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的中国音乐可以说是在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和交流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从学堂乐歌开始到建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我国的音乐家们在中西音乐的融合中打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陈晓芸 《科教文汇》2008,(23):181-182
音乐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多媒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兴起以来,作为继电视、报纸、广播后的“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新兴媒介扣手段,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现状却并没有能够完全紧跟中小学新课改后的《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师资的培养还大多按照以往的老套路进行,因此培养出来的音乐师范毕业生不能够完全适合中小学对新型音乐教师的需求。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培养目标与需求结果之间的“脱节”现象。我们只有进行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才能使之呈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提高更优质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4.
逯凤华 《科教文汇》2009,(19):44-44,48
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教育界面临的首要任务。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已是关系到提高全民素质的战略任务。由于音乐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如何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加强改革,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如何体现“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首先培养人”这一原则,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李叔同的《送别》自1914年诞生至今已一百多年了,现在的中学生都会唱,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这首歌作为学堂乐歌有儿童版的,听起来是-语百悦,轻快甜蜜;有青春版的,听起来则淡淡忧伤,怅然若失。还有许多专业的歌手也很喜欢唱《送别》,李叔同那“悲欣交集”的特殊人生境遇在旋律的飘逸中最能漾起人们情感的涟漪。似乎人世间所有的喜怒哀乐生死离别都包藏于《送别》的词曲之间。  相似文献   

6.
党兆曌 《科教文汇》2008,(12):131-13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入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音乐教育则成为我国教育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切入点。音乐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受到重视。音乐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是一种以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手段所进行的审美教育,本文论述了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革新应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目的。从革新教材建设着手,建立科学的教材结构,慎重选择和采集乐歌乐曲。以科学原理为依据,革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也是革新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国早期英语教育发端于清朝时期在华教会学校的英语教育,并随着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以及留学生的派驻而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日益规范化,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清朝时期英语教育的发展情况及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现在高校音乐教育模式不适合现代音乐方面人才培养需要,改革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影响,希望为研究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趋势,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发展所带来的高效途径。在音乐教育的领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亦是带动音乐教育不断完善的重要因素。无论是音乐教育的手段,形式,还是最终的目的,其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但对传统音乐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开拓,与当代社会以及学生日益开阔的思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就现代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作出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音乐教育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1.
卿泽 《内江科技》2006,27(9):159-159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引导学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这就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本文通过对音乐教学中的三个要素“听”、“感”、“动”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音乐情感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了“到2000年基本普及并完成初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2000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全民教育2000年监测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学龄前儿童受教育机会差异基本消除,青壮年文盲显著减少,早期儿童教育得到大力开发,基本完成世界全民教育大会的要求。但是初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受优质初等教育的需求。面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和初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林宇萍 《中国科技纵横》2010,(7):245-245,5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从先秦儒家诸子认为“乐教”可以“善民心”、“移风易俗”,到近代中国的有识之土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之一.都说明了我们的先辈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音乐教育就是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笔者认为:在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音乐教育课.它是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应用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人类已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充分应用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促进高师音乐教育现代化已势在必行。本文分别从前提条件、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等视角,介绍在《和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数字化”教学的途径,以期为高师音乐教育事业提供一种“数字化”教学的思路,并主张“数字化”教学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应该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多媒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我国兴起以来,作为继电视、报纸、广播后的"第四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音乐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新兴媒介和手段,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伟 《内江科技》2006,27(5):79-79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音乐教育工作的最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小美 《科教文汇》2009,(12):199-199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音乐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就此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吴晓芳 《中国科技纵横》2011,(8):151-151,172
黄自与萧友梅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开拓者,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享有益名的作曲家,也是最早全面系统地传授专门作曲技术和理论的音乐教育家,在艺术歌曲创作上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为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其艺术歌曲风格的主要差异能给我们更好地在演唱时把握他们作品以唱好中国的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科技引进的若干不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随传教士的东来,我国出现了教会设立的文化机构。如墨海书馆,英华书院及徐汇公学。这些为数很少的早期教会机构是中国人接触西方文化的唯一媒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在国内开始兴办的近代企业和新式学堂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翻译和引进工作,新学堂的课程也都设置了自然科学内容。七十年代以后,教会学校的数量也开始大量增加。当时主要的翻译机构是京师同文馆、江南机器制造局翻译馆及后来  相似文献   

20.
姬文革 《科教文汇》2009,(36):217-218
通过对宁夏“花儿”进课堂的研究整理认为:“花儿”进课堂有其可行性,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花儿”进课堂是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和有效途径,有利于“花儿”的传承与发展,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教育空间,有助于学生了解民间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花儿”进课堂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是否会剥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花儿”以什么形式走进课堂,“花儿”进课堂的师资怎么解决等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花儿”进课堂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可行性,对宁夏音乐教育的发展以及“花儿”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