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期羁押是指专门的国家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时,羁押时间超出了法定期限的行为。如何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超期羁押问题成为司法实务部门和法学理论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从对超期羁押的含义和超期羁押的社会危害性、相关法律规范的分析入手,对其产生根源进行理论探讨,同时对构建纠防超期羁押机制作出了若干思考,以期能为理论完善和实践指导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2.
超期羁押是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难题。它实质上是一种程序违法。目前超期羁押总的形式仍不容乐观。超期羁押践踏了法律的尊严,直接侵犯了人权,导致了不公正的审判。导致超期羁押有多种原因。要从根本上杜绝超期羁押问题的发生,应当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以遏制超期羁押。  相似文献   

3.
董秀珍 《唐山学院学报》2004,17(4):17-19,23
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阐述了超期羁押的产生是法律意识问题、法律体制弊端和腐败行为多方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其渎职行为和非法拘禁实质的分析,阐述了超期羁押对法律的公正、尊严、权威和公信力的严重损害,以及对法制建设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影响,提出了解决超期羁押的措施是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强化法律监督管理和加强法治与法制教育的论点。  相似文献   

4.
隐性超期羁押是超期羁押的一种,与显性超期羁押相对应,是指采用违反法律的手段,规避刑事诉讼法律的办案期限,以形式上的不超期掩盖实质上的超期羁押,包括无期羁押型、借期羁押型和自决、自批、自审型三种类型。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解决隐性超期羁押的具体措施有:1、转变执法人员的执法观念,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2、修改刑事诉讼法,建章立制;3、加强对执法人员道德操守和业务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他们执法为民的本领。  相似文献   

5.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人权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它从根本法的角度制约公权对人权的侵害。而超期羁押问题,就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越出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对公民人权的严重侵犯。为了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尊重和保障人权必须转变执法观念,树立人权保障意识;完善立法,建立人权保障的长效机制;严格执法,强化监督。  相似文献   

6.
论超期羁押     
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羁押,具有违法性、侵权性,渎职性、社会危害性。其形成既有思想认识原因,又有社会原因。解决超期羁押必须完善立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坚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超期羁押的现象,立法上的缺陷与某些规定的不合理、监督的不力以及救济手段的贫乏导致实践中超期羁押屡禁不止,边清边超,前清后超,成为困扰刑事诉讼活动的一个顽症。本文试从超期羁押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人手,探讨建立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的有效机制,以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机关提高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以义务本位为主的国家,对公民的权利,尤其是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出现了种种诸如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问题,本文将着重从刑讯逼供的危害探讨犯罪嫌疑人之保护。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刑事诉讼中存在的超期羁押现象,可以发现现行羁押制度的非程序化是其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羁押制度的程序化对于消除超期羁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保释制度的观念基础是无罪推定,其制度保障是司法独立,对于保释制度的研究分析有助于司法中存在的超期羁押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故本文重点以保释制度的理论及价值基础来作为切入点,来分析我国引进保释制度的可行性及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超期羁押"、"刑讯逼供"、"非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等滥用侦查权的问题,使得当前我国以检察监督为主的对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方式受到质疑和挑战,笔者试图对我国以检察监督为主的侦查权控制方式的法理基础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刑事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方式进行明确和规制,理顺侦查权与监督权的关系,促进刑事侦查权得以充分发挥效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是维护我国司法权威,体现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根治司法实践中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问题的必要手段.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明确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实行严格裁量排除,建立相应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制度体系,这有利于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家赔偿法确立了对错拘、错捕、错判行为予以刑事赔偿的错案赔偿法律制度,但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多样及法律规定的不够明确,带来实践中具体适用这一制度时的许多困惑。为此,文章主要对错拘、错捕范围的法律界定,错拘、错捕的具体适用情形,及超期羁押、变相羁押可否给予国家刑事赔偿等问题作些理论上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刑事审前程序构建如何,关系到正当程序能否建立,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诉讼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关系到对公、检、法三机关权力的设定和规制。近年来刑事诉讼中引人注目的问题几乎都是发生在审前程序,"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非法取证"、"以捕代侦"等现象屡禁不止,使得我国的司法形象大大受损,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司法公正无法保障。因此,笔者在通过对比国外刑事审前程序的特点、规律和反思我国现行的刑事审前程序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视角提出我国刑事审前程序的重构方案。  相似文献   

15.
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于美国,它具有结案快、效率高、降低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体现个人独立自由观念等优点。具体到我国,司法机关也对其进行了有益尝试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初步显示了该制度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在我国推进司法改革、提高司法效率的背景下,实行辩诉交易将有利于减少刑讯逼供和超期羁押现象,尊重被告人主体地位,促使被告人主动认罪悔罪,降低诉讼风险等。  相似文献   

16.
超期羁押的实质是侵犯被追诉人的迅速审判权利,我国相关治理措施只是规定司法程序。应借鉴美国的迅速审判权,赋予被追诉人迅速审判权,提供多层次的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7.
自程序正义理论引入我国以来,我国法学理论界和立法机构一直致力于对司法活动中的程序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在权利本位的法理学思想下,有关案件参与人的程序性权利的保障和实现,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在当今社会主义法制还不健全的大背景下,处在转型期的司法体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刑事诉讼领域里,超期羁押即是被列为与刑讯逼供,律师被迫害,执行过程中的减刑假释问题的滥用并列的四大疑难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早期《申报》是西方法文化输入中国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传播西方诉讼法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主张改革审判方式,禁止刑讯,倡导公开审判,反对超期羁押,还主张引进律师辩护制度,对清末的法制变革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刑事诉讼法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制度———逮捕后羁押必要性继续审查制度,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不当羁押或超期羁押,这对于提高中国的刑事立法人权保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充实了该制度.考察高检羁押必要性审查方面的具体规则,发现司法实践中可能遇到新问题,建议通过进一步区分概念、确定羁押必要性审查主体、明确审查时间、建立羁押必要性评估标准、充实审查方式等途径继续完善根本体制以及具体操作规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审前羁押的实证研究十分薄弱。笔者研究发现:当前审前羁押体制封闭,造成羁押率畸高;羁押替代适用少但滥用严重;超前羁押为害普遍。主要原因是侦查过分依赖口供;缺乏外部控束和救济机制。要改变羁押滥用的现状必须走权利化的开放路线,以刑侦体制合理改革和司法机关的结构性职权调整为基础,逐步改革口供规则,增加羁押替代措施,赋予看守所独立地位,构建对审前羁押的诉讼机制,并对超期羁押规定非法羁押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