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资讯     
魏爽   《青海教育》2020,(4):4-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要闻资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一是阐明基本内涵,强调当前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学校,联通家庭与社会,做好劳动教育的"规定动作",发挥学校创新的"自选动作",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生活化和常态化,把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领域、全过程,形成有效的劳动教育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万奕 《上海教育》2023,(1):71-72
<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学校理应承担起把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责任,重视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践行“知行合一”的劳动教育“知”是指学生对劳动知识的认知,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认同;“行”是指学生的劳动实践。知和行内在统一,相互贯通和促进。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践行“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形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技能、传承劳动精神。  相似文献   

5.
《家长》2022,(4)
近日,福建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具体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支持学校(家委会)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6.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各地学校如火如荼开展劳动实践教育.目前一些城市学校,特别是城市小学的劳动实践活动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研究认为城市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确实存在着劳动场地资源匮乏、学生劳动能力水平较低、家长不支持、劳动实践设计落后等问题.研究建议采用多校协作场地共用、基于家庭实际设计方案、将研学、郊游等活动融入劳动教育、拓宽多维评价要素等方式,使劳动教育在我国城市小学内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叶玲丹 《家教世界》2023,(24):62-63
<正>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第一步的学前教育,要充分重视劳动在课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对幼儿园劳动体验活动展开进一步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握育人的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全面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必须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劳动教育与思政课教学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一体化视域下,要实现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并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各学段,应做到四点:立足主战场,把劳动教育融入中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开拓新阵地,开展符合不同学段特征的多种形式劳动主题德育活动;用好指挥棒,完善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各学段考试评价体系;共建同心桥,构建家校共育机制,营造热爱劳动的家庭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实践,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了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呼吁通过劳动教育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因此在劳动教育培育中工匠精神显得格外重要。高职院校为了响应国家劳动教育的号召,根据自身学校办学特色,开展了一系列以劳动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课程和活动。文章主要分析了新时代高职院校以劳动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实践路径和实践成效,以期能提高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的价值,要求与德智体美四育相融合,横向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纵向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是我国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劳动教育的起点。本文首先通过与中小学劳动教育对比明确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涵,接着从学前教育政策视野纵向分析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发展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代,结合甘肃省幼教实践,从幼儿园劳动课程设置的主体、目标与内容、方法与评价这五个方面提出全面实施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夏智伦 《人民教育》2023,(12):59-61
<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中小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劳动习惯养成和劳动品质塑造的关键阶段,加强劳动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包括湖南在内的各地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创新不断涌现,但也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和瓶颈,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探寻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对于劳动教育,他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新时代劳动教育正在起航前行,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以及幼儿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劳动创造的积极性,显得更为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46):17-18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江阴市一些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劳动教育落地的新路径,开发种植课程。创设真实情境,开发小种植园课程,实施微型项目,增强自主管理能力,设定问题任务,驱动劳动课程学习,挖掘课程成果,延展劳动教育宽度,多方式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6.
刘佳 《天津教育》2022,(13):4-7
<正>今年,在教育部对全国32个省级地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情况进行的一次调研中,天津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各项指标落实率为100%,位居全国第一。天津市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各校劳动教育工作,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全面深入开展,需要在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重大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劳动教育在锤炼学生优良品格、增长学生知识才干、塑造学生强健体魄和培育学生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的全方位育人功能,切实做到大中小学贯通、家校社共育、德智体美劳并举。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劳动教育完成了国家宏观层面教育方针、政策体系的建构.在学校微观层面采取何种举措、何种方式实现劳动教育的真正落地与发展,成为当前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育实践中学校应以课程为切入点,"学—行—思—创"...  相似文献   

19.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强调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那么新时代的现代化教育就必然离不开劳动教育.通过在学校实施系统的劳动教育,让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劳动中立德、在劳动中创新、在劳动中发展,最终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0.
刘建龙 《天津教育》2022,(3):129-131
<正>本文从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要求出发,分析劳动教育策略,即转变教育理念,把握新劳动教育方向;挖掘劳动资源,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丰富劳动形式,对学生全面培养;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提高劳动教育效果;重视价值渗透,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完善保障措施,促使劳动教育常态化发展。2020年3月,人民出版社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在新时代背景下,针对中小学生加强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