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森林     
<正>弥漫在森林间的沉寂与神秘,为艺术提供了深沉、宁静的心理背景。多少个世纪以来,森林始终滋润着人们的乡愁与诗心。这就是为什么索尔·贝娄会说"艺术从森林开始"。森林多么好!森林有花有草,森林有云有雾,森林有风有雨,森林有泉有湖……森林有诗!要摆脱无名的羁绊,我最想走向森林;要拯救疲惫的灵魂,我最想走向森林;要吟唱  相似文献   

2.
从出版角度梳理了《诗创造》到《中国新诗》的过程,借以探求"九叶派"的形成原因:《诗创造》团结了四十年代中后期诗坛大部分诗人,孕育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大诗人群。诗创造社编辑出版的《创造诗丛》是现实主义诗人群占主体,继之的《森林诗丛》则是现代主义诗人群占绝大多数,而《中国新诗》的创刊则标志着现代主义新诗派(也称"九叶派")的独舞。  相似文献   

3.
猎人     
那是一个威严的季节 森林里流传着猎人的传说 传说中的猎人 手持一杆长枪,身披大皮袍子 骑着烈马,背着长弓 他不是屠夫 也不是救主 他是一个战神 有一天我在森林里奔跑 见到了猎人 他就像传说户那样 不过在沉睡 有一刹那他睡得像婴儿 任凭天空的雪花纷纷 大风怒吼着刮过森林 我看到了猎人的梦境 梦境中月光明灭 楼阁沉沉 富贵的窗前 立着一个等待的女人 而传说中的那个冬季 猎人的骏马在寒风中飞奔 狂风怒嚎 漫漫朔雪弥漫,了森林 读完这首诗,让我们时传奇人物 的认识又多了一个层面。就如诗中的 猎人,人们传说的都是他的飒爽英 姿,没有人想…  相似文献   

4.
三易教路就诗论诗——只见一叶不得森林《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  相似文献   

5.
《森林的沉默》是吴兴华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其内在蕴涵着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和充分的阐释空间,一直以来存在诸多争议,成为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晦涩难懂而颇具歧义性的诗例,对之进行内部、细部的教学分析显得尤为必要。具体而言,从此诗所受影响的外部视角,从诗的结构、内涵、意象等方面对此诗进行文本细读,从诗的形式、技法、文本互释等角度阐释此诗的特征,都是对此诗进行教学分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一座神秘的大森林,一个出没无常的大盗贼。一场曲折离奇的大追捕,一篇惩恶扬善的正气歌。一首儿童友谊的温馨诗,一部幻想与现实交织的杰作。还有,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02,(5)
有一个小学生在《中国环境报》上发表了一首题目为《邮展》的诗歌,诗中这样写道:节日到了,老师让我们举行邮展,叫爸爸妈妈来参观/我想展出威武的老虎/老虎正面临全体灭亡/我想展出绿色的森林/一片片森林正变成一片片木桩/我想展出美丽动人的  相似文献   

8.
面对困难重重的诗词教学,笔者以为必须树立五种观念,这五种观念也可以说是诗词教学必须遵循的五条基本原则。这五种观念是:整体观、感情观、诵读观、技法观、修辞观。下面笔者分别对这五种观念一一论之。 一、必须明确该诗和诗人在诗史上的地位及作用和该诗与诗人的关系及影响,笔者把这一点称为诗词教学的整体观。一首诗或词相对于诗词之河来说,不过是一滴水,但进行这首诗或词的教学必须明了这首诗或词在诗史上,在诗人的整体创作中所占的位置,这样,我们在教学时才不至于仅把这首诗或词当作一滴水,而是把它看作诗词之河的一滴水,以其达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教学境界。例如《雨巷》这首现代诗,相对于戴望舒来说,既是诗人的成  相似文献   

9.
剪刀大侠     
一把大剪刀在森林的小路上漫步。它一边走一边念着自己编的诗:“喀嚓喀嚓,我是剪刀大侠,谁不听我的话,喀嚓喀嚓。”一朵山菊听见了,说:“歌词写得不好,前面是‘喀嚓喀嚓’,后面怎么还是‘喀嚓喀嚓’。”大剪  相似文献   

10.
正"人猿相揖别",当茫茫世界中有了人的活动,也就有了诗的声音。远古的森林里,几个人抬木头,喊出"吭唷吭唷"的声音,以舒缓压力,这便是诗(鲁迅先生如是说)。洪水泛滥的年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日日倚门而望,偶然一次喊出"侯人猗"三个字,这便是诗(《古诗源》载就明白)。其实,孩子出生的第一声啼哭也是诗!它表达了对世界的恐惧与向往,它寄托着亲属的欣喜与希冀。  相似文献   

