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实用性成为新材料研究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10多年来,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研究小组始终坚持把国际最前沿的技术作为攻坚目标,系统开展了对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深入研究,在纳米科技基础性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同时还积极探索纳米材料在市场上推广和转化模式,培养出许多优秀的科研人才,为中国纳米材料术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贡献。该研究项目“一维纳米线及其有序阵列的制备研究”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与常规常规材料相比呈现出吸收峰红移、蓝移等特异性能;初步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尺寸越小,这些特异效应越明显,有关纳米材料光谱特性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其光谱特性机理尚无统一解释;通过对波谱吸收机理和纳米材料特性的综合考察和分析,以及结合具体纳米材料的讨论,给出了导致蓝移、红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纳米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大高于传统催化剂,目前已经被国内外作为第4代催化剂进行研究和开发.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催化特性,综述了纳米金属粒子催化剂、纳米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纳米半导体粒子、纳米固载杂多酸催化剂、纳米(复合)固体超酸催化剂、磁性纳米固体酸催化剂、碳纳米管及分子筛等的应用进展.指出了纳米催化剂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纳米科学与技术(简称纳米科技)是在纳米(1nm=10~(-9m)尺度上(0.1nm到100nm之间)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殊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的高科技。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分子在纳米尺度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实现生产方式的飞跃。纳米科技大体包括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化学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实用性成为新材料研究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10多年来,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研究小组始终坚持把国际最前沿的技术作为攻坚目标,系统开展了对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深入研究,在纳米科技基础性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同时还积极探索纳米材料在市场上推广和转化模式,培养出许多优秀的科研人才,为中国纳米材料术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贡献。该研究项目“一维纳米线及其有序阵列的制备研究”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相似文献   

6.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纳米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重大突破,并将引发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目前,纳米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材料学、纳米化学等应用领域.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纳米技术在半导体工业以及生物技术与医药卫生方面的应用.我国政府已将纳米技术纳入国家"攀登计划"和重大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为破除"唯论文",德国科学基金会和科学理事会牵头,倡导"质量而非数量"学术评价机制转型。在改进"评价方法"上,注重发挥同行评议基础性作用;针对量化指标,建立专属性认知与应用体系,明确其对同行评议的支持性作用。在拓展"评价内容"上,强调学术能力综合评价,尤其注重科研领导与合作能力,兼顾个体学术职业发展状况。德国学术评价机制转型对我国的启示是:加强对不同评价方法功能与问题的认识,是学术评价机制转型的基本前提;在操作层面实现"统计有度"和"比较有方",是学术评价机制良性运转的重要保障;基于学术系统复杂性和多元性特点,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要以健全学术系统为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纳米科技是新兴的前沿学科领域,对碳纳米管的研究是其中最活跃的部分。 本文对纳米科技、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材料的特性以及碳纳米管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柱子 《初中生》2005,(31):37
我国科学家研制成比纸还薄的"纳米铁纸",这标志着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实现重大突破.在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非晶纳米制品研究及产业化"验收会上,科学家展示了这种神奇的东西:一片薄得像玻璃纸一样的"铁片"和一根不到头发直径十分之一的"铁丝",它们是熔融铁水以每秒钟100万摄氏度的速度快速冷却后的产物,专家称其为"非晶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0.
纳米材料与农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食品安全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通过综述作物对纳米材料的吸收途径和积累,以及纳米材料对农作物生长和营养的影响,为纳米污染在农业中的风险提供理论分析和启示。 创新要点:归纳了纳米材料被作物吸收的路径和对作物生理、遗传、营养各水平上产生的胁迫。重要结论:当前纳米与作物的研究应集中在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上,考虑农业实际情况和环境因素,分析纳米材料通过食物链富集和传递的可能性,探讨纳米材料与其他土壤有机污染物可能产生的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11.
纳米技术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最具有市场应用潜力的新兴科学技术,其重要性毋庸质疑,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纳米都是一门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的科技,纳米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材料的结构,为克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就纳米微粒的基本属性以及对其特性的研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技术阐述。  相似文献   

12.
张艳红  甘颖  刘丽敏 《考试周刊》2014,(58):196-198
一维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在纳米器件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已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比较全面地归纳和分析了纳米管、纳米棒、纳米线、同轴纳米电缆和纳米带等几类典型的一维纳米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常用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刘世伟1992年11月在墨西哥的坎昆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纳米结构材料会议。同年,出现了有关纳米材料的新杂志。这标志着有关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所谓纳米材料,就是构成这些材料的基本单元的尺寸是纳米(10 ̄(-9)米)...  相似文献   

14.
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不具有的许多崭新特征,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综述了纳米催化剂的特性和制备方法,讨论了纳米材料在石油化工催化剂、润滑油添加剂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对今后纳米催化材料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特早熟梨"翠冠"在岳阳地区的表现性状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组通过10年的引种与栽培试验,对特早熟梨"翠冠"在岳阳地区的生物学性状作了全面的评价,认定翠冠梨是一个值得在岳阳地区推广的特早熟优质梨品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一整套符合岳阳气候与土壤条件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90年7月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了国际第一届纳米科学技术学术会议,正式把纳米材料作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公布于世。这标志着纳米材料学作为一个相对比较独立学科的诞生。从此,纳米材料成为继互联网、基因等被人们关注的热点名词之后的又一亮点。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材料界和物理界的极大兴趣和广泛重视,形成了世界性的“纳米热”。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是由无数超微粒子组成的聚合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纳米微粒,指晶粒尺度为1~15纳米的超微粒子;二是纳米固体,是由大量超微粒子在保持新鲜表面的情况下,经过加压成型而获得的固体材料;三是纳米薄膜,是直接依靠成模机制,由在固体表面形成  相似文献   

18.
学术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学术的严肃性,保障学术活动质量,建立规范的学术秩序与环境。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主导着大学教师的学术行为方式,其价值导向依次为:促进大学教师的发展,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大学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术评价制度不仅使大学偏离了其学术评价的目的,且极易引起学术道德的失范。完善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需要"破""立"统一,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政府退出评价主体;加强社会参与,推行社会中介评价机制;强化同行评议制度,完善同行评议方法;形成约束机制,建立学术诚信制度。  相似文献   

19.
纳米材料是指晶粒尺寸在 0 .1 nm到1 0 0 nm之间 ,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区域内的粒子 ,也称超微粒。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由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引起的奇异力学、电学、磁学、热学和光学、化学活性等特性 ,在科学技术各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纳米科技是指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 ,并对这些特性加以利用的综合性技术 ,其最终是直接以原子分子在纳米尺度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的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并使之微型化 ,从而实现生产方式的飞跃。纳米材料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材料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1990年7月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了国际第一届纳米科学技术学术会议,正式把纳米材料作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公布于世。这标志着纳米材料学作为一个相对比较独立学科的诞生。从此,纳米材料成为继互联网、基因等被人们关注的热点名词之后的又一亮点。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材料界和物理界的极大兴趣和广泛重视,形成了世界性的“纳米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