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杠杆二三二     
杠杆二、三、二是指杠杆有二力、三点、二臂七个要素,如图1所示. 二力指动力F1和阻力F2.一般使杠杆沿着人们需要的方向转动所加的力,叫动力,反之叫阻力.有些问题中,同一个力既可视为动力,也可视为阻力.如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横梁平衡时物体重可视为阻力,砝码重可视为动力,或者物体重视为动力,砝码重视为阻力,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2.
测定金属杨氏模量的力学实验,一般用伸长法和梁弯曲法。众所周知,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时,都采用在吊起的金属丝的下端加、减砝码使金属丝伸长或缩短,通过光杠杆和镜尺组测量金属丝在砝码作用下伸长或缩短的长度的方法(详见各种版本普通物理力学实验讲义)。这种方法由于需要测定的物理量多,计算过程中两次采用近似值,另外,砝码的质量偏差较大,所以测定结果误差较大。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我们在作测定金属杨氏模  相似文献   

3.
人教社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中,有这样一道习题: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牛的货物抬高20厘米,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20牛,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厘米,人做的总功是____焦,有用功是____焦,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答案分别是40,88,80,91%。根据题目的条件,不难做出此答案。但对于这道题目的物理意义,却还有讨论的必要。 根据课本内容,“任何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对运动的零件间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这样必然会有总功大于有用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实际利用机械时,施加的动力必然大于根据功的原理推算出来的动力。如果结合上述习题中的杠杆分析,结果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版)教材中介绍了一个重要原理——功的原理.教材以人们利用杠杆和动滑轮提升重物(砝码)的两个演示实验为例,通过实验中获得的真实数据告诉学生,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  相似文献   

5.
2001年秋季使用的人教社新版初中物理教科书在功的原理一节中,做了杜杆和动滑轮提物体两个实验后,得出结论为:“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定性的结论在这里至少有两个疑点。 ①、新教材中的这两个实验中的动力F,都是在不计额外功的理想条件计算出来的,那么这两个实验结果应是用机械做的功等于直接用手做的功,而结论却提出一个“都不会少于”? ②、对本章的最后习题中的第2小题应如何指导学生计算呢?显然用功的原理那种定性  相似文献   

6.
1.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是什么? 天平是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因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得,天平平衡时,放在天平左盘内的物体的重力应等于放在天平右盘内的砝码的重力;所以,放在天平左盘内的物体的质量就等于放在天平右盘内的砝码的质量。 2.如何调节天平的底座水平? 反复调节天平底板上的两个凋严螺母,直到立柱上的重垂线上挂的小重锤的尖端跟底板上的小锥体的尖端在同一竖直线上(或者底板水平尺上的气泡到达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近似认为砝码与砝码盘的总重力的大小就是小车所受到的拉力大小,随着砝码的增加这种近似处理所产生的误差也会增加;另外,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为小车的合力的前提是平衡摩擦力,如果摩擦力没有被完全平衡也会引起实验误差.本文将重点从加速度的测量、合力的提供两个方面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闫迎利  戴岩伟 《物理教师》2003,24(3):37-37,39
现在多数教师在“杠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采用下面两种实验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教学 .一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先定义力臂 ,然后在一支架上架一匀质的横杆 ,把该横杆在中间支起 ,在其上两边挂上砝码 ,然后分多种情况使横杆水平平衡 ,从而引导学生从单个杠杆水平平衡这种特殊情况的实验数据中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另一种是在一支架上有一横轴 ,使横轴穿过圆盘中心 ,并能使圆盘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转动 ,在圆盘盘面上画有许多等距的同心圆 .演示实验时 ,教师可以在盘面上挂砝码 ,为了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在挂砝码时有意使悬线与圆盘上画的圆相切 (…  相似文献   

9.
“功的原理”是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三种简单机械(或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和功的概念之后,揭示了机械做功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功的原理的三种表达方式:1.使用机械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3.动力对机械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做的功;这三种表述,都包含了使用机械或省力(但不省距离)或省距离(但不省力)或方便(改变力的方向),换言之,机械乃是手目的延长或变形,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即不省功.第一种表述,适宜于理想机械(不考虑摩擦、机械自重),如利用杠杆、轮轴、…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梳理1.杠杆(1)杠杆是指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2)杠杆平衡条件中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不是动力和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的乘积,后者是做功的概念,是功的原理中所要  相似文献   

