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更大空间,创造了更多可能,也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如今,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要准确把握教学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趋势,不断加强教学方法路径的创新探索。本研究在对教学现状进行审视与反思的基础之上,针对性地提出创新策略,包括促进艺术专业群与信息专业群相结合、优化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手段、创新开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竞赛实践教学,以期指导今后教学并形成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非遗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将非遗文化元素引入专业课程,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相融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能让青年群体更好地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文章以北京区域非遗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融合为例,提出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希望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融入非遗文化元素课程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师生本着"身体力行"的原则,采用"作品说话"的示范式互动教学方法,结合《数字媒体界面艺术设计》课程的实际,旨在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及协作能力,同时对本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建构可行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机制.本文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的研究,旨在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意识地加强创新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狭窄的专业技能教育转变到知识面较宽、适应能力较强、注重创新精神培养的综合素质教育上来,并对探索更好的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促进相应的理论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孙艳 《广西教育》2023,(24):106-110+128
本文解读“1+X”证书制度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分析职业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1+X”证书制度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明确职业方向,提升专业教师素养;依据校本开发理念,开发教学内容;坚持以生为本,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至09年已在全国高校热门专业中排名第四。这无疑给了艺术设计教育一些希望和压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和发展艺术设计人才,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引发关于艺术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提出符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即保持艺术教育特色,借鉴理工类教学经验,狠抓实践教学。以此来达到解放创造力,增强信心,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琚敏敏 《知识文库》2023,(15):143-146
<正>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较高的艺术修养,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在校的最后一门综合实践课程,要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分析了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量化、细化、信息化改善方案,希望为高职毕业设计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参考。毕业设计工作是高职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进行设计、实验、科研,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属于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交叉的新兴专业,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多延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致使未能体现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设计课程应有的特点。本文对贵州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集科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融合的新型应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采用基于学科竞赛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竞赛的现状与问题,应从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大竞赛宣传力度、拓展学科竞赛内容、组建优秀指导团队、健全竞赛激励机制等方面采集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育信息化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应用,尤其数字媒体实验室的应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方便、灵活和活力。随着数字媒体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其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如何正确利用数字媒体实验室来优化高职院校教学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析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数字媒体实验室在高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应用及共享机制,以期更好地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推进教学创新,优化实验室的管理,扩展专业实验室的综合利用率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是一种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基层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形式。艺术设计类专业作为中职教育中的一个热门专业,一直以来深受广大中职学生的喜爱。近年来,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中职艺术设计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艺术设计教学水平的提升。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自媒体,合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对教学课堂进行改革,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中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纯美术素描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效果欠佳。艺术设计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应该与乏相适应。笔者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并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提出了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地快速进行改革,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必须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各项原则为依据,以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为保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教育规律,突出“面向基层、面向工程、面向生产一线”,着眼于基层。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背景下,随着数字媒体技术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加。虽然我国高校每年都能培养出一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能很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和特征的情况,这对提升职业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改革发展水平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更好迎接数字媒体技术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一些要求,还需要结合职业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改革必要性,分析目前职业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改革问题,针对性地探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改革方法,进而有效解决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艺术设计在功能和形态上不断变化、丰富,打破固步自封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模式,极大地方便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培养,同时也对现代艺术设计及其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学课件以及教师队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置中国画课程,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拓展设计思维、丰富设计语言有促进作用。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画的教学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课时设计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为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教育的内容及教学形式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种情形之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论述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指出了相关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会计人员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制订科学的培养计划,改进考核和评价方式,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源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349-350
近年来,数字设计产业的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数字设计领域的人才需求急速增加,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数字设计教育专业领域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数字设计专业领域的建设与发展,本文根据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及探索,总结和归纳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网络视觉设计方向)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福建省学业水平测试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将直接影响高职与本科院校的录取情况。然而,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普遍存在生源基础薄弱,教师经验不足,实训课教材固化、仿真性弱、账套类型单一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中职学校需要在教学条件上,加强实训场地的配置/优化教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利用信息化进行分层教学;在校企合作上,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