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如下三个令人忧思的课堂提问启发教学小镜头: 镜头(一):教师教《狼和小羊》的第二课时,一开课就问:“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到了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狼就把小羊怎么样了呢?”有几个学生回答:“狼把小羊吃了。”老师说:“小朋友说得很对!狼把小羊吃了以后怎么样呢?”(出现冷场)老师催促:“同学们想一想:狼吃了小羊以后怎样呢?”(还是冷场)有  相似文献   

2.
《晏子春秋》中记载,楚王宴请晏子,安排人绑了一名齐国人,说是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问:“齐国人原本爱偷盗吗?”晏子回答:“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栀。”  相似文献   

3.
《狼和小羊》课堂教学片段开封市第一实验小学张玉洁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他吃掉。狼想吃小羊,他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生:非常。)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儿?生:(一个接着一个说)狼真想吃...  相似文献   

4.
《狼羊同笼的启示》有着对“小羊”命运的深入关注与思考启,人心智。《狼行成双》分明是对人间已少有的坚贞爱情的深切呼唤。而《吃狼》则揭露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正>《晏子春秋》中记载,齐国的晏子出访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并问道:此人哪国人,犯了什么罪?答:齐国人,偷窃罪。楚王即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都很喜欢偷盗吗?晏子回答:"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晏子用植物的生长受环境影响这一自然规律揭示出了环境育人的道理。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师生的言行举止中处处体现文明礼仪素养,校园良好  相似文献   

6.
正"南橘北枳"这一成语,出自《晏子春秋》中的《晏子使楚》,其中这样写道:"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春秋》中的故事相传是这样的:齐国公派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听说那个能说会道的晏子要来,便想  相似文献   

7.
一只小羊在山坡上吃青草,突然来了一只凶恶的狼。狼张开大嘴,zī着牙要吃小羊。小羊想:我可不能像可怜的哥哥那样被狼吃掉,得想个办法才行。小羊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小羊躺在地上,哀求狼:“亲爱的狼先生,我刚才吃了毒草,肚子疼得要命,快救救我吧!”狼想:小羊中了毒,我如果吃了它,也会中毒,说不定还会送命呢。狼这样一想,就不敢吃小羊了,只好流着口水走了。指导老师:王荣评语这个新编《狼和小羊》的故事真有意思!聪明的小羊为了不被狼吃掉,想出一个好主意,说自己吃了毒草,狼果真没有吃掉它。当然,这个聪明的主意实际上是小作者想出来的。看来…  相似文献   

8.
洪云卿 《云南教育》2003,(13):32-32
《狼的小羊》是一篇寓言,课文最后写道“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你这个小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两位老师对课文这一结局的处理大相径庭,发人深思。甲老师的教学片断师:文章最后一句讲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大家想一想此刻,小羊会怎样?生甲:小羊被狼吃掉了。师:难道就这样一种结局吗?生乙:当狼朝小羊扑去的时候,它用力过猛,撞在河边的大石头上,摔死了!生丙:当狼朝小羊扑去的时候,掉进了猎人设下的陷阱,被捉住了。……师:好!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得真好!乙老师是…  相似文献   

9.
案例《狼和小羊》的教学接近尾声了,教师用低沉的声音读:“……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师:读到这儿,小朋友们,此时此刻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生争先恐后地说出狼“太可恶”、“太凶残”、“蛮不讲理”……小羊“太软弱”、“好可  相似文献   

10.
《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讲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反驳的故事。课文采用对话的形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揭露了狼的凶恶本质,表现了小羊温和、善良的品质。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以下三个层面,以文“传道”,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一、分析对话,揭示课文中心狼凶恶的本质和羊善良的品质是通过狼和羊的三次对话表现出来的,讲读时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狼和小羊的对话,深人领会句子含意,认识狼为了要吃小羊,生方设法找借口,小羊聪明善辩,摆事实讲道理驳倒了狼。讲读第一次对话时先要弄清狼说的两句话的意思,第一句…  相似文献   

11.
《狼和小羊》是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一则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反驳狼的故事。尽管小羊把狼驳得理屈词穷,无话可说,但蛮不讲理的狼仍然向小羊身上扑去。   预习这篇课文时,有一个学生向老师问道:“老师,小羊到底被狼吃掉了没有 ?”还没有等老师回答,一位小男生抢着回答道:“狼那么凶狠,小羊当然被吃掉了。”另一位男生反驳道:“书上又没有说小羊被狼吃掉了,你咋知道的 ?我说小羊跑掉了。”班里顿时热闹起来,分成了“两大派”,一派说小羊弱小、善良,只能成为狼的一顿美餐;另一派说小羊虽善良…  相似文献   

