种有效的随访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13.
案例背景教学目的:通过课前的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父辈年少时期和自己不同的生活状况,从而了解到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通过对优越生活环境中的不良生活习惯给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性进行反思,从规范日常行为做起,培养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学会现代居家生活的基本技能,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管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病发症。方法:从高血压慢病管理人群中抽取60例,随机分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干预组进行一年的规范化管理(社区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不愿意配合护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在坚持规范用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方面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显著性(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对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通过课前的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父辈年少时期和自己不同的生活状况,从而了解到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通过对优越生活环境中的不良生活习惯给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性进行反思,从规范日常行为做起,培养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学会现代居家生活的基本技能,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不良生活习惯,就是指不符合健康要求的饮食、衣着、运动、睡眠等日常生活行为。根据不完全统计,许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中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甚至癌症、中风、猝死等,都有低龄化发病的趋势。其实,在诸如"马拉松死""打篮球死""考1000米死"的案例背后,都有不良生活习惯或不健康运动方式的因素。既然以"健康第一"为基本指导思想,那么,学校教育就要从"教健康"抓起,加强学生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的意义.方法:通过对一例高血压病人健康管理程序的应用,首先是采集患者健康信息,将临床资料经过分析,评价,整理,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方案并实施.指导患者合理营养,心理保健,坚持规律适度运动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管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此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害和危险因素的认识.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结论:通过合理用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用户对自身血压变化趋势的掌握,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利用移动终端的蓝牙通信技术、SpringMVC框架技术、持久层框架MyBatis,构建基于移动终端的实时血压监测系统。系统实现了血压数据的底层传输、网络传输、平台接收、数据存储和数据查询等功能。经系统测试运行表明,用户通过手机APP可实时将血压数据上传至健康云平台,子女通过手机APP可同步了解用户的血压变化趋势,医生通过健康云平台可及时调整用户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谢敏 《教师》2013,(34):8-8
1.不良的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在平时生活中过度散漫形成的,小学生主要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条件下,周期性随访对纠正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改善负性情绪、控制血压水平、加强遵医行为、降低与高血压相关的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对研究组成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周期性随访。结果研究组随访前后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改进、负性情感的纠正、血压水平的控制、再住院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周期性随访对改变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改善负性情绪、控制血压水平、加强遵医行为、降低再住院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