11.
题目某同学用生锈的砝码(锈未脱落) 测物体的质量,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B)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C)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无法判断解析:该题是化学中铁生锈和物理中等臂杠杆的典型应用——天平相结合的命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砝码在生锈前后质量变大还是变小的问题.我们知道金属生锈跟它们自身的活动性有关;另外,还跟水蒸气、氧气等外界条件有关.砝码是铁制的,而铁的性质比较活泼,如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结构简单机械杠杆定义及几个名词术语 (知道 )力臂的概念 (理解 )画杠杆的力臂 (会 )杠杆的平衡条件 (理解 )应用滑轮定滑轮、动滑轮 实质和特点 (知道 )作用 (理解 )滑轮组作用 (理解 )计算滑轮组动力的方法 及绕线方法 (会 )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理解 )计算公式 (理解 )功的单位 (知道 )功率概念 (理解 )功率的计算公式 (理解 )功率的单位 (知道 )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知道 )机械效率及计算公式 (知道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会 )二、复习指导(一 )杠杆1 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 几个名…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梳理 1.杠杆的定义是什么?对生活中的杠杆举例?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什么是定滑轮?什么是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特点? 3.功的概念是什么?做功的必要因素是什么?如何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4.功率的概念是什么?功率的公式及测量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在多数教师在《杠杆》这一章节的教学时采用下面两种实验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一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定义力臂,然后在一支架上架一匀质的横杆,把该横杆在中间支起,在其上两边挂上砝码,然后分多种情况使横杆水平平衡,从而引导学生从单个杠杆水平平衡这种特殊情况的实验数据中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另一种是在一支架上有一横轴,使横轴穿过圆盘中心,并能使圆盘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转动,在圆盘盘面上画有许多等距的同心圆。演示实验时,教师可以在盘面上挂砝码,为了容易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在挂砝码时有意使悬线与圆盘上画的圆相切(…  相似文献   

15.
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其实验主要有: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滑轮组的装配.通过实验得出规律是学习、理解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有关实验题的解题方法辅导例1如图1所示为“研究杠杆平衡茶件”实验,杠杆上每小格表示4厘米,每个钩码重1牛,实验中某同学每次都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时杠杆两边受到约码的作用力等于和,并可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和.(l)请根据图1填写下表中数据.(2)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是【分析]此实验主要是研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即研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中考中,杠杆知识点考查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和实验探究题等多种题型,考查的内容包括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判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杠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及应用等.一、杠杆的辨析判断杠杆类型的中考题主要有两种,一是判断是否属于杠杆,主要根据杠杆的定义来判断;二是杠杆类型的判断,杠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2)费力  相似文献   

17.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量是物理化学的一个基本实验.针对原来的实验存在仪器复杂、不容易控制等特点,采用简易装置测定了温度在50~8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对实验结果的误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饱和蒸气压的偏差较大而蒸发焓的值较为准确,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忽略低温下p(H2 O)、液面静压力、读数.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改进仪器,提...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电功”概念的引入,我查看了许多资料,也听了不少教师讲“电功”这节课,几乎都是先复习第一册物理教材中“功”的概念,接着演示教材中图9—1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小电动机,电动机转动起来把砝码提起,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电流通过电动机把砝码提起,对砝码做了功,结论是电流是可以做功的。这一过程的设计、运用,粗看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  相似文献   

19.
题目 给你一台已调好的天平(带砝码)和一个盛满水的烧杯,只用这些器材(不使用任何其它辅助工具)测出一纸包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金属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1999,天津市中考题) 这是一道限制条件测物质密度的设计性实验题,由于限定了在测量中只允许使用天平,多  相似文献   

20.
檀辉 《中学理科》2005,(9):42-46,48
1.中考重点、热点是;(1)杠杆平衡条件分析与计算;(2)滑轮应用中拉力与重力(含滑轮重)、动滑轮移动距离与绳子移动距离等的关系,与滑轮组有关的力、功、机械效率等的综合计算;(3)力臂作图.常考点还有:滑轮及滑轮组绕装、省力分析,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