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单剑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4):105-106,111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思想政治隐性课程构建所面临的一系列两难境地,主要表现在:课程定位两难、主体选择两难、资源取舍两难、评价标准两难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它由利益驱使,会计人员的“两难”境地等原因造成,新《会计法》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课时少、任务重的现实难题,还要应对明显提高了的新高考能力考核目标要求的严峻挑战,可谓身处两难境地。摒弃往常高能耗的教学方法,借助简便、高效的公式法,打造高效课堂,是破解这个"窘境"的最佳出路,也是历史教师的明智抉择。  相似文献   

4.
《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通过样林嫂的悲惨命运揭露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以及它的“吃人”的本质。为了使这一主题表达得更深刻,鲁迅把祥林嫂安置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中,任随祥林嫂怎样挣扎,也摆脱不了这两难的处境。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A1):18-19
本文从充当"和亲女"这一角色角度出发,结合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古英语诗歌《创世纪B》中夏娃在维护上帝与亚当之间的和平当中所处的两难境地,得出了其必然遭受失败命运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作者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天龙八部》的主人公之一乔峰是怎样陷入“两难”的悲剧境地,和这一境地又是怎样体现出他的悲剧精神进行析论,认为研究这一悲剧精神,不但可以体会武学大侠金庸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手法,而且对启迪人生智慧、培养浩然正气、树立社会新风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天龙八部》的主人公之一乔峰是怎样陷入“两难”的悲剧境地,和这一境地又是怎样体现出他的悲剧精神进行析论,认为研究这一悲剧精神,不但可以体会武学大侠金庸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手法,而且对启迪人生智慧、培养浩然正气、树立社会新风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语文教师最怕干什么事?如果搞一次专题调查,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语文教师会回答——"改作文"。语文教师最怕改作文,其主要原因是处于"两难境地"。所谓处于"两难境地",实际上就是处于选择两种作文批改方法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准备参赛课《月光启蒙》(苏教版五下)时,针对如何处理本课的“收场戏”这一环节,我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相似文献   

10.
《信客》一文中,作者多次设置了两难选择的境地,两难的构思,给读者以无限的思考余地。作者只是根据他的思维方式,给《信客》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结束,反倒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样的两难构思,恰好成了读者思维的催化剂,读者的无限遐想和深刻思考可以由此而触发。作为文化而言,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而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只有这样的两难构思才能充分表现其魅力。两难构思造就了《信客》主题的丰富性,充分展现了魅力,从而吸引读者,使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更自然、更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学界有关"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的论争从未停止过。原因何在?因为这一论争不只是了结一个师生关系问题,还涉及到教育关系如何构建,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取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和考试评价方法如何抉择等诸多问题。理论争鸣仍在继续,理性抉择已刻不容缓。2012年实施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  相似文献   

12.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心灵独白,解读《野草》是我们走进鲁迅先生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径。透过《野草》,我们将看到一代伟人面对两难困境的毅然抉择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方兴未艾,但仍然面临诸多难以规避的困境.其中,由于课程性质定位不明和教育学知识体系逻辑松散而导致的教材内容庞杂、取舍随意,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教育学体系概念范畴的科学性与逻辑结构的清晰性不足,以及"教育理论"的多元形态和"复数教育学"蓬勃发展带来的两难取舍,是造成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困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海上的探索--解读《白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鲸》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经典作品之一,它那光怪陆离的情节构思以及充满诡谲矛盾的奇特象征引起人们不尽的思考。《白鲸》折射出的是梅尔维尔对于19世纪上升时期美国社会所生产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哲理性、宗教性、批判性和悲剧性反思,而反思的根源便是所谓的现代化进程肇始以降西方文明就始终难以摆脱的梦魇似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5.
摩西是《圣经.旧约》里记述的以色列先知。摩西"出埃及"与哈姆莱特复仇有诸多可比性:都是被时代选择的立法者,都有逃避与延宕的性格缺陷,都面临立法与破诫的两难抉择,都遭遇了功亏一篑的悲壮命运,都成为新时代的奠基者与开创者。  相似文献   

16.
富锦 《教育艺术》2010,(5):30-31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元代词人姚燧的这首《寄征衣》,把妻子对身处远方丈夫的两难抉择心境写得凄婉动人。这位少妇哪里知晓,像这样处于两难困惑而痛苦揪心的何止是她一个人!它是古今中外社会时时处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孰与"是一种特殊的比较构式,基本义为"X跟Y比,怎么样";"孰"一直是疑问代词,有两种用法:疑问人称代词小主语、形容词性疑问代词谓语;"与"是介词,同时隐含动词功能;"孰与"在《战国策》中体现出同形异用:用于比较询问、比较反诘问,比较之后询问的是优劣得失或抉择态度,在反诘中体现的是主观取舍;这说明战国秦汉之际问句的表现手段已经很高明。  相似文献   

18.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民主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沟通中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建构,在交流中完善了学生的认识。在对话教学中引入两难问题的解决,学习两难抉择,让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在我国盛行,它能不能进入中小学 音乐课堂,成了长期争议的问题,普通音乐教育在这一方面陷入了两难境地。曾读《重论流行音乐进课堂》一文①,有所教益,有所启发,遂成此文,就教于诸位。  相似文献   

20.
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已经争论了好几年。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成了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从道德层面出发处理两难问题,可以借鉴价值澄清方法。可是否取消文理分科是一个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