12.
小羊的名片     
本文是《狼和小羊》的故事新编,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现代寓言。它告诉我们,面对强大的敌人,要有勇有谋。做人除了善良,还要有智慧。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职称”“下岗”“名片”“智商”“老板”等散发着强烈时代气息的语汇,所以读来兴味盎然,令人忍俊不禁。如果说,《狼和小羊》是一幕沉重的悲剧的话,那么,《小羊的名片》则是一出让人开怀的轻喜剧。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笔者听一位老师教三年级学生阅读《狼和小羊》,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的处理颇令人思考。这篇文章最后写道:狼龇着牙,向小羊扑去。老师温和地问学生:结果怎么样了呢?一个学生说:“正在这危险时时刻,从远处赶来一个猎人,一枪把狼打死了。”老师的微笑消失了。又一个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用力过猛,碰在石头上撞死了。”老师的脸涨红了,还有一个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候,掉在它前面的陷井里摔死了。”这位老师变得烦躁不安了。很显然,这些学生的答案与老师的理解(或教学设计)不相符合。其时还有许多学生要求发言,但老师再没有给学生机会,只是告诉学生:狼向小羊扑去,小羊被狼吃掉了,这是唯一的结果。对于老师这个结论,当时多数学生不同意,有的还站起来反驳老师:“不,小羊没有死,书上没有写小羊死。”但老师最终还是以小羊被吃作为结语。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一只小羊在一条小溪边吃青草。一只狼蹑穴niè雪手蹑脚地走到小羊身边,小羊抬头一看,吃了一惊,就对狼说:“你们狼为什么老是欺侮我们,把我的小伙伴吃掉选我们小羊什么时候吃过你们狼啊芽”狼听了哈哈大笑说:“小羊儿乖乖,你真聪明。鲜嫩的青草也在可怜地说,我们青草什么时候吃过你们的羊啊芽”狼还没有说完,就扑向小羊,很快把小羊吃掉了。狼和小羊(寓言)@邱晓怡$上海市浦东新区施湾中心小学三(2)班  相似文献   

15.
不少教师在教《狼和小羊》这则寓言的时候,引导学生想象“在狼扑向小羊的时候,小羊一躲,狼掉到了河里”、“狼扑向小羊的一刹那,猎人来了”。乍一听,也许会认为这种教法很好,然而,寓言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寓言形象,最终领会寓言的寓意。《狼和小羊》这则寓言主要表现了狼的狡猾凶残和小羊的善良单纯,揭示坏人为了做坏事,是可以找到任何“理由”的。这样看来,这种教法的联想和想象就是没必要的,也未达到使学生领会寓意的目的。教学寓言时,一般应通过有感  相似文献   

16.
《狼和小羊》(六年制小语第四册26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狼想吃小羊,但是没有理由,就故意找碴儿。狼的借口都被小羊驳倒了,但狼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篇课文的重点是逻辑的训练。教给学生对任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思维训练的指挥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其内在创新因素,进行创造性设问。1.逆向性设问。如教学《狼和小羊》,在按照“狼想吃小羊——狼找了三次茬儿——狼往小羊身上扑去”的线索学完课文后,教师峰回路转逆向提问:狼想吃小羊,扑上去吃掉就是,为什么要故意找茬儿?由此学生快速整理课文内容,运用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在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寓意。  相似文献   

18.
《童谣》是人教版《音乐》第七册第七课歌曲。小羊“吃”狼是第二课时的一段教学精彩片段。 师:挑战第二关! 生:展现自我,向前冲!耶! 师:同学们,请你根据歌曲《童谣》的内容创编出不同形式的表演。比比哪一组的想法最新颖、最独特。 (学生分成三个组进行讨论) 师:下面请各组同学把你们的想法表演出来,并说说你们的创意。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机警     
教学的机警是教学艺术之一。所谓机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因势利导,遇有特殊情况,能灵活地给以正确解决,从而完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一次,一位二年级老师在《狼和小羊》的总结课上,向孩子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羊后来会不会被狼吃掉?这位老师提问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孩子说出小羊后来还是被狼吃了,从而突出狼的狡猾和凶残。可是孩子的回答竟然出乎她的意料。有的说:“小羊没有被狼吃掉。当狼扑过来捉小羊时,正巧撞在石头上,摔断了腿。这时,小羊就逃走了。”有的说:“小羊拼命地叫,猎人听到叫声连忙赶来,把恶狼打死,小…  相似文献   

20.
一、分层施教,指导质疑办法1.典型示范。如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时,我抓住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茬儿这个重点句子入手,设计提问:(1)什么叫茬儿?(2)故意是什么意思?(3)狼为什么故意找茬儿?找了几次茬儿?(4)狼想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