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丽 《考试周刊》2010,(41):25-26
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从解构主义角度出发,批判归化翻译、支持异化翻译,并因此开拓了翻译策略的研究空间。本文认为韦努蒂最重要的贡献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这对中国翻译策略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但与此同时韦氏异化观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韦努蒂用解构主义来建构他的异化翻译理论,通过拟译文本和抵抗式的翻译策略选择等手段,来实现其彰显外语文本所代表的语言和文化价值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韦努蒂对归化翻译方法进行了解构,提出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国内外翻译界均产生了很广泛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并非十全十美、无懈可击。很多学者在研究韦努蒂翻译理论时往往只是节取部分,摘录支持异化的语句,有的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描述,混淆概念。本文试从韦努蒂的异化理论出发,追溯其理论根源和语境,分析对比国内外学者对韦努蒂翻译理论的评介,对当前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4.
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见仁见智。在翻译界内部基本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归化一。一派主张“异化”.美国学者韦努蒂提出了“异化”翻译策略。他反对译者的。隐身”.倡导“异化”的翻译策略即“抵抗式翻译”以使译者“显身”,译作“显性”。他通过对西方翻译史的研究。批判了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倾向。并提出了解构主义的反对译文流畅的翻译策略。韦努蒂的翻译理论突破了西方传统的语言学理论的束缚,从西方批评理论、解构理论、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来分析翻译,为西方翻译理论建构了新途径。但他的理论也有着本质的缺陷。后殖民主义思维下的理论基础缺失.翻译方法与文化霸权的联系有些牵强。  相似文献   

5.
韦努蒂和鲁迅分别是西方和中国异化翻译观的倡导者.他们异化翻译观的共同点是反对以通顺流畅为主的归化翻译,视社会精英为目标读者群.然而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是在英美霸权主义的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体现文化差异,限制英美我族中心主义;鲁迅倡导的异化翻译观则是为了启发民智和改良汉语.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翻译者对文化交流与传播重要性认识的逐渐加强,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越来越受到译者的普遍关注。他批判了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的归化翻译并对此提出了质疑,主张"反对译文通顺"的异化翻译策略。本文对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陈述,分析了该理论存在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最后得出结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只有将归化和异化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晓韵 《文教资料》2010,(32):33-35
美国翻译家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翻译理论引起了新一轮的对译者地位.以及对异化归化翻译策略的讨论。本文对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作出一定的分析,认为虽然异化翻译观有它一定的进步性.有助于译者地位的提高和文化的交流和补充,但是更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而总结出在翻译中应该采取异化归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解构主义范式在翻译研究领域大行其道,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韦努蒂批判英语翻译中的归化策略,主张异化翻译;批评译者“隐身”,呼唤译者“现身”。这一解构策略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不容忽视,但同时也有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解构主义的伦理观为切入点,从对待他者的道德态度上探讨了韦努蒂异化理论的伦理观,并理清了异化翻译实现的两条途径,这两条途径可以为彻斯特曼提出的交际伦理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前者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后者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问题是中国翻译界激烈争论已久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文化差异是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兼用两种翻译策略,实现让读者理解文化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翻译观看习语翻译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子恒 《文教资料》2008,26(4):45-46
异化和归化历来是不同翻译学派的争论焦点,本文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习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得出了习语翻译应采取以异化策略为主的结论.同时还结合翻译目的,总结出了四种习语异化翻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1940年,贺麟在《论翻译》中提出了“华化西学”的观点。所谓“华化西学”,在当时的语境下,指的就是中国化西洋学问。“华化西学”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从文化层面道出了翻译的意义与价值,还从翻译策略的角度确立了翻译西学的归化取向。贺麟归化翻译思想一方面是源于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出于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他的英诗汉译中的归化翻译策略,采用通顺、流畅和地道的译文来代替原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习惯,用吴宓的话说,即是以“新材料入旧格律”。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述了翻译目的论以及归化、异化策略,然后在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上,紧密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归化、异化策略的具体应用,从而论证了归化、异化策略或者介乎之间的策略都是为翻译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应该采用异化法抑或归化法,是译者在翻译时常见的问题。该文通过探讨小说片段与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提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尽量使用异化法保留源语语言文化,加以归化法辅助调整译文,使受众更好理解源语作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应该采用异化法抑或归化法,是译者在翻译时常见的问题。该文通过探讨小说片段与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提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尽量使用异化法保留源语语言文化,加以归化法辅助调整译文,使受众更好理解源语作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敏 《考试周刊》2007,(44):46-47
翻译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的互换。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源语和目的语所处的不同的文化环境,进而选择翻译策略。有关归化与异化之争,翻译界由来已久。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探讨异化翻译对于目的语语言及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翻译观谈英汉习语翻译的归化、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界新的学派—文化翻译学派形成,该学派认为翻译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这种观点给翻译界人士以新的启示,使得翻译理论进入全新领域。文化翻译观同样也给习语的翻译带来很大优势,用这一观点从文化层次的高度上灵活采取归化或异化来处理习语翻译,使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等效。因此,使翻译作品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30年代,"归化"成为翻译的主流之际,鲁迅却与主流背道而驰,由原来的"归化"转为选择"异化"作为自己的翻译策略。鲁迅的选择绝非偶然,是其意识形态中的政治因素影响着他对翻译策略的转变与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策略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两者各有优缺之处。过分强调“异化”或“归化”都有失偏颇。文章提出,跨文化翻译的英译汉可适当采用异化手段作为归化的补充,而汉译英则宜尽量归化,以期达到便于沟通、促进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17,(2):77-79
归化与异化是文化翻译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翻译策略。从旅游文化外宣资料中的汉英翻译来探讨归化、异化策略的优劣点,并从优化归化、异化策略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既保障旅游外宣翻译中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