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末的诗歌对于新诗发展历程来讲,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转折点,呈现为一种承前启后的诗歌精神书写变化和转向。文章力求突破诗学研究视点的定势,选择从西川、戈麦、多多、王家新80年代末期的诗歌创作,从诗歌文本解读出发,总结该时期诗歌精神书写的共性特征和抒情传统:力度、敏感、痛苦、韧性,从转折期的变化和转向获取对当下诗歌创作和诗歌批评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诗歌翻译:诗形、诗味、诗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任何其他文学形式都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原因就在于汉语本身具有与生俱来的诗性特质。诗歌翻译不能无视诗性汉语的特点。在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字及其诗歌进行分析比较后我们发现,以普遍的翻译标准衡量性质完全不同的诗歌翻译是不切实际的。此外,本文还论述了诗歌翻译的实践性不仅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更需要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王家新的诗歌在 2 0世纪 90年代的诗歌流变中 ,因其独特的生活背景和气质而独树一帜。从切近个人生活的书籍和前辈诗人那里思索诗歌的当下困境 ,探寻诗歌的生存前景成为王家新极具魅力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诗歌和生活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以当代诗坛的北岛、于坚、王家新的诗歌作为分析对象,探究了诗歌和日常生活、精神生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哥布文学创作中新体现出的抒情本质的阐释入手 ,进一步地分析了哥布文学创作中的两个主导倾向 :捍卫母语和承担苦难 ,从而揭示了哥布诗歌的重要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死亡”意念在戴望舒诗歌中的形态不是始终从一的,它发生了由心理情绪到审美意象的变化。戴望舒的诗歌时常散发着忧郁的暗色,死亡意识的介入使得原有的感伤色彩更加暗淡,论者们对此褒贬不一。其实,诗歌忧郁中的人文关怀才是最可感人的力量。戴望舒诗歌里的死亡意识总是随情绪的起落而浮动,在情绪低谷中产生了死亡期待,一旦情绪昂扬起来,期待就消失了,即兴的情感涌动缺少哲理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西川诗歌创作中,命运是其重要的表现内容。西川诗中所表现的命运,并非仅仅是个人的命运,而是人类的整体命运。耽于沉思是西川诗的重要特征。这种沉思源自他对人类的整体命运的倾心关注和深入思考。由命运的权威性、残酷性与不可变更性,引起他对命运的敬畏感、宿命感,进而使他通向超验和神性。西川是典型的沉思型诗人,唯其如此,沉默才成为他诗中的一种突出的气质。正如世界需要诗人的歌唱一样,世界也需要诗人的沉默。西川拒绝激情,拒绝抒情,追求寂静的境界。表现沉默的气质,并不意味着西川的诗平淡无奇,平静不等于平淡。西川继承了朦胧诗的意象密集、浓缩而跳跃幅度巨大的特点,但在节奏的处理上,则尽量做到舒缓平和。意象间的巨大跳跃,既给人以突兀之感、新奇之感,又在细想之后感到联结的自然巧妙,不得不承认诗人构想的机智。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本每册都有一、二个诗歌单元。初中新诗、古诗兼选,每册十首左右,并配有知识短文:《谈谈诗歌》。高中或新诗、古诗兼选,或只选古诗,每册也有二到六首。从中学语文教材选文和编排体系看,诗歌教学是有一定比重的。通过诗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工作应该是最具挑战性、最能与时俱进,也最能让教师体验教育幸福的工作。所以,很多人都说,没有做过班主任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完全的教师。当然,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关系,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班主任工作也可能是最累、最压抑和最有挫败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吴霜 《考试周刊》2014,(63):19-20
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对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及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方法不得当,出现了教学误区,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阅读目标的越位、形式的架空和借鉴的偏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色鲜明。蕴涵深厚,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所谓“画分三科”(人物、山水、花鸟),实际上概括了字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与入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界各种生命之间的关系。三者整合成宇宙,体现了艺术的哲学蕴含。我国素有“诗画相通”的传统,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绘画创作时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苏轼评价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历代“咏画”、“观画”的佳作很多,当代著名诗人王家新上世纪80年代以《中国画》为题创作的组诗.广受好评,其中的一首《鱼》可谓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裹雷挟电,开诗界一代新风。他的诗体和诗情,惊倒了陈腐的“宋诗派”以来的古董诗,更唤醒了现代人的新诗意。而郭沫若的散文,在许多地方,也和他的诗歌一样,充满了浓郁的情味,纯真自然,近乎脱口而出,具有真挚诚恳和朴素天然的基本特色。细读他的散文,会有一种沁人心脾、豁人耳目的美感;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追寻:也不乏见真知深澎湃汹涌的革命激情。作为他的诗歌艺术风格的灵魂——积极的浪漫主义,不但在他的散文创作中有同样的表现,而且更溶进了一种可贵的现实主义的清新  相似文献   

13.
哈代诗歌中有大量以死亡为主题的死亡诗,展示了哈代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审美体验。哈代强烈的、独特的死亡意识,在他的死亡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哈代死亡意识的产生受生活背景、先人创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他通过妻子的悼亡诗和描写想象中的死亡来诠释他的死亡观,哈代认为死亡是对生活苦难和不幸的摆脱,是对生活的一种胜利,死亡是对生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对死亡的高度关注贯穿了克里斯蒂那的诗歌,通过对她诗歌的分析,说明了诗人对死亡的深刻感悟,以及诗人能够克服恐惧、坦然面对死亡并且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15.
你一定读过匈牙利的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1823—1849)的《自由与爱情》吧!“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极富革命激情的青年诗人裴多菲,采用匈牙利民歌体裁创作,写出了不少鼓动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号召人民为民族独立和  相似文献   

16.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难在学生对诗歌的意思常常难以准确把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诗歌鉴赏的几种方法。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淫糜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  相似文献   

17.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不仅在同时代诗人中算得巨臂,而且可以和唐代各大家比肩,而他的诗歌风格各异。正如《说诗粹语》所指出的:苏轼诗如天马脱  相似文献   

18.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不仅在同时代诗人中算得巨臂,而且可以和唐代各大家比肩,而他的诗歌风格各异。正如《说诗粹语》所指出的:苏轼诗如“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化,而适如意中之所欲出”。这段话道出了苏轼的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特点及其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11,(Z2):73
叶延滨,1948年生于哈尔滨,当代诗人、散文家与批评家。作品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杂文、小说、评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诗集《不悔》《二重奏》《心的沉吟》《叶延滨诗选》《现代九歌》《沧桑》《叶延滨短诗选》《年轮诗章》等,出版的文集有《生活启示录》等及诗文集《叶延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传统的亦或经典的诗歌教学方法不外乎串讲和朗读。不可否认,串讲有助于辨识字词句所蕴含的内容和表现力,理解诗歌篇章结构和表现方法。但学生得到的只是零碎的片断和肢离破碎的文词,无法完整地感受诗的意境和情感,更难以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同样,朗读也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经典的方法。通过朗读,可以体味诗的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