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禅宗意识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论界长期以来对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都未作专题探究。本文主要从“禅宗与自然”、“禅宗与人生”、“禅宗与审美”等方面探析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世事的沉浮变幻与人生体验的深入 ,启迪着贾平凹对禅的不断颖悟。 1988年以前 ,禅宗意识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禅思 ,“月亮”曾经成为其散文中最具禅味的自然物象 ;1988年以后 ,特别是 1992年以来 ,贾平凹则主要是藉禅去解悟 ,超越现世人生 ,“安妥”自己的灵魂 ,建构另一种人生境界。禅宗意识还潜移默化着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 :其散文境界 ,尤其是文章的“气韵”与整体意识 ,均蕴含着一股浓浓的禅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学风格和审美特征的角度指出了贾平凹散文的一系列阴性气质,如贾平凹散文中的“月亮”、“土地”、“石头”等审美意象和对女性的描写。并从作家生长的故土、家庭背景,成长历程、所接受的艺术观念、文化传统等角度,深入分析了贾平凹散文中的阴性气质形成的美学理念、文化根源和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3.
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家,他的散文创作具有“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风格特色,在散文创作方面艺术成就独特.对我国散文创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从苏轼散文有补于世的创作态度。自然天成、闲适旷达的创作风格,以及对完美人格的创作追求等三个方面探索分析了苏轼散文的文化品格,探讨了苏轼散文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品格形成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4.
评论界长期以来对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都未作专题探索,本文主要从“禅宗与自然”,“禅宗与人生”,“禅宗与审美”等方面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世事的沉沲变幼与人生体验的深入,启迪着贾平凹对禅的不断颖悟,1988年以前,禅宗意识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在的禅思,“月亮”曾经成为其散文中最具弹味的自然物象,1988年以后,特别是1992年以来,贾平凹则主要是藉禅去解悟,超越现世人生,“安妥”自己的灵魂,建橡另一种人生境界,禅宗意识还潜移默化着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散文境界,尤其是文章的“气韵”与整体意识,均蕴含着一股浓浓的禅意。  相似文献   

5.
孙犁文学具有美善相生的审美品格。这表现在他以善的伦理为认识世界的方式,对美善合一文学世界的展示,以及与善相和谐的艺术特征上。孙犁审美品格的主体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同时融汇了现代西方人道主义精神和艺术方法。审美品格是孙犁个人精神和人格的写照,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道路和文体选择。孙犁的审美品格与他生活的时代文化存在一定冲突,也因此未能在他的创作中得到充分发挥,但它使孙犁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意蕴,也切合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既超越了时代,也展示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开放性发展的方法。孙犁的审美品格非常切合当前中国的文化要求,对中国文学具有充分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特殊的文化权力秩序制造了特殊的文学生态环境。“语丝体”散文作为这一年代最具代表性成就的散文创作,正是如此文化权利秩序下现代文学坚韧表达的结果。对于“语丝体”散文语境的着意考察,可进一步认识现代散文这一文学文体的复杂性品格,也可以使我们对于20年代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及审美风貌的形成根源更为理解。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特殊的文化权力秩序制造了特殊的文学生态环境。“语丝体”散文作为这一年代最具代表性成就的散文创作,正是如此文化权利秩序下现代文学坚韧表达的结果。对于“语丝体”散文语境的着意考察,可进一步认识现代散文这一文学文体的复杂性品格,也可以使我们对于20年代中国文学的创作主体及审美风貌的形成根源更为理解。  相似文献   

