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说类似的话:"你看人家的孩子……",对别人家的孩子大加赞赏的同时还会说上几句恨铁不成钢的话。似乎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于是很多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光彩。那么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很优秀,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又该怎样做呢?下面就结合我的工作经历略单谈一  相似文献   

2.
星期天,我带孩子去一位同志家玩。孩子看到同志家有个小摆设,感到很新奇,就拿在手里玩。临走时,我让孩子把东西放下,孩子爱不释手,同志一看,马上就把小摆设往孩子手里塞。一边是孩子想要得到人家的东西,一边是同志硬行把东西塞给孩子。我百般推托不过,只好依了同志,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在回家的路上,我批评了孩子,孩子表示今后不再要人家东西了,可我的心里却没有多大把握。因为家里尽管有很多东西,也不可能穷尽世上所有的东西。而孩子又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怀有占有欲,看到新鲜的东西就想要,自我控制能力差。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同志、邻居或亲属都是碍着大人的面子,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随便要人家的东西,得不到就哭闹的坏习惯。怎样防止孩子养成这一不良习惯呢?我认为,除父母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外,还需要一切与孩子有关的成年人配合教育。假如到你家做客的小客人不客气地要你的东西时,尤其是小客人的家长不让要时,你最好不要慷慨大方地给她(他),而要配合家长对孩子进行一致的开导教育。如果你确想表示你的心意,不妨在事后把孩子要的东西送给孩子家长,让家长把东西做为自己给孩子买的礼物转送给孩子。这样就能处理好你同孩子同家长之间的关系。希望家长都来重视这个问题,千万要讲究一下方法,不要顾及当时的面子。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我数学单元考试得了95分,老师让家长签字:回到家,我让爷爷给我签字,爷爷就说:"你怎么没考100分呢?"我说:"就是没有抄题,直接做了."妈妈说:"人家姜鹤准得100分."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感到很难过,为什么总在我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每次我考得不好或做错什么事,家长总是说人家孩子是怎么做的,而不管自己的孩子呢?我不希望家长老是找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批评我,不一定人家的孩子做的就十全十美,我也有优点呀!  相似文献   

4.
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见到自己的孩子哪一点不如别人的孩子,就急得不行。钢琴考级人家孩子先考上了,就责怪自己孩子:给你付了那么多学费,都白学了!你看楼上谁如何如何;期末考试其实也就比人家差了几分,又是一顿埋怨。这样的家长往往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总是拿别人的长处跟自己的孩子比,  相似文献   

5.
何勤 《中华家教》2013,(Z1):52-53
我们总是被父母用"别人家的孩子"做榜样来教导:要好好学习,要成才,要找好工作……必须承认,在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考试仍然是最公平的上升路径,父母的唠叨,也只是他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的表现。但"唠叨"终究是要有方式的。有家长奉行"棍棒"政策,有家长喜欢放任自流,有家长把"别人家的孩子"塑造成自己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  相似文献   

6.
“爸爸,我觉得我的脑子比别人笨。”小倩低着头说。“你的脑子比别人笨?”父母吃惊地盯着女儿。“是的,同样的内容,人家听一遍马上就懂了,可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到学习上去了,早上比别人起得早,晚上比别人睡得迟,成绩却总是上不去。”难道孩子真的比别人笨吗?对这种自己说笨的孩子,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家长带孩子上街碰到熟人时,或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时,常常会有人给小孩东西吃。那么,当别人给你的孩子食物时,你该如何对待呢生活中,一种比较极端的做法是父母以自己的权威武断地代替孩子拒绝接受别人的食物,有些家长似乎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说:“他不要,他不喜欢吃。”这些家长这样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觉得吃人家的东西不好意思,只想领情不想受物;有的是为了显得自己教子有方,让人家看自己的孩子有教养;有的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免得人家认为自己小孩嘴馋;有的是嫌人家食物不卫生等等。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俗话说:隔锅饭香。尽管别人…  相似文献   

8.
周伟华 《班主任》2005,(9):31-32
曾经有位家长向我咨询:为什么我的孩子不能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不是推人家,就是抢人家的东西,有时还要打小朋友,搞的我们家长很没面子?孩子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良心理的表现,在小学生中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文献   

9.
大凡为家长者都爱听别人夸奖自己孩子的“顺耳之言”亦即“好话”,不爱听别人批评自己孩子的“逆耳之言”,简言之为“坏话”。这也往住导致孩子只能听“好话”,不能听“坏话”。特别是当今每户人家都是一个独苗苗,有些家长往往不切实际地把自己的孩子估计得太高,常在亲友、邻居面前夸耀自己的孩子如何  相似文献   

