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年第三期刊登课例“余弦定理(第一课)”一文,作者是利用一般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得到定理的,对学生来说,这样设计适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作者充分认识到了直角三角形与一般三角形的联系,并从勾股定理出发来设计整个课例,很显然,这比直接把坐标法呈现出来更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参与.但是,为了帮助学生具体地去“发现”余弦定理,在对勾股定理进行回忆之后,课例中却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已知b,c和∠A,怎样用它们去表示直角边a?”(1)当然,课例设计者在此希望的是由此引出下面的表达式:a2=c2-b2=c2+b2-2b2=c2+b2-2bccosA进而,通过验证相关的关系式对于其他两条边也是成立的,从而为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余弦定理作好铺垫.笔者认为,如果我是一个学生,就不能理解教师在此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在已知勾股定理的情况下,用b,c即可表示出直角边a,为什么还要研究如何用b,c和∠A去表示直角边a呢?用两个量已经能表示出来了,为什么还要用三个量再去表示呢?这不是化简为繁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像(1)这样的设问环节就让人感觉有些不自然,试想:如果教师在不知道余弦定理的...  相似文献   

2.
在三角形中刻画边角关系最重要的定理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但在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三角形中角的正切问题.为此我们向读者介绍下面的一个正切公式:定理设非直角△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为a、b、c,S为其面积,则有:tanA=b2+4c2S-a2;tanB=a2+4cS2-b2;tanC=a2+4bS2-c2.证明由余弦定理cosA=b2+2cb2c-a2及面积公式S=12bcsinA得:tanA=csionsAA=b22+bccsi2n-Aa2=b2+4c2S-a2.同理可证其它两式.这个公式刻画了三角形(非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正切值与其面积、三边的关系.在解有关三角形正切问题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现举几例予以说明.例1(2005年天津卷理17题)在△ABC中,∠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设a、b、c满足条件b2+c2-bc=a2和bc=21+3,求∠A和tanB.解由余弦定理得:cosA=b2+2cb2c-a2=bc2bc=21.故∠A=3π.由正切公式得:tanB=a2+4cS2-b2=4×21bcsin3πa2+c2-b2=2c23-bcbc=2c3-bb=2.bc3-1=3...  相似文献   

3.
设△ABC的三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为R,则有正弦定理(a/sin A)=(b/sin B)=(c/sin C)=2R.余弦定理a~2=b~2+c~2-2bccos A,b~2\c~2+a~2-2cacos B,c~2=a~2+b~2-2abcos C.在学完正余弦定理后,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间题:由于正弦定理可变形为α=2Rsin A,b=2Rsin B,c=2RsinC三种形式,而余弦定理也有三种形式,因此,对于余弦定理是否也有类似于正  相似文献   

4.
余弦定理:a2=b2 c2-2bcosAb2=a2 c2-2acosBc2=a2 b2-2abcosC正弦定理:asinA=sinbB=sincC=2R把正弦定理变形为:a=2RsinA,b=2RsinB,c=2RsinC回代余弦定理并整理可得形似余弦定理的一组公式:sin2A=sin2B sin2C-2sinBsinCcosAsin2B=sin2A sin2C-2sinAsinCcosBsin2C=sin2A sin2B-2sinAsinBcosC(A B C=180°)※应用公式※不仅可以简捷地解答某些相关问题,而且也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例1】求sin210° cos240° sin10°cos40°的值.分析:所求式与公式※形式不尽相同不能直接应用公式.但需:①化为同名函数;②调整系数…  相似文献   

5.
在△ ABC中 ,角 A,B,C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S是△ ABC的面积 ,由半角公式tan α2 =1 - cosαsinα 及余弦定理易得一组正切公式 :tan A2 =a2 - ( b- c) 24 S ,tan B2 =b2 - ( c- a) 24 S ,tan C2 =c2 - ( a- b) 24 S .由余弦定理可得一组余切公式 :cot A=b2 + c2 - a24 S ,cot B=c2 + a2 - b24 S ,cot C=a2 + b2 - c24 S .这两组公式结构对称 ,易于记忆 ,作用类似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用于解一些三角题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精选几例 ,以飨读者 .例 1 设 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α,β,γ是这三条边的对角 ,如果 a2 + b2 …  相似文献   

6.
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两者可互为依据 ,相互推导 .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 ,知识面的扩大 ,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可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二者的关系 ,加强应用 .余弦定理 :在△ ABC中 ,三边 a,b,c和它们所对的角∠ A,∠ B,∠ C之间有如下关系 :a2 =b2 c2 - 2 bc cos A,b2 =a2 c2 - 2 ac cos B,c2 =a2 b2 - 2 ab cos C.例 1 求证在△ ABC中 ,(1 ) a=b cos C x cos B;(2 ) asin A=bsin B=csin C.证 :(1 )由余弦定理b2 =a2 c2 - 2 ac cos B,c2 =a2 b2 - 2 ab cos C,所以 b2 c2 =2 a2 b2 c2 - 2 ac co…  相似文献   

7.
运用勾股定理解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一、正确识别直角边和斜边例1 在△ABC中,∠A=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4,b=3。求c的长. 错解:由题意可知,△ABC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可得c2=a2 b2=42 32=25.所以c=5. 剖析: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时,首先要弄清楚哪个角是直角,从而确定哪条边是斜边,这样才能写出正确的勾股定理表达式.上述  相似文献   

8.
余弦定理:△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该定理可以变形为:b2+c2-a2=2bccosA ①a2+c2-b2=2accosB ②a2+b2-c2=2abcosC ③该组变式在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2007,(24)
一、直接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的问题例1在△ABC中,已知角A,B,C的对应边分别为a,b,c,且满足4sin~2((B C)/2)-cos2A=7/2.(1)求角A的度数;(2)若a=3~(1/2),b c=3,且b相似文献   

