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成为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成为信息的唯一传递者,教室成为信息交流的唯一场所。在"让学生学会学习"时代呼唤下,语文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必然要进入课堂。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来说,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封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阅读教学只停留在学教材上.在大语文环境下如何打破这种单一封闭的教学状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课堂,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自觉或不自觉地处于封闭状态。语文教学模式在课堂——教材——学生。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相对封闭,渠道单一,因而效益不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下面六点: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受聋生身心缺陷、教师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聋校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聋校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越来越不利于聋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综合性学习,必然要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6.
程彩萍 《成才之路》2010,(20):65-65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封闭型”状态,教学内容固定。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形式呆板。这种教学组织的后果是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缩小了学生的语文视野,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主要靠的是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呢?  相似文献   

7.
正执教小学语文多年,一直在学习、在模仿,脚踩着新课改的节奏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找寻、尝试着审视、尝试着改变,总想通过一次次的找寻和改变来给予学生最好的教学。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也在不停地思考和分析,总感觉现阶段的语文教学现状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缺失开放,也就是过于封闭,具体表现为教学观念的封闭、教学内容的封闭、教学空间的封闭等等,这种封闭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兰 《考试周刊》2012,(2):46-47
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派生出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口头。具体来说,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背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内外部原因的影响,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口头上。具体来说,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对于语文学习而言,研究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方式。针对目前研究性学习方式推广过程中的某些误区,我们提出“迷你课题”的实验方案,是要明确倡导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立意所在,并且选择合乎实际…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在高耗低效的状态,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生活,吸收社会生活的新鲜养料,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学习实践。语文活动课的开设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途径。一是语文知识生活化系列,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似乎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信息交流的场所,  相似文献   

12.
詹永胜 《考试周刊》2009,(25):78-79
一、对过去语文教学的反思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师凭着一支粉笔一本书,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承着人类文明。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者、受者,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大语文教育”无法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的教学理念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口头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因此,新课程标准设定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并把它当作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现在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教师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教育,对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低等等。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新课改都多少年了。为什么有些教师仍然“换汤不换药”呢?说到底,还是教师从根本上仍然在按照老路子走.封闭了自己的思想。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必须要开放自己的思想.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学运行状态信息平台的整合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大海 《高教研究》2010,26(1):21-23
根据在本科教学评估时对教学运行状态信息的收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指出目前教学运行状态主要存在信息系统封闭、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建立教学状态综合信息平台、建立教学运行状态信息的定期分析与发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陈旧的教学内容使语文与生活远远地脱节;封闭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长期处于沉闷的氛围中;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低迷。语文教学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走出教学困境,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开放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学生处在这个信息社会里 ,应广泛地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可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说来 ,课文是唯一的信息源 ,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 ,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因此 ,学生的知识面狭窄 ,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弱。在全球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 ,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相关资料 ,处理信息。如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 ,处理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资料搜集 ,…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节课都要围绕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代学生解答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虽然学习了知识,但就实质而言,学生思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如果我们能让学生自己学习,主动思考,大胆怀疑,主动提出问题, 学生的学习由相对封闭变为开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空间就能得到有效地拓展。所以,变学生答问为发问,是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相似文献   

20.
梁勇 《小学生》2010,(7):9-9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