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话类节目也可以说成是“主持人的节目”。我们常常因为一个有趣味有深度的谈话类节目去持续关注一个频道,我们也常常由于特别欣赏一位独具风格的主持人去持续关注一档谈话节目。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实话实说》、《真情》、《鲁豫有约》和《杨澜访谈录》这些金牌访谈节目能够如此成功?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主持人让谈话类节目如此出彩?主持人成功的密码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已走过了9个年头。短短几年间,国内众多电视台纷纷开办谈话节目,以至于几年占据了频道黄金时段的半壁江山。其中一些经典之作被受众所熟悉和喜爱,如:《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但同时,谈话节目也成为招致非议最多、  相似文献   

3.
自1993年1月我国第一档电视谈话类节目《东方直播室》开播以来,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走过了将近18个年头。到目前为止,我国电视荧屏上应该是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各电视台都有谈话类的节目,但是存在节目质量不高的现状,原因有很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谈话最本质的东西——"谈话场"认识不够。本文从"谈话场"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谈话场"中话语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谈话场"的开放程度和"谈话场"的氛围这三个构成要素,认为"谈话场"是决定谈话节目质量的关键所在,影响到谈话节目的成败,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电视谈话类节目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谈话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新闻话语节目经历了当事人接受采访的单口时代:主持人参与话题的对口时代后,进入了新闻谈话节目的群口时代,颠覆以往电视节目“传——受”的单线传播模式,拒绝既定的宣讲内容,创造一个不仅让当事人有话说,并让多元思想代表现场针锋相对的“大谈话场”,无疑是对新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新的挑战和考验。那么新闻谈话节目群口时代的主持人要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呢?为此,凤凰卫视2006年开播的《一虎一席谈》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自从中央电视台创办的《实话实说》节目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之后,许多省、市电视台相继开办了以谈话为主的节目,其中有上海电视台《有话大家说》、浙江省钱江电视台《谈话》、山东省淄博电视台《实话生活》等。这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在一次研讨会上所说,“现在中国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应该是方兴未艾,也就是说,谈话这个时代刚刚到来,而以后的发展空间应该还很大。”有关统计资料也表明,到去年9月,全国各地电视台开办的谈话类节目超过了70个,并且还有继续增多的趋势。回顾一下,在谈话类节目增多的这两年多时间里,虽然不少节目仍然能以比较高的质量吸引观众,但也有个别节目开始变得“味同嚼蜡”、收视率处于“历史最低”的窘  相似文献   

6.
徐宏睿 《新闻传播》2009,(7):75-75,77
日前,一篇“痛批”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已走入发展瓶颈的文章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其中不无调侃地将现今知名的谈话节目进行了“联姻”——“嘉宾说的无非还是那些重复过八百遍的话。假如把这些话录下来,配上钢琴伴奏就是《艺术人生》,加点VCR和画外音就是《鲁豫有约》,而撒上点油盐酱醋再配上一个话痨主持人,就成了《咏乐会》”。网友评论虽然尖刻,话语中却尽显出对电视谈话节目的关注与期待。其实.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视节目形态.在中国的发展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从昔日强劲的“谈话风”抢滩登陆到如今内容雷同颇有“炒冷饭”之嫌.现实的发展问题要求电视谈话节目必须沉寂下来,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30日,在北京第三届《综艺》年度节目暨电视人评选结果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代表网友提问:同样是做全球华人的新闻,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跟央视四套和凤凰卫视的策略有什么不同?霎那间,现场格外安静,对很多来自地方媒体的新闻人看来.这个来自网友提问最多的“典型问题”.某种程度上比从中国电视近300个候选节目中脱颖而出拿到“年度节目”大奖的分量更重,  相似文献   

8.
谈话节目的魅力主要来自现场的、即兴的、双向交流的谈话。访谈现场就是开放、动态而又无法预知的“言语场”。在这个场中,主持人是谈话过程的主要操纵者,他(她)承担着连接嘉宾和受众、受众与媒体的重要“桥梁”作用。主持人作为谈话节目的灵魂,应该如何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建立和谐的“谈话场”,有效掌控谈话节奏并推进谈话进程呢?  相似文献   

9.
齐睿 《新闻传播》2009,(7):126-126
电视谈话节目最先诞生在美国.在我国出现仅仅是十年多一点的时间.但是谈话栏目一诞生就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谈话栏目,在英文中叫做“Talk Show”,即“脱口秀”。是一种以谈话为主的节目形式,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谈话现场一起谈论各种社会、政治、情感、人生等话题,一般不事先备稿,因而被港台的翻译家们形象地译作“脱口秀”。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电视谈话节目应当追溯到1993年1月开播的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如此算来,迄今为止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过了11年的道路。近些年来.娱乐类谈话节目越来越多的活跃于银屏之上,丰富着观众的文化生活,其中不乏精品。  相似文献   

10.
尾随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荧屏谈话节目在各 级电视台蜂拥而现,因其节目质量不尽如人意,受到了不少来自观众专家的批评,但“谈话节目”这一形式却受到专家的好评。 需要思考的是,电视人对谈话节目的特性、优势,究竟认识多少?在一轰而上跟进《实话实说》时,  相似文献   

11.
提出“情感谈话”的概念,是为了与话题类、人物类谈话节目更好地区分开来。话题类有如《实话实说》、《锵锵三人行》,人物类有如《对话》、《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当然,话题类、人物类谈话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包含情感元素.但“情感谈话”的诉求更明确、更直接.那就是以情谋篇、以情动人。  相似文献   

