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星踪     
《新闻三昧》2013,(3):16
张丽莉"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感动中  相似文献   

2.
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说过:"这屋里再无其他物品,包括我们自己,能像手绢那般重要。它是全功能的:鼻涕,鼻血,受伤的手、肘或膝盖,哭泣……或是,咬住它,憋着不哭!人处逆境,需要这样的极微之物寄托情怀。"在张泠那儿——我和关注她的人一样,大概都更愿意称呼她为黄小邪——我看到了这样的性情文字。起初以为《流影海德园》是一部单纯的电影随笔集,看了才发现这是饱含深情的一部处女作:糅杂了城市笔记、电影评论、旅思日记、音乐人生,甚至还有翻译作品。文字华且实在,抒情哀而不伤,评析又恰当好处。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在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主要为"文华"电影公司进行电影剧本的写作,正是她的介入开创了"文华"电影创作的成功范式——"都市生活喜剧"样式。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史上对她的探讨显得过于凋零。今天在重写电影史的时期,重新认识张爱玲在电影创作中的影响也日益显得必要了。本文着重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入手,探讨张爱玲如何将她的人生体验、生命意识彰显在她的"去父"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4.
她自有盖茨比的痛苦、激昂、绝望,在她那灯火辉煌的眼里,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面貌,被谎言掩盖的虚拟真相,喧嚣如斯,孤独亦如斯。《邓文迪:我不是传奇》第161页附配的是2013年5月5日,邓文迪在美国参加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特别放映会的新闻照片。吊诡的是,近日,随着这部电影中文版在中国的上映,邓文迪已先后陷入"离婚门""间谍门"等传闻的纷扰。这个在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门"听证会上用一记猛拳保护自己前夫,从而震惊世界的凶悍"虎妻",如今该用怎样的方式来保护她自己,并击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人生命延续的三种方式:旅行、读书和健身;指的是心智的成长。所以有了那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经常被我们挂在口边,但有的人身体力行着。她37岁去过37个国家,7年出版26本书。她坚持一天读一本书,一天看一部电影她是台湾"广告文案教母",以诗歌般的创意文字将诚品书店塑造成为台北市的文化地标。她说,她不在乎那些主管、经理、老板之类随时可以被别人取代的身份。她宁愿把自己当作一项事业,建立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拟剧理论为着力点,对微信"看一看"进行线上观察与分析,发现微信"看一看"形似一个虚拟"舞台",用户通过点击"在看"完成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建构以获取他人认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是矛盾的。"看一看"中的"表演"是一种自我想象,也说明社会心理与自我呈现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我的同事田小米最奇怪的是为何有人会成"剩女"。在她看来,世界上最常见的这种关系——男女关系都不会搞,学习好工作好有啥用?她不无得意地说自己,就这一个特长,还摆不上台面……田小米有一次当着她老公的面给我打电话,提议"带上孩子出去转转"。机关  相似文献   

8.
李菁《,三联生活周刊》社会部主笔,除了做社会新闻,还负责一个名为"口述"的栏目。想象当中,身为大名鼎鼎周刊记者的她会很忙,要么在采访、要么闭门写稿凡人不见。然而从约访到采访结束,不过三天时间!她刚好完成了关于苏联解体20年的一篇大稿,有一个空档,之后,马上就将投入有关朝鲜最高领导人逝世的新闻报道。听李菁说话,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言语中流露出的智慧恰如流水涓涓。她聆听,她思考,她讲述,我可以想象接受她访谈的人会与我有相似的感受。有人把李菁跟柴静并提为知性女性媒体人的代表,李菁却说自己真的不太在意外界的评价,只想简简单单把工作做好。事实却并不简单——她渐渐找到了自己与杂志之间的合拍节奏,跳跃在"新闻"与"旧闻"之间。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经历了"无人能够幸免"的时代,我们也曾沉溺于"虚幻的满足",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向过去告别,正因为如此,马茨的透彻分析和心理治疗实践对我国现实社会的转型和变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民主德国(东德)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成为久远的回忆、电影的符号或是小说的背景,显得那么陌生和不真实。比如,一部以德国统一为背景的电影《再见,列宁!》,影片讲述了两德统一前夕东德的一位母亲克里斯蒂娜突发心脏病,昏迷多日醒来后,德国已统一,由于克里斯蒂娜是一个忠诚的德国社会统一党党员,也以自己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儿女,她的儿子阿历克斯怕她不能接受柏林墙倒塌的现实而受到刺激,于是在家中精心营造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0.
易立竞采访过很多明星,在媒体行当里,易立竞本人也是明星。然而易立竞比书中的明星更会保守自己的"秘密"。除眼前的文字,她几乎没有给粉丝们任何八卦她的门缝——没有介绍(除了供职的报社),没有感言,没有过去,亦没有未来,让人想到大道的无形,真正的明星恐怕就是这样的。其实,和她熟悉的人都知道,易立竞并不是一个故意制造悬疑的人。苏东坡说:"人生识  相似文献   

