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其子女人格特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和卡特尔16项人格特质问卷(16PF)两种方式对146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如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与被试的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良性教养方式,如温暖、理解、平等,与被试兴奋性、稳定性、敢为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敏感性、世故性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说明父母养育方式对其子女人格特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唐山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杀态度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幸福感与父母养育方式密切相关。父母应注意自己养育子女的方式,选择正确的,避免不良的,以使自己的孩子生活得更幸福。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学生政治观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4所大学的5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1)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尚不够积极,尤其是政治满意度较低;(2)大学生政治观与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显著相关,母亲的养育方式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要明显大于父亲养育方式的影响;(3)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的养育方式对大学生的政治观具有直接的预测效应,而惩罚严厉的养育方式既有直接预测效应也有间接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等相关的因素.方法: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和“一般资料问卷”,按现状研究整群抽样的原则调查荆门职业技术学院两个专业学生共350人.结果:大学生焦虑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否认(FF5、MF3)、过度保护、干涉(FF3、FF6、MF2)、父母的惩罚、严厉(FF2、MF4)以及独生子女或早期有与父母隔离的个体.结论:大学生焦虑与父母养育方式有关.父母应改变对子女早期教育哺养方式,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及早期有与父母隔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5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依次是自责、恐怖、冲动和对人焦虑倾向,女生的学习焦虑倾向显著高于男生。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紧密相关,积极的父母养育方式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5.8%;父母养育方式和心理控制感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心理控制感是某些父母养育方式和部分心理健康因子的中介因素;心理控制感的内控、机遇,父母养育方式中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研究了某高中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生除躯体化外的各因子及总均分都高于常模,女生除躯体化、人际、恐怖和偏执外的各因子及总均分都高于常模;(2)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与除父母偏爱被试之外的养育方式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人际、抑郁和偏执因子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成负相关;(3)父亲"惩罚和严厉"、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与父亲过度保护三个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研究了某高中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生除躯体化外的各因子及总均分都高于常模,女生除躯体化、人际、恐怖和偏执外的各因子及总均分都高于常模;(2)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与除父母偏爱被试之外的养育方式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人际、抑郁和偏执因子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成负相关;(3)父亲“惩罚和严厉”、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与父亲过度保护三个因子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父母的养育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不存在性别差异,父母在各相应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2)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人际信任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等负面的养育方式与子女人际信任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3)父亲养育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母亲养育方式的过干涉、过保护进入了回归方程,是影响高中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变量。结论:父母的养育方式特别是正面教育方式是子女产生人际信任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一学生的应对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解亚宁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Perris编制岳冬梅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的中文版,对三所普通中学、市级重点中学和职业中学的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高一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高一学生仅有积极应对方式在不同类型学校有明显差别。2)无论在学校类型、是否独生子女、还是性别方面,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一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都存在较多的差异。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多数高中生的应对有明显的关系。4)独生子女更加在意父母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390名年龄在14~22岁的五年制大专生进行施测,探讨防御方式的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与防御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五年制大专生防御方式的应用以成熟型防御方式为主;防御方式在年龄、专业方面差异显著;母亲偏爱被试对成熟型防御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父母过分干涉对不成熟型防御方式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习风格对教育教学具体实施有着重要的实践性意义,会影响学习结果及教学策略的选择,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笔者从山西临汾地区的几所高职院校入手,在已有的学习风格问卷上进行修改,建立一份包括生理、心理、社会互动三个维度的测试量表,对高职学生学习风格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教师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学习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Night eating syndrome criteria include skipping breakfast, night eating, and sleep difficulties. It is associated with mood disturbances, particularly depression, and may contribute to later obesity development. Most research on night eating syndrome has focused on obese persons seeking weight loss treatment,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night eating syndrome in other population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exploratory study was to examine night eating and depression among college-age students. A paper-pencil survey was completed by 270 students at 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that include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self-reported heights and weights, Night Eating Questionnaire (NEQ), and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mean age = 21.05, 64.1% female, 78.5% Whit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otal scores for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and NEQ (r = .35, p < .0001). Health professionals should be aware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ndrome to better diagnose and treat those students who exhibit traits of both depression and night eating syndrom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救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成人依恋类型自我报告量表及孤独感量表对四川、重庆2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依恋类型的分布为安全型占69.7%,回避型占19.1%,矛盾型占11.2%;除男女大学生在矛盾依恋上有显著差异外,大学生依恋类型均无年级和城乡差异.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以安全型为主,依恋类型与孤独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从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生理发育的变化以及学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和就业压力几方面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他们面对压力的心理反映,提出了从有利方面看待压力,采取积极行动,做有益于事态发展事情的心理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常见抑郁症的类型及表现 ,介绍了有关对大学生抑郁症进行早期检测和预防的研究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举措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福建师大福清分校为例,探讨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对一般本科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的35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323名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平均分低于全国常模但差异并不显著,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强迫症状呈阳性。(2)男性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在焦虑、恐怖、精神病性这几个因子上差异显著;文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理科生;城市生源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农村生源;不同专业学生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个体更多的选择在解决问题、求助和幻想的应对方式。(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间显著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对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Rartholomew和Horowitz编制的RQ关系问卷对洛阳市220名大学生进行四种依恋类型划分,并采用Young编制的IAII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对这些大学生进行网络成瘾倾向测定,以考查大学生依恋类型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结果表明:洛阳市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和网络成瘾倾向均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都存在学历上的差异;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差异显著;不安全型依恋尤其是害怕型依恋和倾注型依恋的大学生较于安全型依恋大学生更易形成网络使用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20.
借助家庭教养方式问卷(EMBU)、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长沙市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网络成瘾倾向组和正常组的大学生在家庭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上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