12.
张平 《视听纵横》2002,(6):20-22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问的谈话交流引入电视屏幕,并通过声画、字幕甚至是现场音乐等综合元素,将这种交流直接作为节目的形态甚至内容。自从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焦点访谈》等节目开播后,立即遍地开花,辐射到全国的大小电视台,这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谈话类节目为大众构建了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而电视媒体本身也在电子和数字技术的保障下为公众的这种交流作了技术上的支持。这种节目形态开始很受欢迎,但随后由于没有新思维的注入,节目也随之出现疲态?笔试着应用完形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场”的营造,来探索谈话节目如何营造人物访谈的场气氛,即实现节目与人的真正互动,从而提高节目的可看性。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0月,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成立六周年之际,它的一档由市民电话参与的直播谈话节目《今日新话题》,推出了第2000个话题。有人曾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的收听率推算,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每天中午少说也有上百万人收听这档节目。为此,笔者常常受到这样的提问:每天一个话题是怎么想出来的?广播直播谈话节目为什么会长盛不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有什么值得思考的?本文就想借此作一些有益的探讨。为有源头活水来《今日新话题》节目组经常收到听众来信说自己是这档节目的“忠实听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听众对这档近一个小…  相似文献   

14.
《实话实说》是一个成功的谈话节目.也足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节目样式已经成了众多电视台仿效的对象,现在看来全国各地的谈话节目可谓是风起云涌,同时有许多电视栏目也开始采用“谈话式”的形式播放。  相似文献   

15.
胡韬 《新闻前哨》2006,(7):21-22
湖北电视台的《沟通》采用全外景“3+1”谈话模式,是一档有些“特别”的谈话节目。说它特别,是因为一般谈话节目都需要有一个相对安静和封闭的演播室,而《沟通》却每次都要走到最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中,那里往往很热闹,人又特别多,其中有事先知道话题内容特意赶来的,但更多的是没有经过组织,是偶尔经过的路人,他们要说些什么?有什么观点?都是未知的。如何在这个复杂和随机的开放空间里,让谈话进行得有序并能扣紧主题,对主持人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中央电视台1996年3月16日开播《实话实说》栏目为标志,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在中国的电视界出现并风靡,许多地方电视台纷纷上马此类节目。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节目往往并非在黄金时段播出,但收视率却居高不下。它的魅力到底何在﹖笔者认为:此类节目成功地实现了“场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是根本所在。所谓“场信息“是指把谈话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嘉宾、观众畅所欲言的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看成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相互碰撞的“场“,通过“场“中人物的相互交流最终形成某种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和思想。“场信息“的交流是电视谈话类节目区别于其他类型节目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同时,“场信息“的强弱还决定着谈话类节目传播效果的好坏。因为“场信息“的传播依托的是“场“中的各种因素,包括谈话的人、谈话的内容以及现场的布景、气氛等,所以,增强“场信息“、提高节目质量必须从这些依托出发,做到--“人际“与“大众“共鸣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场“中主持人、嘉宾、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人际传播,而节目通过电视这一大众传播传递给千千万万非现场的观众,这又是大众传播。因此,电视谈话节目其实是一个将人际传播进行大众传播的过程,即人际传播的大众化过程。谈话...  相似文献   

17.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风 《现代传播》2006,(3):147-149
如今,打开电视机,寻找一档谈话节目是太容易的事。十年前,作为电视谈话节目“开山鼻祖”的《实话实说》,今天已不再独领天下,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电视谈话节目内容在拓展,形式在翻新,逐渐形成了叙事型谈话节目、辩论型谈话节目和讨论型谈话节目三种较为稳定成熟的谈话节目类型,当然还可以划分为日常性谈话节目、社会性谈话节目、娱乐性谈话节目以及情感性谈话节目等等。代表性节目如中央台的《实话实说》、《对话》、《相约夕阳红》、《艺术人生》、《讲述》;北京电视台的《国际双行线》、《夫妻剧场》、《荧屏连着我和你》;上海台的《有话大…  相似文献   

18.
如今,打开电视机,寻找一档谈话节目是太容易的事。十多年前,作为电视谈话节目“开山鼻祖”的《实话实说》,今天已不再独领天下,从中央台到地方台,电视谈话节目内存在拓展,形式在翻新,逐渐形成了叙事谈话、辩论型谈话和讨论型谈话节目三种较为稳定成熟的谈话节目类型.当然还可以划分为日常性谈话、社会性谈话、娱乐性谈话以及情感性谈话节目等等。  相似文献   

19.
徐晖 《视听纵横》2000,(6):62-65
纷繁世界,多姿多彩,俏丽荧屏,异彩纷呈。在经历了综艺晚会热、纪录片热和纪实电视剧热之后,又出现了电视“谈话热”。中央电视台以综艺类的谈话节目《十二演播室》为发端.经过访谈型的谈话节目《焦点访谈》,而后又推出了论辩型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现今谈话类节目已伸展到各个领域。从实录性的到理论性的,从生活服务性的到科学知识性的,可以说无处没有“谈话”。荧屏兴起了“谈话热”!  相似文献   

20.
杨磊 《视听界》2005,(5):45-46
一个是强势媒体湖南卫视,一个是著名知识女性杨澜领衔的阳光文化,强强联手在年初全力打造的一档大型谈话类节目《天下女人》却迟迟无法吸引“天下人”。本文尝试从谈话节目的两种基本类型入手为《天下女人》“把脉”,认为该节目对两种谈话节目类型的模糊化处理,恰恰使其丧失了两种形式各自的精彩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