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康琴 《兰台世界》2012,(16):75-76
一、我国古代职官制度简析进入现代文明以后,对于一个国家事务的组成,通常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政治这一概念的普及推广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政治这一形态的存在,却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成立的时期。也就是夏代,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治伴随着国家这一载体的存在而逐渐形成。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体现,集中表  相似文献   

2.
吴茜 《兰台世界》2014,(4):18-19
清代形成了稳定的职官体系、任职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这些制度在维护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同时也体现了管理的智慧,注重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官民关系的维护,这对于一个少数民族同时的朝代来说,能够更加稳定其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3.
清代形成了稳定的职官体系、任职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这些制度在维护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同时也体现了管理的智慧,注重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官民关系的维护,这对于一个少数民族同时的朝代来说,能够更加稳定其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4.
清代嘉庆年间,政治腐败愈演愈烈,吏制、司法积弊深重,士民军丁怨声载道,四川民间市井出现对联、新戏、民谣,尽其嘻笑怒骂之能事,揭露、鞭挞滥官狡吏酷役的丑恶行径,清代巴县档案留下了真实记录,下面是其中的几则故事。若要子孙能结果除非贼案不开花嘉庆二十二年,陕西道监察御史程伯銮回川休假,在某县城刻字铺中见一对联,联语云:“若人子孙能结果,除非贼案不开花。”询知为鲁典史所刻堂联,用以自警的。程伯銮不解“开花”二字之义,即留心访察,始知由于官府有“缉贼追赃,严究窝户”的法令,民间遇有被窃案件呈报之后,扑厅差役就将被窃事主邻近…  相似文献   

5.
清代文书档案副本制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想通过研究清代文书档案副本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意义 ,以达到分析和鉴定文书档案的成分和价值 ,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清代档案 ,从而促进古代文书档案文本制度的研究 ,填补古代文书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清代档案保存至今,甚为丰富,给研究清史提供了大量的、有重要价值的原始材料。究其原因,其一是清代距今时间不远,有利于保存至今;另一重要因素则是清代统治者重视对文书档案工作的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本文主要从现今档案工作程序(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的角度来探讨清代的档案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7.
田素美  高晓波 《档案》2011,(1):23-26
公文用印是各个历史时期公文制作的普遍现象,体现了公文的真实性、权威性。本文以甘肃省档案馆所藏民国文书档案为例,论述了民国时期文书档案印章的种类、时代特点,并分析了民国文书档案印章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清代河南巡抚衙门公文档案的类型、版本以及档案中的浮签、眉批和公文投递方式.这些档案不仅对研究清代的河工和捻军起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巡抚衙门的文书制度和行政运行机制也极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清代河南巡抚衙门公文档案的类型、版本以及档案中的浮签、眉批和公文投递方式。这些档案不仅对研究清代的河工和捻军起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研究清代巡抚衙门的文书制度和行政运行机制也极具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代地方衙门档案文书的时间标识书写方式有“一次性”书写完成与“两次性”书写完成两类。“两次性”书写完成的时间标识,在结构上由年、月数目字与日期数目字构成,日期数目字有黑色与红色之分。两次性书写完成的时间标识结构中年、月数目字表示文书文本制作完成的时间,墨色的日期数目字表示该文书经衙门房科处理体系送交长官或长官的私人幕僚系统处理的时间标记,朱红色的日期数目字表示文书正本经过地方衙门长官及其私人幕僚系统处理完后正式发出的日期。现执行的明清档案整理行业标准中以及各地地方档案整理的实践中确认的文件级档案时间著录的标准并未精准地反映出上述含义。  相似文献   

11.
徐雪梅 《兰台世界》2012,(36):85-86
清代作为以满族为统治民族的少数民族政权,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政治生活中,其礼制都有着显著的少数民族烙印,并明显区别于中原汉族。其朝仪制及"奉上之称"中显现出的满汉差异,更是统治民族意识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2022年,清代档案的整理与研究成果丰硕,随着档案馆馆藏与私人所藏档案的整理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深入,清代档案相关研究也逐渐向纵深处发展探索。本文旨在整合并分析2022年度清代档案整理与研究方面的成果,为清代档案未来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徐晖玲  李永新 《档案》2013,(4):58-59
档案馆馆藏清代及民国档案中贴附的邮票、印花税票等,是其文件运转、邮递过程中留下的原始凭证,按原样将其保管好是维护历史档案原貌的需要。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整理民国档案以来的30多年间,馆藏清代及民国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开“天窗”问题,就不时地有所反映和议论。笔者客观分析了“天窗”形成的历史原因,提出维护历史档案原貌,杜绝此类现象发生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以保证馆藏档案的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在史料发现上有四大收获: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六朝隋唐卷轴及内阁大库所藏元明及清代文书档案。其中内阁大库档案不为一般人所熟悉,在清末至民国年间,历经磨难,多有散佚,现存多处。大连图书馆即藏有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遗折是官员临终前写下的上奏给皇帝的遗言折。孔祥吉认为,依照清朝惯例,中央的六部九卿、地方的总督巡抚以上官员,在临死之前,均需向朝廷呈递遗折①。官职再低些的官员,如按察使,也有进呈遗折的②。实际上,清朝三品以上的官员皆得具遗折③。遗折多为官员本人亲自缮写或口述,可看作为官员最后的政治遗言,官员们利用这最后的机会向皇帝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档案馆逐步展开对价值较大、数量较多的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工作,学界对清代地方档案的研究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进展。文章将对2019年清代地方档案整理和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概述,以期完善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未来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于丹  苏显双 《兰台世界》2013,(22):148-149
<正>匾额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必要的组成部分,相当于现代的门头、门脸或是门牌号。在我国古代无论是皇宫殿宇还是风景建筑,或是街头巷尾都充斥着匾额的身影,《说文解字》中提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额"即是门屏上的牌子。也就是说匾额不仅是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它表达了情感,起到了褒奖激励和交流的作用。匾额从某种标志性的部  相似文献   

18.
盐亭县档案馆现在存有清代盐亭县境内民间分家、抱子、分关及出兑、买卖田地、山坡、基址、房屋和出当田地的文约、文契、契税、官契,共9卷52件,上起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下至宣统二年  相似文献   

19.
奏折也称"奏贴"、"折子"、"小折"等.最初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陈事务的一种机密文书.奏折一词最早见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上谕,但作为臣僚上奏的机密文书,则使用于康熙年间.当时,拥有这种密奏特权的只限于少数亲信官员,例如江宁巡抚宋荦在康熙四十二年以前,所有密奏只能通过品秩比他低得多的李煦转奏.  相似文献   

20.
清代土地买卖中的陋规习惯——以陕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土地买卖与契约的研究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了。1957年,徽州契约被学者发现后,历史契约文书以其启发性、连续性、具体性、真实性和典型性之特点引起了区域社会经济史、法律史、档案学等各学科人士的浓厚兴趣,研究成果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然而,按照《中国古代契约文书会编考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和《田藏契约文书萃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的编著者张传玺、田涛等先生的看法,陕西一省的历史契约文书存世的数量并不多,年代上也较为晚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相关研究的展开和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