10.
在△ABC中有余弦定理:a~2=b~2 c~2-2bc·cosA,变形得: a~2=(b c)~2-2bc(1 cosA) =(b c)~2-4bc·cos~2A/2 ≥(b c)~2-(b c)~2cos~2A/2 =(b c)~2sin~2A/2. 由此得sinA/2≤a/(b c)(当且仅当b=c时取等号).同理可得sinB/2≤b/(a c)(当且仅当a=c时取等号);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初中已学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其外接圆半径为R,则有 a/sinA=b/sinB=c/sinC=2R及 a~2=b~2+c~2-2bccosA. 应用正弦定理把余弦定理中的边都化为角,则有: sin~2A=sin~2B+sin~2C-2sinBsinCcosA. 可以证明当A+B+C=kπ,k为奇数时此式都成立。我们不妨把上式称为正——余弦定理。下面举例说明这个定理的应用。例1 求sin~210°+cos~240°+sin10°cos40°的值。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在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本文拟对相关错解作出分析 ,以提高同学们对这两个互逆定理的认识与运用 .  一、未注意确定斜边    例 1 在△ABC中 ,∠A =90°,a ,b,c是∠A、∠B、∠C的对边 ,且a=8,b=6,求c.错解 由勾股定理 ,得c2 =a2 +b2 =82 + 62 =1 0 0 ,故c=1 0 .剖析 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时 ,首先应弄清哪个角是直角 ,从而判断哪条边是斜边 .上述错解错在死搬硬套勾股定理表达式“c2 =a2 +b2 ”上 .其实 ,由∠A=90°可知a应是斜边 ,由勾股定理应得a2 =b2 +c2 ,故c2 =a2 -b2 =82 -62…  相似文献   

13.
一、自主梳理 1.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b2=a2+c2-2accosB,cosA=b2+c2-a2/2bc.  相似文献   

14.
一、公式变形观念初学勾股定理时 ,可结合右图 ,要求学生牢记 a2 b2= c2。同时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得出变形公式 ,可以列成如下表格 :勾股定理∠ C=90° a2 b2 =c2已知求变形公式a、b c c=a2 b2a、c b b=c2 - a2 =( c a) ( c- a)b、c a a=c2 - b2 =( c b) ( c- b)  如果教师没有把公式变形的观念点出来 ,学生往往只是用原公式解题 ,如已知直角三角形中斜边 c=2 5,直角边 a=2 4 ,求直角边 b。没有点出公式变形观念 ,学生会根据勾股定理导出 2 4 2 b2 =2 52 ,然后解出b= 7,点出了变形观念后 ,学生明确了解题目标 ,就能迅速选用变…  相似文献   

15.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和余弦定理{a2 b2-2ab·cosC=c2 b2 c2-2bc·cosA=a2 a2 c2-2ac·cosB=b2 是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美妙体现,它们的发现和证明都显示着人类的智慧,是人类文明史上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提供适当的问题 ,引起他们的思维 ,启发他们的思考 .本文举例谈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例 1 已知实数a ,b ,c满足a+b +c=0 ,利用这个条件请你设计一个数学问题 .设计 1 直接利用a ,b,c三数之和为零这个条件 .对于实数a和b,总有a(a+b +c) =b(a+b +c) ,所以有a2 -b2 =bc-ac.于是可设计题目 :已知实数a,b ,c满足a+b +c=0 ,则有a2 -b2 =bc-ac.设计 2 利用数零自乘再对a+b …  相似文献   

17.
§5 几种基本情况的解法研究一、已知三边a,b,c, 1.怎样从cos A=(b~2 C~2-a~2)/2bc里看出无解的情况来? 这里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如果两边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时,三角形是无解的。在几何解法里;无解是表现在定第三顶点位置时两弧不相交。在三角解法里,如果不管这一点而机械地用余弦定理公式从cosA=(b~2 c~2-a~2)/2bc求A,会不会在无解的情况下,也求得出A呢?怎样看出它是无解呢?可以象下面这样让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可以问同学:“如果a,b,c能组成一个三角形,b~2 c~2会不会≤a~2?”有些同学会回答:“不会。”  相似文献   

18.
新颁全日制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关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有这样一段文字: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能利用计算器解斜三角形的计算问题.大纲的要求可谓简单不过,但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以问题为起点,以变式探究为重点,以培养创新意识为目标”的学习模式,遵循“问题、范式、变式、创新、评价”和学习程序,则完全可以领略到更新的意境.笔者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曾布置过与人教版配套《课课练》的这样一道习题: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求证a2 -b2c2 =sin(A -B)sinC .在与学生对这一道题的…  相似文献   

19.
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如果∠C=90°,那么a~2+b~2=c~2, (1)如果∠C≠90°,那么a~2=b~2+c~2-2bccosA, (2)由正弦定理, a=2RsinA,b=2RsinB,c=2RsinC分别代入(1),(2)可得 sin~2A+sin~2B=sin~2C, (3) sin~2A=sin~2B+sin~2C-2sinBsinCcosA。(4) 上面(1),(2)是我们熟知的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而(3),(4)是由正弦定理推导出来的含角(不含边)的关系式,类似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实际上是和勾股定理、余弦定理等价)的形式,不妨称之为“角形式的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应用这两个定理,可使某些数  相似文献   

20.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揭示了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它们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几个典型问题介绍其作用. 一、边角转化例1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已知a、b、c成等比数列,且a2-c2=ac-bc,求A及bsinB/c的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