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理想工具,通过对火箭增雨防雹作业相关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将有效规范火箭增雨防雹作业,从而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作业安全,充分达到增雨防雹目的。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24日石家庄市平山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全程指挥、监测了此次人工增雨全过程.通过分析此次人工增雨前后雷达回波演变情况,发现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增强、液态含水量增加、回波顶高向上扩展,作业影响区降水增多,说明增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地区大气云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开发黄河上游大气水资源的可行性1.1 人工增雨技术的历史和国内外现状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产生于1946年,是大气科学的应用技术。美国、前苏联、以色列等国家对人工增雨的机理和有关科学技术进行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其总体水平处在国际前列。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1/4,特别是“三北”地区,干旱缺水已成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目前,全国各省(区)都不同规模地开展了人工增雨工作,实施高炮人工增雨的县近千个,拥有高炮(火箭)6000多门,开展飞机人工增雨的省达20多个,全年累…  相似文献   

4.
基于通辽市2012年-2016年五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个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时天气系统条件、水汽条件、雷达回波结构特点,总结出了适合通辽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  相似文献   

5.
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武  李春 《西藏科技》2002,(12):53-55
本文根据我们两年(2000~2001年)来在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试验研究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有利于拉萨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开展的天气系统类型、积状云和层状云作业天气条件、增雨作业时机及相关的组织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以供在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论述人工增雨的科学性,国内外一些实践证明的有效性及在赤峰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工增雨的可行性和关键点,提出了实施人工增雨是缓解赤峰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方式,以此希望能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为缓和干旱做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7.
靳少波 《青海科技》1998,5(2):44-45
本文介绍了1997年在黄河上游进行人工增雨的试验工作,对人工增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展望了黄河上游人工增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切实可行的人工增雨科学技术体系和人工增雨规范化作业流程,以提高人工增雨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现状,从防灾减灾抗灾和保障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制定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任刚 《科技风》2015,(6):120
文章根据新一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系统结构,对作业系统的六部分功能进行分析,人工增雨需要在一定的背景催化下才能发挥系统优势性能,新一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人影现代化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1.
冷云人工增雨作业,通常是通过向冷云中加入制冷剂或人工冰核,使冷云中产生冰晶,从而达到人工激发降水的目的,也就是利用云的微物理敏感性对自然云系进行较小人为扰动,从而改变云和降水自然演变发展的过程,实现人工增雨。青海省大规模的地面人工增雨和飞机人工增雨对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干旱、增加江河径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在青海省人工增雨工作中常用的催化剂和催化工具,分析了不同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GPS在青海省飞机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基本原理、相关参数及数据结构,并结合青海省飞机人工增雨工作对GPS的二次开发,详细介绍了GPS二次开发中应用到的数据格式、编程方法及在青海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西藏高原人工增雨作业的流程为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估算积雨云的降水量和效率,测算用弹数量,选择作业的部位、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江瑶  冯爽  程莹 《科技通报》2021,37(4):23-27,32
2019年10~12月,浙江人工增雨作业共227次,为历年来最多且远超其它月份.利用10~12月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及探空反演资料进行分析,将适宜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类型分为五类,分别是冷空气型、切变线型、高空槽型、台风型和低空急流型,其中冷空气是最宜开展人工增雨的影响系统.根据各天气系统的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论述人工增雨的科学性,国内外一些实践证明的有效性及在赤峰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工增雨的可行性和关键点,提出了实施人工增雨是缓解赤峰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方式,以此希望能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为缓和干旱做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6.
《西藏科技》2005,(2):64-64
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根据各地的气候情况,抓住一切有利的气象条件,利用飞机,实施人工增雨,以缓解旱情。那么,飞机是如何实施人工增雨的呢?  相似文献   

17.
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双比分析和降水量区域历史回归分析作为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并选用2001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人工增雨降水量资料,做一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上可客观反映人工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市飞机人工增雨(雪)已开展了10年。10年间年平均飞行17架次,年平均增雨飞行50小时,为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草原防扑火、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以来,国内飞机增雨发生过不少安全事故,主要在人员违规操作、设备故障、缺乏管理流程等方面,因此,对飞机增雨安全管理上升到了突出地位。本文主要针对鄂尔多斯飞机增雨(雪)全过程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得出以下结论:①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纳入上岗必要条件。②机载设备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③飞机的起飞、降落条件应满足机场、机长或机型的天气标准。  相似文献   

19.
李春 《西藏科技》2003,(1):49-52,44
本文以拉萨市1970—l999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及l995—l999年的探空资料,对拉萨市各种降雨云出现伴有降水产生、降水产生伴有降雨出现及不同降水强度下,积雨云伴随出现的云高、云厚、云顶温度等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统计分析,旨在为我市人工增雨理论的深化研究、减少增雨作业盲目性、确定最佳作业时机及提高增雨作业总体效益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2001年5月18日拉萨市气象局《人工增雨试验研究》课题组在达孜县德庆镇成功实施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为例,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系列规范作业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实践检验,旨在为今后拉萨地区乃至全区人工增雨作业的规范化开展和实践动作提供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