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严邦建 《文教资料》2007,(13):188-189
一、“和谐校园”的析义和谐校园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校师生的创造热情,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和谐校园要求学校的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安全稳定;学校拥有极强的创造活力和凝聚力,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睦融洽。和谐校园应该是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得到切实落实的校园,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校园,应该是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的校园。在和谐校园里,师生和谐相处,各种组织机制应该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应当完善,教育教学秩序要保持良好。在和谐校园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应该相得益彰。各种设施摆放有度、各种建筑错落有致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自觉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和谐校园?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概述来分析,和谐校园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制的,即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和谐校园,应该是公平正义的,即学校各方面的利益能够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和谐校园,应该是诚信友爱的,即师生员工诚信有礼,平等友爱;和谐校园,应该是安定有序的,即学校的组织机制健全,各项工作按规则有序进行:和谐校园,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即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大家和衷共济,校园内和外顺,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部分。一直以来各高校在校园建设过程中,重视学生建议,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力图构建师生共建和谐校园的美好局面,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和谐化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实行和谐化管理,形成激励机制,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才能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保学校育人功能的实现,才能在各种矛盾中谋求一致,才能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寻求平衡,才能真正凝聚人心,维护稳定,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笔者认为,和谐化管理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高校作为重要而又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和谐性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巨大的辐射力。在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构建中,普遍存在不重视学生参与的情况。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论述了学生参与和谐校园构建对学校、学生本人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链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同时针对学校教育的特点,和谐校园应该是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和谐,即包括师生关系、教师关系、学生关系的和谐;师生与校园氛围、校园环境的和谐;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周边社区、学生家长关系的和谐,而生命教育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情感,没有生命谈不上和谐,更谈不上构建和谐校园,因此和谐校园建设需从生命教育入手,而生命教育的目的是构建和谐校园前提和归因。  相似文献   

7.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将会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注入活力,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就成了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将会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注入活力,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就成了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建构和谐校园需要以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学校本身的正当性和校园关系的道德性,寻求和谐校园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和谐校园的价值追求应以伦理的视角建设校园,提升学校的伦理品性以及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关系的人文性;以共享价值观为核心,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以关怀为切入点,营造师生的精神家园。和谐校园的伦理特质应该从公正、团结和尊重三个方面来把握,公正和团结反映了学校作为教育共同体的文化特质,尊重则反映了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文化特质。理想的和谐校园应该是充满个人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尊重个人自由和价值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将会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注入活力,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就成了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关勇 《湖北教育》2010,(6):40-41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指构成学校各部分、各方面因素的动态平衡,即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结构、环境等要素不断优化;教师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升,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干群之间、  相似文献   

12.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学校高扬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净化校园环境,促进校园安定有序;有利于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能否创建和谐的校园,除了客观原因外,起主导作用的是一校之长。  相似文献   

13.
朱兰珍 《考试周刊》2014,(1):169-170
信息员队伍建设是高校保卫工作的重要一环,实行信息员信息反馈机制有得助于高校保卫处的信息收集,方便学校管理人员及时准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校的安全稳定状况,有利于共同维护校园稳定,提高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和建设平安和谐校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的构建依赖于人的和谐,并最终体现为人的和谐.基于人本管理思想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在学校管理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人,发展人,以教职员工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职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中共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5.
日前,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学校师生、家长和社区的积极性,努力使学校成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创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就教育督导部门而言,必须充分发挥职能,把构建和谐校园纳入督导内容,采取措施,强化督查,努力促进建宁校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促进事业发展。校园奏响和谐的主旋律,将会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才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校园的发展现状和学生的发展角度及和谐校园对学校体育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加强对整体体育的开展,对构建和谐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客观需要。大学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建设和谐校园应该从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陈勇 《成才之路》2010,(35):5-5
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电大的五年制高职班主任,也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投身到建设和谐校园的工作中去。建设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大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发展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因此,要建立一种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和谐的、朋友式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学生的从属地位,直接带来政治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营造一个新型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大学校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处于和谐的全面发展的状态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一环,构建和谐校园要坚持一切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高校应该按照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和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