8.
纵观新时期二十余年的中国散文艺术,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能够基本代表新时期散文主要艺术成就的,是一批有鲜明艺术个性的散文作家各自创作的“系列化”散文作品。这些散文的成功主要是源于作家们自身具有健全的主体文化品格,即有坚实的生活基础,有渊博的学识修养,有锐意进取的艺术创新精神,还有高度的审美自觉性。这些“系列化”散文,为中国散文走向新的辉煌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启蒙文学的最后一站,它的文化审美启蒙的姿态很鲜明,其时代性及延后性影响巨大,值得重新反思研究。贾平凹作为贯穿当代文坛的大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是“寻根”思潮中很复杂的一个文学现象,他与“寻根”思潮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阐释。贾平凹成功地避免了“寻根”文学的两大致命遗憾,在继承中国性灵文学的创作传统方面甚得神髓,真正达到了“寻根”的文学目的。这一波文学思潮给贾平凹的最大受益,则是他在创作上尝试探索出了将西方现代叙事艺术与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成功结合的范例,创作出了《天狗》、《黑氏》这样的佳作。而拉美文学将神秘文化与象征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启发了贾平凹将魔幻象征的艺术思维与禅宗思维契合,形成贾平凹式的神秘象征艺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审美角度对梁实秋散文创作加以考察。论述其散文艺术世界具有的独特品格和个性,以及独树一帜的审美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庄·老哲学以其深刻的偏激性参与了中国文学形成与发展,他的“大音希声”、“玄之又玄”、“道法自然”、“绝圣弃智”等思想,为中国文学的审美趋向开拓了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使其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学领域得以驰骋融汇,铸成中国文学独具的风范。  相似文献   

12.
文学应该是审美的。作家的美学追求是其作品生命力之所在。审美功能应该属于文学诸功能中的首位,是文学作品诸功能的核心,是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主要尺度,作为"美文"之称的散文更是如此。贾平凹作为当代中国富有影响的小说家和散文作家,在其丰富的文学创作中,尤其在散文的创作上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的散文在不同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上灵活,视点转换自然舒畅,透视效果极佳。读贾平凹的作品,常常有一种如同观看《清明上河图》,是一个画卷。尤其是他作品中叙述场境意象,更表现出这种特点。他的散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的审美,形成了具有独特内质的审美风格。本文试图结合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实践,从散文创作的美学特征这一视点出发,对其意象之美表现出的特征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女性散文的兴起,是近代女权思想昌盛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女性散文继承五四女性散文传统,在思想的裂变中走向现代.《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女性散文》卷,代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女性散文创作主流.从题材内容上看可分为四类关注社会,呼吁社会;关照文化;描画榜样,缅怀故人;歌颂母亲以及倾吐自身做母亲的感受.文章通过对《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女性散文》的梳理来考察90年代女性散文的创新与变革.即在思想层面上重塑现代女性人格与精神;在形式层面上寻找新颖的艺术趣味与技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文学短论的形式,对散文文体的内涵、特质,新时期散文的审美追求,以及巴金、刘白羽、贾平凹、余秋雨等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六位散文作家的创作个性、基本风格等进行了概括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学风格和审美特征的角度论述了贾平凹散文的阴性气质,并从作家生长的故土、家庭背景、成长历程、艺术观念、文化传统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形成贾平凹散文阴性气质的美学理念、文化根源和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6.
《商洛学院学报》2018,(2):32-36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极具特色的作家,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其散文更富有审美魅力。人物类散文是贾平凹散文作品中篇幅较多的一类,有着鲜明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之美、主人公独特的性格之美以及作家深刻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之美。这是贾平凹立足家乡,追求审美与哲思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作家的美学追求是其作品生命力之所在。作家的审美意识,决定着其作品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贾平凹作为当代中国富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散文的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表现出鲜明的归真意识。  相似文献   

18.
京派刊物的创办为京派散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载体。京派刊物的文人精神和文化品格与京派散文思想具有一致性,纯文学刊物的理想和刊物独特的文化特征,丰富和整合了京派散文的艺术情趣和审美理想,使京派散文创作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许钦文的散文以其携带着浓厚的越文化底蕴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越文化精神积淀的承传和越地域文化景观的展现使许钦文的散文创作呈现出开阔的思想视野和丰厚的文化意蕴,形成独具地域性的文化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20.
林同济《寄语中国艺术人》提出的“恐怖·狂欢·虔恪”长期遭到非议,其实,“恐怖”是直面生命的本质悲剧,“狂欢”是最高度生命力的追求,“虔恪”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三母题的实质是以尚力思想改变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柔弱平和,为民族救亡和文化重建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