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桃花扇》中涉侯方域与史可法戏主要包括福王之立、侯方域入狱、侯方域投奔史可法等内容,是仅次于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考证《桃花扇》中福王之立、侯方域入狱、侯方域投奔史可法,证明其皆为实录,这说明《桃花扇》剧情与史实并未乖离。  相似文献   

2.
《桃花扇》一剧,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意味,剧中侯方域和李香君以爱情破灭、双双入道作结。本文从爱情主体的可审美性、爱情悲剧得以呈现的外部环境、爱情以悲剧作结的能量释放三个方面,分析侯、李爱情悲剧的审美价值,以期更深层次地挖掘《桃花扇》的悲剧内涵,展现作者的悲剧情结。  相似文献   

3.
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在教学《桃花扇》的结尾曲《哀江南》时,发现学生往往对文中描写的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更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错误地以为本曲是为侯、李的爱情而唱的挽歌,也有学生读完课文后认为没意思,不如选其它曲段。针对学生这种心理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不妨从学生易于接受的角  相似文献   

4.
侯方域是《桃花扇》所塑造的男主人公形象。通过艺术典型侯方域来考察孔尚任对历史人物的改造,这些改造反映了孔尚任抨击权奸、谴责福王的政治思想和对复社文人褒中见贬的政治态度,并表达了他归隐的愿望,体现了《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5.
“南朝兴亡”,“系之桃花扇底”(孔尚任《桃花扇本末》)。侯方域、李香君劫后重逢喜出望外,却被道士张瑶星(贯串全剧经线的人物)厉声喝断:“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侯、李“冷汗淋漓,如梦初醒”(《人道》),心灰意冷皈依道教。——《人道》是全剧  相似文献   

6.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我国十七世纪末期出现的一部杰出的历史传奇。其题材以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中心、为线索,贯串了明朝崇祯末年及弘光王朝从动乱到覆亡的悲剧历史。《桃花扇》既有很强的思想性,更有高度的艺术性,以艺术的真实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作者孔尚任在《桃花扇·试一出·先声》中借老赞礼①之口说:  相似文献   

7.
中西悲剧艺术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比较了西方古典悲剧与中国古代“哀曲”在主人公、情节、悲喜剧因素和戏剧冲突等方面的差异。并指出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化原因,认为西方古典悲剧主要是在形而上层次对生命、对人类的存在等永恒的问题发出哲学追问:而中国古代“哀曲”则执着于现实表象世界,多演绎世俗人物的悲欢离合,宣扬伦理精神。最后以《桃花扇》为例,探讨了中国人特有的悲剧精神——历史虚无感。  相似文献   

8.
《桃花扇》是孔尚任通过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历史剧。针对"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个主题,从《桃花扇》的艺术结构和创造方法这两个方面来看作者的艺术构思。  相似文献   

9.
《桃花扇》传奇所用宫调以[仙吕宫]和[南吕宫]为主,音乐感情与离合之情、兴亡这感和谐一致,男女主角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唱词所属宫调又与各自性格吻合。另外,此剧在曲牌使用上也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0.
侯方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在清代,有的人认为他文章写得好,为人也有“几道之姿”,对他进行了全面肯定。(见胡介祉《侯朝宗先生传》)有的则对他颇多微词,不仅不满于他的热衷声伎,对他的民族气节也有批评。解放后,六十年代,为了配合形势,戏曲《桃花扇》再度改编上演,侯方域以投降变节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上。对此,有人赞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清代戏曲南北高峰之一的《桃花扇》 ,是一部结构宏伟的历史悲剧。它通过复社文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始末 ,串演了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孔尚任借侯、李的悲欢离合 ,寄南明的兴亡之感 ,把整个戏统一于苍凉深沉的悲剧气氛之中 ,并通过它所塑造的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表现了剧作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民主的进步倾向。作者笔下的李香君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美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刘斌  韩琨 《现代语文》2009,(10):54-55
明清传奇之一《桃花扇》是一部不朽的历史剧名著。其主旨,即剧中《开场》中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全剧有两大线索:一是明线,即“离合之情”,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线索;一是暗线,即“兴亡之感”,作者在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他本人在南明灭亡、江山易主时的感怀之情。  相似文献   

13.
《桃花扇》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戏曲家孔尚任的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杰出的文学家普希金的作品。假如把我国的《桃花扇》中的侯方域与俄国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两个形象作一番比较,看起来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一部是  相似文献   

14.
“欲望”三部曲和《老人与海》在创作背景、动机、人物刻画和主题挖掘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说明了海明威对以德莱塞为代表的美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对美国文学创作技巧的完善。处在经济高速发展 ,情感、道德危机日趋严重的时代背景下两位作家都有强烈的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愿望 ,各自在悲剧主人公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和希望 ,谱写了一曲曲美国精神之歌。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对《长生殿》的研究,多停留在社会学、政治学和一般美学的层面。其实《长生殿》真正触性动情的是明皇贵妃的爱情悲剧。他们身处封建权力金字塔的顶点,却不能掌握自己爱情和生命之舵的流向。本文准备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主题三个方面重新审视李杨爱情悲剧。1 关于悲剧人物,西方悲剧理论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强调高贵的地位和性格的缺陷。唐明皇、杨贵妃则无论从身份地位还是思想性格都巧合了亚里士多德对悲剧人物提出的标准,他们既有高贵的地位又有由高贵地位带来的先天的性格缺陷。在文化的本位追求中,帝王应勤政爱民,治国平天下,后妃应母仪天下不淫其色。至于男女之情夫妇  相似文献   

16.
“欲望”三部曲和《老人与海》在创作背景、动机、人物刻画和主题挖掘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说明了海明威对以德莱塞为代表的美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对美国文学创作技巧的完善。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情感、道德危机日趋严重的时代背景下两位作家 都有强烈的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愿望,各自在悲剧主人公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和希望,谱写了一曲曲美国精神之歌。  相似文献   

17.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两个悲剧人物,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但由于两位作家所处的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他们笔下所描绘的这两位女性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从时代背景、悲剧根源和人物性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两个任务悲剧命运之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两部作品的内涵和主题。  相似文献   

18.
唐柳琦 《文教资料》2006,(25):51-52
《桃花扇》以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妓女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南明王朝由建立到覆灭的动荡而又短暂的历史。故事以桃花扇贯穿始终,前后共十次亮相,每次均出现在剧情发展的关键处,伴随着侯、李悲欢离合的全过程,勾连了诸多人物间的矛盾纠葛,疏通了历史的轨迹,反映了民族的兴亡。在“扇”的重复出现中,主题得到了升华、情节不断深入、人物逐渐突显。  相似文献   

19.
孔尚任虽为圣裔 ,从小受的是儒家教育 ,奉习孔孟之道 ,但他的《桃花扇》中却有丰富的道教思想。在《桃花扇》中他表露出对儒士政治的失望和儒家社会理想的破灭 ,而将希望移向了道教。他为侯方域、李香君等人物安排了入道的结局 ,又将史可法、左良玉等册为道教中神。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构筑了一个道教洞天式的精神家园———桃花源 ;这是他企求的理想社会的幻景。他在此传奇中也是以道教的兴亡观归结兴亡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古琴曲《广陵散》和西方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热情》这两首作品的创作历史背景、音乐本体艺术分析、音乐内涵及评价这三方面,尝试从中西对比、古今对比的视角,分析其中蕴含着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西方音乐中所体现出的抗争之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