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时间概念。跨文化的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u)过程中,此类差异经常引起双方之间的误解。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美国人的时空概念和价值观念,了解美国人的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一)时间观念 美国人对时间本身价值是极为重视的。时间被他们看作是具有实体性(tangilility)的可以衡量、可以切分或组合的东西,对许多社会活动来说,短短的5分钟也成了不可轻视的一段时间。譬如,一个人若迟到了5分钟,他自己肯定会意识到这一点,会向别人表示歉意。人们头脑中什…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国会曾就美国在国际冲突中是否应保持中立和如何保持中立的问题进行过多次激烈的辩论。终因双方实力相当而没有结果。三十年代随者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也迅速增长。国会再次就中立法展开争论。1935年中立法是双方妥协的产物。在随即爆发的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美国由于中立法的牵制,对维护和平、制裁侵略都无所作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3.
作为美国史学的源头,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史学表现出明显的地方主义色彩,史学家们在进行历史撰述时往往以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或基督教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书写主题.独立战争后,伴随着新国家的建立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欧洲史学思潮的影响下,新一代史学家们开始尝试从整体上对美国国家的历史进行综合分析与考察,早期美国国家史随之兴起.在此过程中,大卫·拉姆塞和墨西·奥蒂斯·沃伦等人的美国革命史研究第一次把"美国"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去看待;埃比尔·霍姆斯、本杰明·特兰伯尔和蒂莫西·皮特金等人的早期美国(通)史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美国整体历史发展的认识;而"美国史学之父"乔治·班克罗夫特则以其10卷本的皇皇巨著《美国史》把早期美国国家史的历史书写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早期美国国家史的历史书写对美国国家的早期发展和民族认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育》2007,(2):50-50
在美国居住、学习、工作的七年中我交往过很多美国朋友,接触过很多美国的人事。在许多文化、习俗上,我对美国文化有过怀疑、颂扬和吸收,也有过碰撞和抵触。但有三位美国朋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让我多年来思索不已。  相似文献   

5.
美国这个当今世界上受人瞩目的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研究,总统和大片在一定意义上都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前者是通过在影片中塑造人物形象传播思想内容,后者则是以电影这种大众传媒为载体,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们通过对美国电影中的总统形象的分析与研究,对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论诺曼·梅勒在创作中对嬉皮哲学的探索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于对当代美国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深切关注,梅勒在创作中始终不懈地探索追求嬉皮哲学,决心“在我们的时代意识之中发动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7.
廖智超 《海外英语》2022,(21):179-180+185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的《鸡蛋》(The Egg)以“鸡蛋”这一形象为“文眼”,描绘了“父亲”和“我”的心理演变过程,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当时美国工业化浪潮中人们在追逐“美国梦”过程中逐渐异化的样貌。此作因而对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可忽视的是,安德森所处的那个时期也正是美国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的时期。文章将主要分析《鸡蛋》中异化人的形象及其影射的美国经济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8.
美国文学史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程,是介绍美国文化发展脉络的载体.然而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和本国文化认知的双重不足,不少学生对美国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产生了理解上的偏颇.在课程学习中,如何开展学生的思想引导、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纠正他们对西方文化错误的观念等问题都要求教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本文从...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等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有高校3,587所,层次不同,规模各异。对美国高等教育,美国国内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国外对美国高校的一般印象和评价较好,认为科研成果多和质量高,教育计划富有创见和革新精神,大学与社会各部门合作密切,学术带动了经济发展,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等。在国际意见调查中,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一贯获得较高的评价。但是,近年来,美国的多方面竞争能力遇到日益强大的挑战,美国国内人士对美国大学制度的批评日趋增多与激烈。比如,有一些人批评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不重视,由于财政赤字,大大削减教育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二十一条”交涉中的态度,学术界专文论述的很少。而在当时,北京政府又有意联美制日,因此尚未参加一战的美国,对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美国对中日“二十一条”交涉中态度变化情况、原因及对中日两国的影响三个方面,作一个历史考察。  相似文献   

11.
印度远古圣典奥义书中的许多观念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派别有重要影响。佛教的"涅槃"观念是在吸收借鉴和改造奥义书中"解脱"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以"有我论"为基础,而佛教的涅槃观念则以缘起论和无我论为基础。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是婆罗门教主流思想中的核心内容,而佛教的涅槃观念也是此教教义的主要成分。二者都是古印度宗教哲学中的特色理论,在印度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框架下讨论汉语中表示强调的“是”字句的词性及其所处位置.在树形图的描述上,运用LuigiRizzi关于splitComp假说中的理论,印证了“是”是焦点标记词的观点;同时,根据splitComp假说发展“是”是焦点标记词的观点,认为“是”是FocusP的中心语,位于“是”之前的成分是从TP生成然后显性移位到TopP位置上,而被强调成分隐性移位到[Spec,FocusP]的位置获得解释.  相似文献   

13.
"形"与"神"是中国人物画历来所探讨的话题,"形神具备"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审美标准,"以形写神"则是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和绘画思维的基础。后人又把"形"与"神"的认识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实际,来理解"形"与"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本文以语感为切入点,简略回顾了语文单独设科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历程,区分了“混沌化”和“科学化”这两种观念和做法,并指出语感培养应依靠语文教学的“混沌化”,而非“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声乐演唱属于表现艺术范围,它主要由“声”与“情”的高度结合来体现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情感,即常说的“声情并茂”.声与情在艺术表现中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正所谓“情不真而声不美”,“声不美而情不真”.声乐演唱艺术中的声与情有着以下关系:(1)情孕意发,化情为势;(2)声中藏情,情中孕声;(3)声美意深,变化无穷.声乐演唱中必须处理好“声”与“情”在歌唱中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罗尔斯的《正义论》进行了多视角的解读,但是,很少有人对《正义论》中的“善”进行阐释。“善”是一个古老的基本哲学范畴,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哲学家们就对“善”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伦理学思考和诠释。但是,他们都没有把善置人于社会关系中来理解。而在《正义论》中,罗尔斯从社会关系中来把握善,把善理解为合理期望的理性善;有词典式序列的基本善和基于社会结构中的社会道德善。当然,罗尔斯的社会道德善仍然没有离开它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17.
“婴儿”和“卵子”这两个词在中国哲学中经常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已经超出了生物学意义而进入了哲学意义的层面。本讨论了老庄关于“婴儿”的理论和心性学家关于“卵子”的理论,以及它们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老子》为语料,对其中第一人称代词"吾"和"我"从句法功能和指代意义两方面进行辨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吾"与"我"在《老子》中共存的意义。"吾"在《老子》中可以做主语和定语,"我"可以做主语、定语和宾语;"我"是得道之人,是圣人,"吾"是未得道之人,是"道"的追求者;"吾""我"共存清晰地展示了"道"是"德"的目标和归宿,"德"是"道"的实践和追求。  相似文献   

19.
通常所说的反义词即是指意义相反的词,着眼其"异",其实反义词不仅有"异"的一面,还有"同"的一面.反义词中的"同",即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同"是构成反义词的基础.同时在共同的意义领域中它又有对立的一面,"异"是"同"中的对立关系.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反义词是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过程中,"异"与"同"矛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异同之间,体现的是翻译的方方面面。对翻译中"异"与"同"矛盾之辩证关系进行论述,分析文化视阈下对"异"的思考。当前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各国间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译者应把握时机,正确对待"异"与"同"的矛盾关系,积极发挥创造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