11.
黄一坤——一面镜子北京人艺王志安同志给了我正在上演的话剧《阮玲玉》的票,建议我看一看。话剧的确很好,深刻揭示了一代影星阮玲玉的悲剧的深刻社会原因,表现手法也有许多创新但也许因为我是新闻工作者吧,剧中那位卑劣的小报记者黄一坤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阮玲玉...  相似文献   

12.
时间:1998年7月14日地点:电影院经过:那晚7点,当我准时赶到电影院门口时,她已等在那里了。都说让男孩子等是女孩子的一大乐事,可她却没有。我想,这是她的职业习惯使然吧。买票时,卖票的家伙瞅了瞅我们,自作主张地便给我们安排了情侣座。我心中窃喜,嘴里却对她说:"这会不会不好?"她只是瞟了我一眼,没有吭声。那晚的电影是赚尽国人眼泪的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电影一开始,我便感觉到她处在一种激动、亢奋的氛围里。看到杰克和露丝在水中"惊天地,泣鬼神"的深情对白时,她开始小声的啜泣。随着剧情的发展,她终于忍不住,伏在我的肩膀上痛快地  相似文献   

13.
要学点东西,除了时时用心挤时间外,还包括处处留心找学问。我们要把自己变成海绵,看到那里有点知识的水,都要贪婪地吸收。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石头蛋子,滚到哪里,都滴水不进或湿个表面。比如看电影,一般人是吸取精神力量,或者说享受一种精神的满足,沉浸在故事的潜移默化之中。我们通讯员看电影,除了这些还要学习创作方法,学习它的写作技巧。电影《李双双》里有这样一个镜头:李双双和大家一块锄棉花,有一个妇女锄得不干净,回来评工分,她也要和别人一样多,而李双双就不干,说只给她二分。人家都说她多管闲事。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部直面中国现实的电影。它沉重、压抑,在一片声色犬马的娱乐片中,如此"不识时务"。但它如此重要,它的存在让人们谈论起中国电影与中国现实的关系时,不至于那么尴尬"大卖?这个不可能,这个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在798一家由书店经营不力而改成的咖啡店里,蔡尚君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描述他对影片《人山人海》的判断。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他终于能看见这部片子在国内上映。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这部作品斩获银狮。与这样的嘉奖相比,让国内观众看一看这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意义更为重大。2008年,一则有关贵州六盘水的社会新闻曾经轰动一时:当地一位以摩托车载客糊口的农民被杀,凶手抢走摩托车后远逃他乡。警察办事不力的情况下,死者的五个哥哥决定自己追凶,历时一年多,跑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热映让编剧、导演薛晓路大放异彩,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晋青年导演。在此之前她早已是一位优秀的影视编剧,并成功执导过电影处女作《海洋天堂》。她的作品充满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并善于将社会敏感话题巧妙编织到故事之中。她的新作《北京遇上西雅图》在剧本创作和视听构成上都极具浪漫爱情喜剧类型的特质,对国产电影的类型化创作不无指导意义。“沉住气,把自己建设成一个真正的表达者”是她对自己的规范,也是她作为大学教师对学生有感而发的鼓励和祝愿。  相似文献   

16.
电影《推拿》讲述的是以"沙宗琪"推拿中心为核心的盲人故事。本文从推拿小说入手,分析了小说和电影的差别,讲述了电影怎样以纪实性的方法开展描述,以及这种方法给影片带来的社会效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找寻解决影片中问题的方法,来帮助电影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17.
任陇婵 《视听界》2015,(1):13-14
这些年来,中国电影一直都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创造了连续12年高增长的全球电影市场奇迹,并坐稳了票房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2014年末,似乎又到了一个很微妙的阶段,中国电影业几乎使尽浑身解数,市场与政策两手并用地朝着两个年度"大数据"目标——票房破300亿元与国产片票房份额占比50%以上,打响了最后之战。这两个数据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电影不啻为一种"年度心理线",更关系到国产电影的"里  相似文献   

18.
从解放前的军队管理到解放后的军管会管理,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对电影实施的"统一管理",正表现出新兴国家急切希望控制电影这种大众传媒,把自己的权力渗透其中,去影响公共领域建构的明确意图,这正是哈贝马斯所描述的公共领域的"社会的国家化"进程."社会的国家化"强调的是国家的公共权力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渗透与影响,并由此导致公共领域发生结构的转型.本文通过对建国之初电影的"社会国家化"进程进行回顾与检讨,使之对今天的电影传播提供一定的启示与警醒.  相似文献   

19.
沈莹 《记者摇篮》2004,(10):34-34
作为一张主要给全国女性阅读的新闻纸——《中国妇女报》,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吸引了太多的关注、承载了太多的希望……她恪尽职守地记录下女性尤其是中国女性生存、发展、平等的现状和未来以及女性与人类,女性与社会、女性与自然等等内容。“妇女报”中的“女”字就是该报纸的本色所在,保持了本色就有了自己的特色,也即个性。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什么,"她"能给我带来什么——20年前,我不知道。就在不知不觉中,时间却已把我们合为一体,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如此清晰的印记。"她"的莫测带给我夙兴夜寐的辛苦,"她"的压力带给我辗转反侧的思虑,有时想想,没有"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