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启蒙思想是“立人”思想,即紧紧扭住“奴”如何转变成“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如果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身份来划分,他笔下言说的对象主要有三类,即统治、民众、知识分子。在这三类中,统治的专制制度和愚民政策是造成后两类“奴性”根源的缘由。因此,鲁迅在对这三类的分析、批判和解构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立人”思想,即从铲除“奴性”产生的根源入手,进行了前所未有、令人颤栗的“灵魂”的审判和拷问。  相似文献   

2.
行为科学是以研究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目标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管理过程中根据人的才能性质、大小来使用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是由内在的需要产生的”。“人的需要是在社会过程中,是在人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吸收人类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它推动着人们以一定的方式,在某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活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或个人需要的满足都会引起新的需要”。“充分满足人的各种合理的需要是个性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如果…  相似文献   

3.
顾名思义,“思想化史”涉及的中心命题是“思想”与“化”。在当代西方人社会科学领域内,最纠缠不清的应该就是“思想”与“化”了。其实“思想化史”的界定是很简单的,它被翻译成英为intellectual history,从这一点上看,“思想化史”包括人对自然环境、物质条件的认知与适应,人对人类社会生活、组织、制度的改造与适应,以及人对已知或未知世界的想象、信仰和崇拜,也包括人对自身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儒家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的入世精神。它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它是探讨“人生的方向”,它触及的是人们“心灵”和“心性”的最深层次,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真性情、真生命、真智慧。对它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你对人类,对民族的命运关切所达到的深度。儒家追求的是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统一与和谐。这对于21世纪完善人的性格、情操、行为和心态,净化心灵、净化社会;这对于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中局部与总体、客体与主体、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相沟通相统一的发展模式和方法论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呈现多样化、快变性的特点,提出了“以人为本”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力助人。其次要关心人,关心大学生的成长、生活和思想,做到情为学生所系,权为学生所用,利为学生所谋。再次要发展人,按照江泽民对大学生提出的“五点希望”。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求真务实,以民为本”和协调可持续发展。它具有统一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知识教育中人的(主要是受教育者的)基本存在状态出发,划分并分析了“被动型”知识教育与“主动型”知识教育,探讨了知识教育由“被动”向“主动”转型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教育管理中都提出了要“以人为本”,明确指出了人的作用乃是管理的根本,这是将“人”与其他管理要素的管理作用相比较得出的重要结论。“以人为本”涉及到的“人”有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还有家长、社会群众等,这些人对学校管理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作为学校领导,如何让教师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呢?  相似文献   

9.
宋伟民 《九江师专学报》1995,14(2):59-62,72
本文对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若干社会政治思想,诸如“复古礼,变今乐”,“顺化”万民与“得刑以治”,“纯心”,“无欲”、“修已治人”等,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入世”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教育的类型结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弊兼具的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具有两亿多受教育人口的中国教育系统,在进入这个充满竞争的“地球村”之后,要在法制、体制、机制、体系、专业、课程等各个方面作一定调整,以适应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要从“对我有利”的原则出发,力求兴利而除弊。本文所说的“教育类型结构”是指某一教育体系中按照培养目标划分的各种教育类型的组成、配比及其相互关系。不包括按照教育对象、办学主体、办学形式、专业科类划分的教育类别。它的合理化程度,关系到该体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  相似文献   

11.
一、德国中小学“关键能力”的内涵 我国的素质教育,在德国多被称作“关键能力”培养。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对于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能力。为了便于实施和评估,德国教育界将“关键能力”划分为四个方面,即自我或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叶文 《新教师》2020,(3):19-20
芬兰于2014年颁布新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并于两年后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由此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改革的帷幕。芬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在于提出需要培养学生的“七大核心素养”,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素养的划分标准,芬兰的“七大核心素养”可分为“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以及“人与社会”三大维度。“人与工具”维度包括多元识读能力,信息通讯技术能力两项素养;“人与自己”维度包括思考与学会学习,照顾自己与管理日常生活两项需要;“人与社会”维度包括文化素养、互动与自我表达,职业能力与企业家精神,参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三项元素。  相似文献   

13.
一、天平的失衡  教育教学活动总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 ,师生在一种共同的教育情境中处于不断的对话与交流状态 ,借用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作的一句比喻 :应成为一种“理想社会中理想的说话人和听话人”。[1] 在这种对话与交流状态中 ,师生之间相互传达着信息 ,不断地沟通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然而长期以来 ,师生之间的这种对话与交流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单向的状态 :教师高居“权威者”的位置 ,始终处于“说话人”的状态。社会和教师本人对教师职责的要求也仅仅限于成为一名“理想的说话者” ,即按照社会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有道德的人,该不该追求个人名利呢?或者说,一个人追求个人的名利,是不是“有道德”的呢?按照“常识”,我们通常会对这两个问题给出否定的答案。受传统德育思想的影响,许多人一直反对任何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名利意识与诉求。笔者认为,这是有违人的社会生存规律和道德成长规律的。这样做并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反而可能使他们丧失对某些不健康思想的抵抗力。要想真正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选择力,就应该正确对待青少年对个人名利观的追求,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名利观。  相似文献   

15.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恻隐、羞恶、辞让和非四心是其具体表现,孟子据此来划分“人”与“非人”,以人的社会属性来界定人的本质属性,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探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性善论”是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统治阶级政权服务的,对于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则是一种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仁”是先秦儒家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更是支撑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基于对时代特点的分析,先秦儒家根据“仁”的不同层次,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即“士——君子——圣人”。他们认为要使人成“仁”,符合“礼”的要求,就要求主体不断地博学、内省、躬行以形成个体的“知德”、“好德”、“行善”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而由“仁”发现“人”,从“仁本”走向“人本”,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建构的基本理路。孔子从仁本教育观出发,形成了“爱人”与以人为重的教育理念,并由此在教育内容方面呈现人本(文)主义教育色彩,即建立以“仁”“礼”为核心的世俗主义的教育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凸现人的主观能动特性,即以启发诱导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按照自励、励人的原则去形成具有强烈人本色彩的教师观,即以人影响人的方式去“爱人”和教人。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本化,其实就是教育体系的道德化,其终极指向是服务于德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这是贯穿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根红线。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统治阶级总是按照自己的阶级利益去规定教育目的、制度和内容,使教育为本阶级服务。  相似文献   

19.
“人”与“不是人”的划分,看起来好像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实际讲起来,却是一个生物学、古生物学和人类学上很难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哲学上很深奥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曾有过很多的争论。从历史上看,“人”与“不是人”的划分,在不同的社会时代,在不同的阶级,以至于在不同职业和专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有其不同的看法,因而也有其不同的划分标准,对于“人”与“不是人”有不同的界说。  相似文献   

20.
在哲学层面,“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而在文化层面,“爱与美是生命的属性,是生命求永生的形式”(沈从文)。无论爱,还是美,都属于人的精神世界,可见,人的精神对社会及作为个体的人都有着决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