10.
一缕飘香 《家长》2014,(8):26-29
常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那么听话?为什么没见家长怎么管,孩子却表现优秀?”言外之意是老天爷偏心眼儿,把听话的孩子都赐予了别人,把小淘气摊派给了自己。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之友》2013,(Z1):53
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教育上采取的是孩子缺什么,补什么的策略(以为学习跟补充人体维生素一样),最多的时候,竟然请了所有课程的家教。目前在辅导孩子教育上的钱不下十万了。孩子现在读初一,成绩听说是倒数五名以内。看来家长平时忙于生意,钱赚了不少,但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却认识不够。家长找到我时,谈话很直接:"我听说你教孩子很有一套,只要让孩子学习好,收多少钱都不是问题。"我和这个家长解释:"孩子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比如,孩子现在对学习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心理上对学习的抵触度到底有多大?在方法上有没有持续改进的地方……"家长说:"你也别跟我说这些大道理,就告诉我,通过你的方法,能不能让我孩子学习好起来?""不能!"我非常肯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12.
家有犟牛仔     
幼儿大多具有反叛性,而许多时候,当他们做出一些令家长感到困窘或烦恼的事情,家长都会懊恼地想“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这样顽皮?为什么他完全不像我?”有这些想法的家长实在不少,但若经常这样地想,可能会破坏亲子关系。以下是一些家长在教养子女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为何我的孩子总不像别人的孩子?. 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性。你应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为何他总在公众场所令我丢脸? 孩子在公众场所哭闹,令父母束手无策是常有的事,但不要因此而感到尴尬甚至懊恼…  相似文献   

13.
一般说来,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幼儿更是如此。家长出于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宠爱,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迎合孩子这种爱听好话的心理。从一时一事的局部来说,孩子听到表扬后可能就“乖”了,显得更可爱了;但从长远说来,过多的、失度的表扬,对幼儿谦逊品德的培养是不利的。孩子听惯了好话,一旦有人说他不好或者指出他的缺点,他会听不进去,会觉得别人“错怪”了他,“不喜欢他。”“人家一直说我好,你怎么说我不好呢?”久而久之,他总是把错处推给别人,推向客观因素,盲目地认为自己“什么都好”,有的还会产生一种妒忌心理。例如,过完寒假,有个小朋友来幼儿园时,带来两个焰火放给大家看,老师说:“某小朋友真好,总是想到别的小朋友。”这时候,有个孩子却说:“我家里也有的呀,有什  相似文献   

14.
桑胜月 《新读写》2023,(10):50-51
<正>现在家长的口里常常说着相似的话,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怎么样呢?优秀啊,获什么什么大奖了,考上清华北大了……恨不能把“别人家的孩子”领进自己家。也有的说,这不稀奇,人家爸妈是教授、学者,咱能跟人家比?颇有点龙生龙,凤生凤,我等非龙凤之家,焉能与之相比的自卑。  相似文献   

15.
唐勇(甘肃家长) 我孩子正读五年级,为了让他写好作文,我给他买了不少作文书,可作文成绩还是上不去,我很着急呀! 您在给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走入了一个急功近利的误区,认为孩子多看作文书就能提高作文成绩,其实不然。知识是慢慢积累的,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要从长远着手,要让孩子广泛地涉猎,  相似文献   

16.
《中华家教》2011,(3):23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女儿从小就刁蛮、任性,这些都不算什么,严重的是她一点爱心和同情心都没有。邻居家生活条件要比我家差些,我经常给他们家孩子一些零食,有次正好被我女儿看到了,她硬是从我手里把食物抢了回来,说不给别人吃。我说这些都是你不喜欢吃的,孩子竟然说她不喜欢吃也不能给别人。真没想到孩子会这样,我现在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呢?A家长:您好!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常常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一些家长由于自己幼时家庭清贫,不希望孩子再像自己的童年一样,于是在物质  相似文献   

17.
超级妈妈 《家长》2008,(7):16-17
刚才和一位家长在QQ上聊天,谈起了教育孩子的事。前一段时间,我给这位家长出了不少主意,而这些主意也挺有效果。于是,这位妈妈一再道谢,并诚恳地说平时极少给人添麻烦,这次是迫不得已才会找我帮忙。看来,这位母亲平时什么事都尽量自己解决,从不轻易求人。我说:"不用谢!从现在开始学习给别人添麻烦吧,只要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对于别人的帮助,有些人乐于接受,并在接受帮助的过程中交朋友、回报他人。有些人则会  相似文献   

18.
父母们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最出色的人才,客观地说,怎样穿越希望,到达成功的彼岸,目前绝大多数的父母并不十分清楚。不少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甚至萌生对立情绪,产生反抗心理,还有一部分孩子出现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凡此种种,令家长十分困惑:我们对子女教育十分重视,可怎么出现这样的结果?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其实,主要症结就在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心理学毕竟不是他们的必修课,因而,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缺乏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所以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致使家庭教育出现种种失误甚至失败。教育孩子,决不能仅仅凭本能或经验,必须要掌握一点心理学知识,才能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合理施教。否则,就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家长。本期“特别关注”我们编发《孩子健康成长,呼唤懂心理的家长》一文,期望能给家长一点借鉴和启发,也衷心希望广大家长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把孩子培养成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郑荣 《山东教育》2012,(15):12-13
每当孩子升入大班后,家长们开始普遍地关注"幼小衔接"的工作,并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知识贮备和学习习惯上。不少家长纷纷给自家的孩子投报了业余学校的兴趣班,如拼音班、口算班、英语班等,家长们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像一股大浪,将孩子们淹没、卷抛在其中。我们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感受呢?记得去年毕业班里有个孩子,小名叫浩浩。我来叙述他的一些故  相似文献   

20.
张志伟 《家长》2012,(12):48-49
很多爸爸妈妈都习惯欣赏别人家的孩子。人家孩子长得漂亮,他们欣赏;人家孩子学习好,他们也欣赏;人家孩子懂事,他们还欣赏……对自己的孩子,却看不到优点,看到的全是缺点,恨不能把人家孩子的所有优点都集中在自己孩子身上,我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