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以及"想想做做"1~4题。教材简析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各个学段课程内容和学业要求有着细化的分解,并给出相应的作业设计示例,为增强作业设计与批改有效性提供基本参考.以双减政策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优化作业方式是提升教学质量应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从新时期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导向要求出发,给出不同方面的设计案例,构建作业设计与批改有效性指标体系,并结合批改案例提出了优化路径,以期为初中数学作业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要谈谈与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有关的一些原则性问题。文中以习题为侧重点加以阐述,兼及习题与例题、试题的异同。 一、习题的地位和作用 现在国际上流行着一个短语"Problems-solving"我国有人译为“问题解决”,有人译为“解决问题”,这都不无道理;笔者认为,把其中的连接号“—”理解为"and"(和,以及)或"from…to"…(从……到……)也未尝不可。如果这样,那么"Problems-solving"的意思就是“问题及其解决”或“从问题到解决”。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指出:“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是问题及其解决。” 什么是习题呢?通俗地说,习题就是供教学上作为练习来使用的问题。习题与例题,试题比较起来,有以下的特点: 1.习题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习题,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某些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按照教学计划中对初中数学课程的规定和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初中数学教科书中的正文及例题而设计的一组问题,这组问题具有  相似文献   

4.
小学中高学段数学“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方法,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新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研究身边有价值的生活问题.导学问题不仅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向导,还是课堂教学的线索,其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数学教学中导学问题的设计应该关注知识的迁移点、关键点,以及学生理解的盲点,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中展现的数学家形象及负载的数学家精神能推动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和数学学科整体育人的实现。以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为例,管窥数学家形象与精神在教科书中呈现的现实样态,发现教科书中构建了一种以古代男性为代表的,睿智、独立、少有情绪且静态化的数学家形象,渗透了以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求实精神为主的数学家精神,且数学家形象与精神具有随学段变化的特点。进一步,需要面向核心素养,构建数学家精神的目标体系,整合和塑造多元化的数学家形象与精神,并整体设计数学家形象与精神的跨学段呈现。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解读
  1.教材体系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页到第14页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将其安排在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的知识体系中,要求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第二学段数学作业存在的作业完成耗时长、作业正确率难保证、学生搜题情况严重的问题,积极建构“进阶式”的第二学段数学作业设计新样态,即“一阶对标”“二阶构型”“三阶创式”。高效促进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发展,实现数学作业为学生“减负增效”赋能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115~116页。"数学与生活"是青岛版教材第二学段中新增设的内容,它专门研究传统数学中的一些经典问题。教学内容涉及:时间统筹策略、挑次品的方法与规律、解决有关鸡兔同笼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与组合问题。教材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一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二是借助经典题目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主要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以及第二学段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第一学段设立了"实践活动",第二学段设立了"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数学的全新内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延伸应用,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亲身体验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1]).而数学活动课恰好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以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各章结束时都安排"数学活动"这一教学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1]).而数学活动课恰好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以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各章结束时都安排"数学活动"这一教学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2]).笔者结合自己开设的活动课,谈谈自己对数学活动课的设计和反思.  相似文献   

12.
赵俊杰  王新川 《学苑教育》2023,(13):22-23+26
生活数学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我校从2018年9月起,在培智一年级开始使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在日常教学中秉持生活化的教学原则,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数学生活化的内涵、意义入手,对培智学校低学段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科学地引入教学素材、巧妙地创设生活情境、机智地使用数学语言和积极地开展实践活动”的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以培养低学段智障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为下阶段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第二学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开始接触到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应合理、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面对自己认为比较复杂的问题,并通过设计情景,使复杂问题通过合理分析,分解成为简单的小问题,达到问题简化与解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主要教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以及第二学段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人。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因此,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成了数学教学的关键。《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学生的要求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学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作业价值观认同落后、作业来源单一、作业形式单一、作业要求一刀切、作业量大、完成时间较长等现象。解决对策是设计多性化的数学作业,彰显数学作业的多元价值;师生共同参与作业设计,设计主体多元化;优化第二学段数学个性化作业"量"的设计和"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更加优化的教学过程,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传帮带"分组以及"差异性"教学形式,针对高职数学课程的特点进行设计研究,提出"三元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理念,解决传统教学中的问题,易于学生真正掌握理论知识及解决技巧,真正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春光 《考试周刊》2012,(88):75-76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从教材内容编选、教材设计等多方面人手,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教育.又突出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力求加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教育性、启发性、引导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和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要想让数学课堂真正地“动”起来,必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本领,真正使数学课堂成为训练思维、增强信心、张扬个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把"问题解决"贯穿到小学数学教学各个学段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及发挥学生间合作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第一学段最后一部分教学内容。经过两年半的实验,教师对本套教材的风格和特色已比较熟悉,对第一学段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已有了体会。这里仅结合本册教材的内容及编写特点提出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