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孰轻孰重的争论,是我国语文教学界由来已久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笔者既无力、也无意对此争论下一妄断.  相似文献   

2.
翻开各种语文教学杂志,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不绝于眼.应该说这种争论是很有必要的,是事关语文教学本质的问题.然而,现实中,在我们身边最迫切的问题却不是工具性、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是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迫害"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也和其它学术问题一样,是在自由争论和实践中向前发展的。语文教学上各种问题的争论,究其终极,往往归结到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即为什么要教学语文的根本问题上来。这几年我们正进行着一场决定语文教学成败关键的争论。有一派主张语文课应当作为工具课来教。但是多少年来,有的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有的教成文学课,而且似乎占了上风。人们在事实面前辨明了是非。这一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关键,作文教法长期以来是语文教师探讨和争论的问题.学生厌烦作文,作文课风平浪静,没有大风大浪,更没有精彩迭起,究其原因,是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5.
什么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大纲试验修订版关于语文的文化定位,源源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工具说"和"人文说"的争论.工具说看成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的罪魁难于令人信服.倘若把语文看作是最重要的生活工具,倘若把作为语文的外延的生活认识得更全面些,则"人文"就可以统一到"工具"这一概念中来.  相似文献   

6.
探讨文学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是一个难题,在文学研究领域和语文教学界都有不少争论,对一些基本问题也远没有达成共识.正因为此,当我们看到孙宗良、许爱春的<文学、人学与语文教学>(<语文学习>2010年第12期)一文时,觉得从人学这一角度切入文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两者关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所说的"文学教学",指的是"中小学语文课程文学教学"。自从文学文本多元意义进入语文教学,就引发了文学教学问题的争论。争论常常是不了了之、了而未了、没完没了。可见,在语文教学中,由"文学文本多元意义"引起的文学教学问题,尚未获得清楚认识并得到真正解决。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此类问题的争论为思考对象,对争论的缘起、持续和争论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认识和解决文学文本多元意义背景下文学教学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核心期刊《中学语文参考》刊登多篇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文章,在全国中小学语文界引发广泛讨论,其中不乏激烈争议,争论正说明中学语文目前的教学内容出现了严重问题。对语文教学内容争论的原因是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规范设置,而其结果是对教学内容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  相似文献   

9.
汉语语法是否应该推广学习,一直是语文学习争论的焦点,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总是存在许多关注点和一些争论的问题,课改之前较偏重知识本位,课改之初多谈人文走向,而现在更多倡导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和争论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课程改革也在关注和争论的实践中走向深入、走向理性和走向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语文界围绕“什么是语文”举行过许多所谓高端论坛或前沿峰会,答案却莫衷一是.越是如此,越说明“什么是语文”答案的基础性、复杂性与开放性.如果不厘清语文的专业范围,确定什么是语文的“本职工作”,那么有关语文的所有争论都将是概念式的炒作.回归语文的本源,静心研究语文教育的规律,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道.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一直受到较多非议,对它的争论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2008年《语文建设》第1期刊登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司副司长李宇明答记者问的一段话:“语文学界历来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我觉得这一争论是无解的,别说语文具有人文性,物理、化学也具有人文性。语文具有工具性,数学、逻辑学也有工具性,老这样争论实在于事无补。”谈到语文教育的定位问题,他说:“如何定位语文教育,问题很大,也很复杂。我主张从语文教学的目的上给语文教育定位。从目的上看,语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过好现代语文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东 《高校教育管理》2001,23(3):123-125
对于语文学习的主体观,历来争论较大.本文通过对主体、主导和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分析,从语文学习主体观的沿革和发展的回顾,指出了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主体现有助于语文教师产生正确的教学行为,有助于语文教学改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助于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秦志强 《河北教育》2006,(11):29-31
争论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功能定位还是不很明晰.有人教了一辈子语文,对语文本质的认识依旧朦胧不清;有人学了十多年语文,其灵魂仍然远离着语文.说得不客气一点,当前,多半的语文教学只是帮助人们完成了语言文字的普及工作,而很少引领人们去收获一份心灵世界的感动.  相似文献   

15.
戴正兴 《辽宁教育》2013,(11):18-21
语文教育中诸多问题的争论多发源于语文教育和教学的实际困惑,都是新理念推广和实施过程中必然之现象。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每一个阶段,在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上,人们对语文教育的深刻思辨、争论,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后,文言文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争论颇多的环境中.总有人打着“素质教育”或者“新语文”的口号,要把文言文彻底从教材中剔除,幸而我们语文教育专家们的高瞻远瞩,使文言文能保持住应有的地位,并且在新课改中再次提到对文言文教学的各样指导意见.在这样宏观的大纲下,结合多年的执教经验,下面是我对新课改下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浅谈.  相似文献   

17.
对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孰轻孰重的争论,是我国语文教学界由来已久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笔者既无力、也无意对此争论下一妄断。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的工具性正在受到淡化。这绝不是夸大其词,而是不争的事实。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为例,就连笔者所听过的国内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加强人文性、淡化工具性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包丽婷 《语文天地》2012,(22):11-12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某个知识点到底应该体现工具性,还是应该体现人文性,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颇有争议。这样的争论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因为只有争论才能推动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也只有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学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从实际教学出发,从创新、赞美、争论等几个方面谈谈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钱梦龙导读教学思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本世纪初曾经两次引起语文教学界甚至整个教育界的激烈争论。对不同的争鸣观点进行阐述并对争论的内核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展示钱梦龙教学思想依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