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永国 《文教资料》2007,(24):166-167
受教育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学习,从而实现其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权利。在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保护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没有真正实现的法律原因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政策法规的制定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条件严格,客观上限制、扼杀了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促进和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实现,要在宪法中增加迁徙自由条款,改革户籍制度,加强法制宣传并严格执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降低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工及其子女纷纷涌入城市,但城市并不能满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需求。于是,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问题日渐突显。当前,许多农民工子女面临着教育保障制度缺失、入学机会不平等、受教育条件不公平等问题。为此,应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立法、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教育行政申诉和诉讼程序,以更好地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国义务教育有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流动人口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目前一些制度政策与法律不一致以及法律意识缺乏等原因,他们的教育权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建议改革这种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各项制度,通过将流动人IZl子女教育正式纳入法律体系,提高法律观念等措施来使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对现行相关法律规范的审视 1.宪法中的“受教育条款”:不利于维护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6.
论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而平等受教育权更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平等受教育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保障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权是社会公正的需要,也是依法治国的体现。保护农民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法律思考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着力发展经济,夯实物质基础;二是完善立法,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三是重视执法,保障农民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四是转变观念,提高农民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义程 《教育与职业》2005,(36):102-103
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其要义是公民有权从国家那里获得平等、无歧视的教育机会,现有体制和农民工生存状态的矛盾和冲突客观上剥夺了部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从而使得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不平等的教育待遇,从而促进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9.
受教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农民这一特殊的群体的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现实中农民的教育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有着制度和意识两方面的原因。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农民平等受教育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应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完善对农民平等受教育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多,导致“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随着流动人口子女的队伍逐渐壮大,其受教育权问题也日益凸显。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机会和权利不均等、教育质量低下及政府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准备不足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应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建立合理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快教育立法的更新步伐。  相似文献   

11.
实施全民教育,推进教育权利平等,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与同龄城市儿童相比,受教育的权利是不平等的。因此,全社会都应对他们的教育问题给予高度的关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对昆明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居住环境、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地位、工作时间及家庭经济收入等家庭教育基本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子女呈现家庭教育投资实用化、家庭教育期望理想化、家庭教养方式非科学化、家庭教育责任模糊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针对城市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的特殊情况和需要而采取的学校教育干预措施,其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城市中小学教师对城市教育抱有狭隘认识,缺乏接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对流动人口子女学生怀有偏见和"放任"思想,使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在学校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为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教师应该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生活、心理、家庭等方面情况,研究并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学习和心理问题,为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流动人口子女,并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40多万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成为上海市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外来农民工子女主要就读于私人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前者在办学条件、资源配置上都远远落后,相差甚远。而公办学校出于教育经费、教学质量考虑,往往拒招农民工子女。针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首先要提高认识,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入手。另外,农民工子女非义务教育问题也值得关注,关键要在政策制定上切实帮助农民工子女成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认识上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整体评价、社会角色与心理认同评价、犯罪评价等方面;造成认识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任其发展将会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增加城乡人民融合难度、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发展;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社会各个方面应齐抓共管,认真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流动幼儿是一个城市学龄前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地方政府负有责任为流动幼儿提供充足而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机会.对鞍山市城乡结合部两个区的调查表明当前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入园率较高,但以入收费低廉、条件一般的民办小规模幼儿园为主,所受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学习资源很匮乏,家长不仅缺乏对幼儿园教育的正确认识,而且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能力与技巧.为保障这部分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地方政府首先应将流动幼儿教育纳入全市高质量高标准发展基础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大力发展公办园,扶持民办园,改革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与方式,坚持贯彻落实"三统一"原则,以保障流动幼儿学前教育公平.此外,地方政府、社会与社区还应多方开展关爱和帮扶流动幼儿及其家长的活动,以促进他们时城市的认同与社区融合.  相似文献   

17.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就当前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的特殊性,主要在权利主体、权利本质以权利救济等方面得以体现。这些也是特殊儿童教育权利获得救济的前提和基础。对特殊儿童权利的救济难以依靠传统民事救济制度得以实现,还需要援引惩罚性的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赵南 《教育研究》2012,(7):115-121,129
"保教并重"被视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体现着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然而,现实中幼儿园保育工作主要由素质、待遇与地位都较低的保育员承担,幼儿教师不愿意从事保育工作,表明"保教并重"的基本原则根本未能在幼儿园得到很好的实践与坚持。幼儿园保育工作是家庭养育功能的自然延续,对建立幼儿对幼儿园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密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幼儿园实施生活教育的直接途径,有利于保障幼儿学会基本独立生活与日常生活交往的幼儿园教育基本目标的实现。幼儿园"保教并重"的基本原则应修正为"保育优先,教育其次;保育为重,教育为辅"。  相似文献   

20.
流动儿童是在当前户籍制度下人口流动的必然结果,他们在流入地受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公立学校受到歧视,在民办子弟学校只能接受低质量的教育.流动儿童的高质量教育,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解决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需要改革当前户籍制度,完善教育制度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倾斜,强化对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