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生子女与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身心10项指标测试和7项教育实验的结果,从体质差别、智力差别、个性特征等几个方面对两进行了比较,进而对改革我国学校体育提出了4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社会背景下的我国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雨普 《体育科学》2003,23(2):25-31
通过对5516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测试调查对比,掌握了独生子女身体、智力和个性心理特点,在分析研究青少年独生子女化对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影响之后,就独生子女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实施导向教育,优化幼儿养教育环境,强化体育身心俱健功能等6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瑶  邵锡山 《体育科学》2005,25(3):36-39
应用文献资料调研、体质测试、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 ,对山西省 19~ 2 2岁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等多项指标进行动态分析比较 ,揭示了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体质中存在的差异。据此 ,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提高独生子女化的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龙江省 9所中、小学进行了调查 ,掌握学生独生子女化进程和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就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 4项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独生子女群体的体育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学生独生子女群体已趋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这是我国实行的一项特殊政策下的特殊产物。独生子女已基本成为我国城镇家庭人口的主要方式。他们生长环境优越、智  相似文献   

6.
对独生子女运动员教育是业余训练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分析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和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业余训练特点和实际,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要求等对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与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主题之一。体育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已被视为使人现代化与社会化的一种途径。因此,应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对独生子女实施健康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健康人格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地开展,今后独生子女将会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关心独生子女的体育锻炼,针对独生子女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探索独生子女体育锻炼的新途径,使独生子女从小养成学体育、爱体育和天天能坚持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好习惯,并做到“独而不孤,少而不娇”,乃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切不可等闲视之。谈到独生子女,人们往往会想到“骄娇”二字,认为独生子女“不好教,不好管”,纪律性差,不爱参加体育活动等等。事实是否如此?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佳木斯市第七小学的低年级独生子女的十九个项目,采用了观察、测验和实验等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和非独生子女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杰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39-40,51
通过对400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测试调查对比,掌握了其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的特点。在分析研究青少年独生子女化对学校体育影响之后,就学校体育的发展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至1996全国城市中小学生已全部是独生子女,部分大学也有不少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女子大量出现,产生了诸多教育问题,令家长、学校、社会普遍感到惊讶和困惑,如何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如何通过完善体育教学来促进他们的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小学生独生子女已占绝对多数,研究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并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仅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扩大教育功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丁俊晖的家庭教育模式引起争议着手,从我国独生子女教育的现实出发,分析了我国家庭独生子女教育的特点,针对家庭教育中对独生子女实行早期体育教育的优势与作用,倡导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实行早期体育教育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军事体育锻炼对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体育锻炼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随机抽取750名在校一年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家庭背景将其分成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城市和农村两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比较两大组在军事体育锻炼前、后的心理状况变化.结果发现:军训前,独生子女组的心理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组,城市组优于农村组;军训后,独生子女组和非独生子女组的心理状况没有显著性差异;城市组与农村组的差异逐渐缩小.结论:军事体育锻炼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中对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的改善作用大于独生子女和城市生源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于1981年至1985年对现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四、五年学生中的106名独生子女,进行了4—5年的体质调查测试。调查测试的内容包括身体机能、形态、素质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于1986年对独生子女的家长进行了调查访问。调查访问的内容有学生家庭环境、营养状况、家长对体育的态度等。结论与建议: 1.在机能上,独生子发育优于非独生子,但独生女的发育相对较平常。 2.在形态上,独生子女领先于非独生子女,但独生子女的共同问题是皮下脂肪较多,这是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的表现。 3.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相对地落后于机能和形态的发展,出现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5.
独生子女的行为和性格特点与体育后备人才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独生子女与体育后备人才的关系是独生子女与体育关系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以分析独生子女的行为和性格特点为研究的切入点,从3个方面探讨了独生子女与体育后备人才的关系,对科学地选拔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独生子女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进行调查,揭示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学、心理学、体育教学等多角度出发,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应具备的综合素质。针对目前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体育教学及校园文化等手段对他们施加干预对策,使其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析体育游戏的教育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我国城镇儿童少年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 ,由于独生子具有“独生”特点 ,所处的家庭环境与地位不同于非独生子女 ,加之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偏颇 ,致使当今儿童少年整体素质表现出明显的缺陷。据有关调查材料显示 :学生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肺活量下降 ;肥胖型、超体重、近视眼增多 ;独生子女在品德与性格发展上也比非独生子女差 ,例如不懂得尊重他人 ,不善于与他人合作、不友爱、要求不合理、生活不能自理、任性、不活泼、依赖性强、怯懦等。如何矫正独生子女素质缺陷 ,已成为时代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 ,体育游戏对促进独生子女健康…  相似文献   

18.
辽宁部分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辽宁省777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大学生自信心、适应能力、意志品质、勇敢诚实、人际关系等方面逊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但在兴趣广度、竞争意识和注重现实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其他心理健康指标无显性差异。同时还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合理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9.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据1996年人口数据表明 :中国有3.2亿个家庭 ,独生子女家庭占20.7 % ,独生子女已有6630万 ,1996年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已达到四成。据统计 ,1996年考入天津高校的新生中 ,独生子女比例占60 % ,今后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扩大。人们想象中 ,由于普遍重视了营养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一定比同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要好 ,其实不然。1.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据我国1979、1985、1991、1995年全国大规模的7~22岁城乡男女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 ,学生的耐力素质普遍下降 ,大学生下降幅度最大 ,…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农村中学独生子女学生体育兴趣作了广泛的调研,分析了影响农村独生子女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及他们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及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针对农村独生子女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体育教学的具体措施,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培养21世纪人才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