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借鉴信息生态学中信息生态位理论,在阐述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原则与方法。认为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是指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生态环境以及与其他信息人的相互作用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优化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生态位应遵循明确定位、多维吻合、宽度适当、整体协调原则。提出了信息服务机构找准信息生态位、巩固信息生态位、调整信息生态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信息生态位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为信息服务机构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在分析了信息服务机构及其部门信息生态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信息功能生态位、信息资源生态位、信息时空生态位的原理对信息服务机构部门设置、资源配置、时空布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优化信息服务机构部门设置、资源配置和时空布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探讨信息服务机构在激烈的信息竞争环境中部分业务外包的动因,并提出了信息服务机构业务外包的形成模型及实现环节。信息服务机构业务外包可以实现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特异化拓展,发展与信息环境中其他信息人信息生态位的非重叠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信息生态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信息服务机构在社会环境生态系统中有其生态位,生态位优势决定了信息服务机构的竞争优势。在对信息服务机构的生态位内涵、生态位宽度与竞争、生态位构成维度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位视角的信息服务机构竞争优势构建模型,分析了信息服务机构竞争优势的构建方式:特色信息资源生态因子构建、人才资源生态因子构建、用户资源生态因子构建和文化资源生态因子构建。  相似文献   

5.
对信息消费生态位研究的相关基本概念进行了说明;分析了信息消费生态位研究的若干问题,包括:信息消费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问题;关于信息消费生态位的"异化"问题;信息消费主体生态位的和谐与协同进化问题;信息消费生态位系统的演化及其平衡研究和信息消费生态位的构建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6.
生态原理在信息循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信息生态循环系统的含义,分别运用自适应性原理,不断增强"自适应"功能;运用相生相克原理,建立完善合作双赢机制;运用生态位原理,对自身准确定性定位;运用食物链原理,构筑业务循环生态芦;运用最小因子定律,注重培育特色信息产品;运用边缘效应原理,对提升信息服务能级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7.
从情报学角度,分析了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在信息资源配置、公众信息需求调研、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信息生态位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主体信息生态位的宽度、适宜度、重叠度的相关概念及测度模型研究,论述了运用信息生态位相关理论解决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部分问题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从集合论的基本思想出发,结合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对信息生态位内涵进行界定,对信息生态位位移的缘起进行描述,对信息生态位的维度中的信息生态位宽度、信息生态位分离等不同位移方式的测度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阐述信息生态位的不同位移方式及其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9.
柯健  李超 《现代情报》2013,33(12):15-19,25
本文基于信息生态观分析了网络教学机构的组成要素,将生态位态势理论引入网络教学评价中,提出网络教学机构信息生态位的概念;以要素组成和态势理论分析为基础,构建了一套分层次的网络教学机构信息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态"值和"势"值计算为基础的网络教学机构信息生态位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
结合信息生态位的相关理论,探讨公共图书馆信息生态位的相关定义以及主要内容,具体论述公共图书馆信息生态位的维度宽度理论以及其影响因素,并重点探讨不同级别的公共图书馆的不同信息生态位如何定位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信息生态位重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现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3个维度出发,对信息生态位重叠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信息生态位重叠对信息人竞争与信息资源利用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红芹  庞文兰 《现代情报》2015,35(1):150-155
基于生态位视角,调研三大类型图书馆代表在技术创新信息服务领域的信息资源种类、服务项目设置、服务时间与空间等,重点研究分析高校图书馆在该领域的生态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问题缺乏系统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收集,从信息援助视角出发,构建信息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采用文献分析,从提供方、目的、主要议题、基本手段4个方面对信息援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息弱势群体信息援助中存在的障碍类型,针对障碍类型划分了不同的公共信息服务渠道。收集国内相应的实例,对渠道划分提供支持,设计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沟通及期望确认体系,构建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援助存在的不同障碍造成了不同信息弱势群体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特征,这决定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既要提供同质性信息服务,其受众范围面向整个信息弱势群体,又要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聚焦于特殊人群或者个体。公共信息服务需要考虑信息客观性和需求的主观能动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多维的且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是以服务、信任、自愿及互利为出发点的社会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