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为维护新闻真实性,坚决治理虚假报道,一场以"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展开.这是新闻战线加强自律、不断推进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江坪 《新闻实践》2011,(4):39-4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都明白这个道理。而今为什么又提出这个问题,重申杜绝虚假新闻,捍卫新闻真实?因为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一部分新闻人当中职业道德缺失,浮躁作风显现;  相似文献   

3.
胡小龙  宋敏 《河北广播》2007,(5):46-46,48
前段时间,全国媒体沸沸扬扬的“纸箱馅包。子”假新闻事件给我们新闻工作者再次敲响了警钟。这再次提醒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虚假新闻泛滥成灾,已成公害。说到假新闻的泛滥,不能不把目光投向新闻教育。因为新闻教育是源头,是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26日,全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120名青年代表在北京联合发出《反对虚假新闻抵制低俗之风争创文明广电青年的倡议书》,呼吁广电行业青年从业人员不断提升新闻报道和艺术创作的质量水平,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一名有责任、有品格、不浮躁的文明广电人。作为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的广电人,我对于这一倡议非常赞同,坚决响应其号召。  相似文献   

5.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界的行规行纪。无数新闻工作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失实的情况屡屡出现,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新闻传媒的信誉和新闻工作的形象因此受到严重损害。新闻为什么会失实?虚假新闻何以屡禁不止?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其危害在哪里?如何从新闻职业道德的角度寻找防止新闻失实,杜绝虚假新闻的办法?这是本讲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市报人》2007,(9):24-24
8月6日,在甘肃省酒泉市召开的中国地市报新媒体发展和运用研讨会上,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和酒泉日报社发起,全国参会地市报共同商议并达成共识,在甘肃酒泉发表如下宣言:我们倡议全国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新闻工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反对编造新闻,合力打击虚假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呼唤新闻良知杜绝虚假新闻——浅谈虚假新闻与道德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保卫 《新闻界》2001,(2):34-36
新年之初,从成都传来消息,在此聚会总结和检讨2000年娱乐新闻报道得失的35名年轻的文化娱乐报道记者联名发出倡议,倡导加强道德自律,反对虚假新闻,净化文化环境,为刚刚步入21世纪的我国新闻界吹来一股清爽的风。近年来虚假新闻大有泛滥成灾之势,特别是文化娱乐新闻更是“泡沫”四溅,虚假多多,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以致于一些人调侃地将娱乐新闻称之为“愚人星闻”,将文化娱乐记者贬之为“狗仔队”。文化娱乐记者自醒自查,带头打假,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叫好的事。但愿新闻界全体同仁一致行动,共同呼唤新闻良知,将新闻打假活动进行到底。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8.
《新闻记者》2007,(10):41-41
虚假新闻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国有关虚假新闻的法规政策和认识也不尽相同,但是,虚假新闻的悖德性却是广泛的共识。尽管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虚假新闻层出不穷,但拒绝虚假新闻几乎是所有发布新闻信息的网站的明确承诺。一旦被证实发布或传播了虚假新闻,相关的网站通常的做法是删除虚假新闻、向受众或受害人道歉。美国的网络新闻媒体是这样约束网络信息传播的:  相似文献   

9.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最高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心中十分清楚的必须遵循的首要职业道德准则。然而,在与受众天天见面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虚假新闻、不实广告等时有发生,且屡禁不止。新闻打假,迫在眉睫。《新华日报》2005年11月10日的B1版上刊登一条以《海门建立公务员退出制度》为标题的新闻消息:“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海门市公务员退出机制已经出台,打破公务员管理中‘只进不出’的格局。根据该市规定,凡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和年龄较大的公务员,符合退休条件并愿意提前退休的,…  相似文献   

10.
包东喜  何静 《新闻前哨》2005,(10):48-50
当前,随着中国新闻市场的成熟与活跃,新闻报道有了很大改观,主要体现在:新闻的来源趋于多元化、新闻的传播渠道日渐增多、新闻传播主体复杂化以及高新技术的介入带来的新闻操作模式、运行规则上的收变。应该说,这些变化适应了信息时代受众对社会信息的多层面、多向度的需求,跟随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新闻传播的实效性、丰富性、深度性上给予了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1.
孟彦 《军事记者》2005,(8):12-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凡是违背实事或与事实有出入的报道,都可以称之为虚假新闻。它大体可分以下几类:无中生有,事件主体原本不存在,完全凭想象杜撰、编造、臆测;颠倒黑白,“挂着羊头卖狗肉”,把正的说成负的、好的说成坏的;夸大其辞,“扯大旗当虎皮”。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注水”、放大、拔高,把芝麻说成西瓜;过饰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相似文献   

1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近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准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也有极个别的虚假新闻报道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给新闻工作造成了很大危害。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7月1日,湖北省召开新闻宣传座谈会,学习传达中宣部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精神,专题研究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的措施和办法。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恪守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有  相似文献   

14.
于都 《军事记者》2005,(8):11-11
在我国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广大新闻工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用真实生动的笔触反映现实生活,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了受众、感动了社会。但也有一些虚假新闻报道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给新闻工作造成了很大危害,它的存在是新闻界的耻辱。如果受众总是以怀疑的态度对待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社会、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5.
16.
传播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闻记者》接连两年(2001、2002)发表了全年十大假新闻的分析文章,读来令新闻界有识之士为之扼腕。假新闻何以泛滥?笔者认为,除了作者动机不纯、故意造假和媒体把关不严等主观因素外,关键是对造假者的惩处力度不够。我国没有专门的《新闻法》,但惩处造假者并非无法可依。其实,我国的一些法律法规及规章中已规定了传播假新闻的法律责任。根据假新闻的具体内容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假新闻传播者应承担行政、民事和刑事等不同的责任。传播虚假新闻的行政责任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制定的许多文件和规章中,都有对传播虚假新闻的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假新闻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样不断袭扰圈内大大小小的各种新闻媒体,严重侵害了党的新闻工作的健康肌体,产生错误的舆论导问,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和严重危害,已引起全国新闻界乃至全社会的公愤!笔者今年参加了全省杜绝虚假新闻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来自全国新闻界专家的讲座,他们精彩的演讲、生动的举例,让在座的同行们为之赞叹,充分认识到杜绝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8.
吴哲  张楠 《青年记者》2012,(8):34-35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发生虚假或失实的报道,从全国来看,虽系少数,但其影响恶劣,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教、卫生等各个领域.这些虚假和失实的报道非但毫无新闻价值,还鱼目混珠,混淆视听,甚至造谣惑众,极大地破坏了党、政府和新闻媒体的威信.无论它是“蓄意造假”,还是“主观无意”,都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如不杜绝将会摧毁整个新闻行业的公信力,甚至严重危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坚守新闻真实性的生命线,增强社会责任,杜绝虚假新闻,当好舆论阵地前沿的哨兵.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触网"的便利性,不仅改变了以往一成不变的信息传播模式,同时也对传统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受众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05,(8):1-1
近年来,我省广大新闻工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真实全面地反映我省改革开放和“三个明”建设的新成果、新进展,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个别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刊发虚假不实报道,给新闻工作造成了很大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