11.
《雪夜林畔驻足》这首诗被公认为是弗罗斯特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之一。本首诗通过对黄昏大雪覆盖下的幽静森林,村落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明矛盾的普遍存在,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理想与现实,内在自我与社会自我的矛盾(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与中国一同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印度是一个有着狂欢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国家,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为闻名展示了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印度的森林文化来探究印度人的生活理念,并探索伟大的"诗哲"泰戈尔对印度森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究印度的精神信仰、对自然万物看法及理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雪夜林畔驻足》这首诗被公认为是弗罗斯特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之一.本首诗通过对黄昏大雪覆盖下的幽静森林,村落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明矛盾的普遍存在,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理想与现实,内在自我与社会自我的矛盾(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他们的头上顶着一张张棕桐。穿过了森林,穿过了草地,睦过了哗哗的小溪。绿色的森林里,有块绿色的草地;绿色的草地上,有条绿色的小溪。向小免们报告了这个秘密!有只灰色的孤狸,躲进草丛,等候着小兔经过这里。绿色森林里,有片绿色的草地;绿色的草地上,有条绿色的小溪。灰色的孤狸,等啊,等啊,他只看见— 绿色的森林, 绿色的草地, 和绿色的小溪……一只绿色的翠鸟,一群小白兔,轻手轻脚一一 经过这里。你听,风儿送来了一一孤狸的叹气!(原载《小朋友》l,86年二月号)〔评介〕 这是一首蓄意深邃、十分耐读的童话故事诗。 一开头,作品就以优美的诗句,…  相似文献   

15.
游友基的《九叶诗派研究》是迄今最完整地研究九叶诗派的学术专著,也是在诗歌研究领域达到难得的理论深度的著作之一。九叶诗派是个人数众多的诗人群体。这个群体除了九位代表者外,还包容了哪些诗人?究竟如何为其划出确定的边界?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研究》就从这个难题入手,在逐一分析《诗创造》、《中国新诗》诗人群,“创造诗丛”、“森林诗丛”诗人群,西南联大校园诗人群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对九叶诗派的具体构成作了清理,从而较以往研究者更清晰也更有说服力地界定了九叶诗派诗人群。九叶诗派从她诞生之日起就处身矛盾的夹缝而显得…  相似文献   

16.
小鹿的诗     
冬天的雪地上小鹿写下一串诗行像春天的长青藤轻轻缠在大森林的颈上还美丽的诗句只有善良的人能够读懂在猎人的眼中它只是一串可怕的欲望小鹿的诗@巩孺萍  相似文献   

17.
顾城诗赏析     
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鉴赏] 意大昨历史哲学家维柯在300年前干净利索地挥剑截断了诗和哲学的思维联系。然而,300 年来,诗人们却广撒物象暗示的种子,培植出一片片"象征的森林"。用对应的手段,成功地将诗和哲学统一了起来。《一代人》似乎就是一个证  相似文献   

18.
那呼啸而来、卷走落叶的风声不是雄浑激越的乐声?那激荡森林的回响不是悠扬的旋律?雪莱脸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就是一首昂扬乐观、催人奋进的乐曲。《西风颂》集哲理、诗情、乐声于一体。为表现西风的宏伟气势、大自然的无限伟力以及宇宙间万物发展、变化、更新的乐观主义哲学思想,诗人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使诗的形式与主题臻于完美的统一。诗中除丰富的意象、巧妙的修辞以外,单就音韵效果就显示出诗人的艺术神功。诗是蕴蓄于文字中的音乐,而音乐则是文字中的诗。”①诗歌的美学价值之一即表现在诗歌的音乐性上。诗歌的音乐是诗人将…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一首唱不完的歌,生活的歌又是一首绝妙的诗。歌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真实地反映生活,炽热地抒发情感,具有极强生命力。如“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这首震撼人心的《松花江上》历经半个多世纪,人们久唱不衰;“团结就  相似文献   

20.
诗一定要飞翔起来,流畅是诗,形象生动是诗,凝炼是诗,优美朦胧是诗,诗是画,诗是音乐和歌声。散文是一种中间文体,是一种很复杂的,或者说内容十分丰富的文体,散文要写出一种色彩,要写出一种飘香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