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设计理念】经验是指在已发生事件中获得的知识。小学生知识理解的"内因"和"内在图式"大多隐于经验之中。无论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还是在学习中获得的经验,都应该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因"和"内在图式",只有将之真正把握好,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落在支撑点上。1.找准生活经验,确定教学起点。依赖生活经验是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之一。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已经有了哪些生活经验?怎样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今  相似文献   

2.
3.
"厘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长度单位,学好本课对今后的长度单位认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努力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关注以下几点:1.以生为本激发兴趣关注需要;2.核心问题点燃思维发展能力;3.精心预设随机应变灵活生成,就一定能做到以"趣"明"理",让课堂成为理趣共生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以"认识厘米"为例,借助丰富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感知长度单位及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量感。  相似文献   

5.
综合与实践课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如果按活动形态的不同,动手操作型可归为其中之一,这样的课型往往需要准备一些活动材料,但是面对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教学中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组织,没有清晰的活动要求,那么整节课可能就会在看似热闹、实则无效的状态中结束。以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为例,把动手操作型综合实践课分为几个教学模块善用预学单、精设问题链、要求多样化、情境适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预学意识,巧妙提升学生的操作思维含量,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感受生活中简单的随机现象,有助于增强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通过数学实验、游戏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演示、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对可能性的认识由感性发展到理性。  相似文献   

7.
关键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外显,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认识厘米”作为学习长度单位的重要起始课,核心问题是以“做中学”体验学习方式,建立1厘米表象,并充分利用“手”这一身体尺,设置“合作测量”“记忆活动”“合作估测”三大环节学习路径,形成较短长度的量感,由此发展学生估测能力与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遭遇尴尬,教师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这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思考,促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棵大树高5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一根火柴长5米"……每每看到这样的作业,不禁让我们又好笑又好气,但同时也让我们不由得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产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并实践了"认识厘米"这一课。  相似文献   

10.
陈惠芳 《湖南教育》2006,(10):35-37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认识除法”,这部分内容包括认识平均分和认识除法的含义两部分。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的含义。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存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的含义。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既有利于学生学习除法计算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也为以后深入学习除法积累一些感性经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的编排及特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认识除法”,这部分内容包括认识平均分和认识除法的含义两部分.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单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的含义.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的含义.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既有利于学生学习除法计算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也为以后深入学习除法积累一些感性经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教材在安排上分两段:第一段是平均分,包括认识平均分、初步进行平均分,初步学会每几个一份地分、看可以分成几份以及平均分成几份、看每份是几,要求学生对物体进行平均分并进行交流,深化对平均分的认识;第二段是认识除法,包括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或者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可以用除法计算.这些内容后面,安排了一次集中练习,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体会生活里存在的除法实际问题,感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的编排呈现两大特点.1.加强了平均...  相似文献   

12.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小组准备:①分别贴有蓝猫、菲菲、淘气画像的布袋3只(蓝猫袋装6个红球;菲菲袋装3个黄球,3个绿球;淘气袋装3个红球,3个黄球);②统计表3张;③骰子棋一个(正方体六面分别标有1、2、3、4、5、6点);④红、黄、绿三色带指针的转盘一个。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有效的知识。我国课程改革目标也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符合上述要求,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力求展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动手探究的机会,把“学知”和“学做”紧密结合起来。本文结合立体几何教学实践谈谈是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领悟数学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更好地依据学生的学情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厘米”的前概念调查。从“长度单位“”刻度尺”以及“厘米”的认识等方面设计了相关的问题,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给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8页例题,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舍画线段。  相似文献   

16.
“一棵大树高5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一根火柴长5米”……每每看到这样的作业,不禁让我们又好笑义好气.但同时也让我们不由得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产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并实践了“认识厘米”这一课。  相似文献   

17.
谢建兰 《小学生》2012,(9):96-96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教学的有效开展问题,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一、深入研读教材,精心教学设计。二、关注学情发展,有效动手操作。三、多元评价激励,引导学生反思。  相似文献   

18.
吴春菊 《考试周刊》2011,(60):94-95
一、教学目标分析 《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的基础上安排的后继学习内容,是学生进行测量、认识长度单位的起始课,也是后继学习长度单位间进率、图形测量与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在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发展关于“长度”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9.
沈翠连 《广西教育》2005,(9A):33-33
数和形都是数学研究的对象。数和形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形体可以帮助儿童加深对数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丰富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20.
让估测教学不再“空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育洪 《江苏教育》2007,(20):32-33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项新的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生活实践中,估测是一项十分有用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