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形成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为进入高中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成为培养审美情操、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唱游课的指导思想是“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相似文献   

2.
唐建平 《成都师专学报》2002,21(3):102-103,109
笔者结合多年的儿童声乐教学实践,认为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培养学生的声乐美感上着手,让学生在艺术实践过程中,通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对比演唱,领略各种不同的美,全面提高音乐素养,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为使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将儿童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融入音乐课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双重发展,为音乐教学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需要表演(演唱、演奏)的艺术,是擅于抒情的艺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乐教学完全可以尽音乐艺术之所能,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音乐教学类型的角度出发,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和特殊性,通过音乐欣赏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音乐节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音乐刨作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展现音乐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新颁布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倡导综合的音乐 教学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的不同领域之间,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姊妹艺术之间实现课程的综合。我们认为,走向学科综合的音乐教学,对开发儿童的音乐潜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构建统整的艺术经验,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音乐对于儿童的作用是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替代的,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学习音乐,以便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儿童的智慧和才能。  相似文献   

7.
张相春 《儿童音乐》2012,(10):58-61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情都变成一种如同游戏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启发儿童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让儿童在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等游戏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也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同时还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音乐游戏活动能为学生  相似文献   

8.
杨艳艳 《家长》2023,(28):162-164
<正>儿童音乐剧作为一种融合音乐、戏剧和舞蹈元素的艺术形式,逐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应用。与传统的音乐教学相比,儿童音乐剧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单一,往往只注重音乐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和认知的培养。学生在传统模式下缺少合作与表达的机会,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艺术教育是自由的、协调的。为了实践《音乐课程标准》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结合儿童好奇、好动、好玩,以及善于模仿、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我对音乐课堂教学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在音乐教学中.改变以往的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让学生在“音乐王国”中插上翅膀,成为“自由的天使”。而在音乐课上,要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变得自由、开放。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上,应始终体现和包含音乐艺术的美感,以此感染学生,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小学音乐教育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三部分,其中基础部分是唱歌。从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来看,唱歌是音乐艺术中最受孩子喜爱、最易为他们接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它也成了音乐教育中对儿童进行美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唱歌教学,不是单纯地老师教唱,学生呆板、机械地跟着唱,而应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去感染学生,并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对他们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活泼乐观、积极向上、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的教学原则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贵祥 《教育科学》2002,18(2):20-21
《奥尔夫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的出版,标志着一种通向人本的、寻找最初的、原始的、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艺术教育体系的形成。他的教学原则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的宗旨,奥尔夫教学注重的并不是结果,而是注重每名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过程。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全面地发挥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这里同样体现了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所倡导的那种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材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灵活性特点,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原本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表演的艺术。但要教儿童学习音乐,喜欢和理解音乐。就得调动多种感官,把音乐转变为看的艺术、听的艺术、想的艺术、写的艺术、记的艺术、玩的艺术、欣赏的艺术、创编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要追求创造审美品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乐趣、志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理趣、意趣:领略音乐鉴赏的美趣、谐趣、雅趣,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4.
黄兰椿 《知识文库》2023,(12):20-23
<正>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教学法之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凭借其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与独到的教学方式一直被音乐教育领域所青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儿童在音乐教学中的参与度,培养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对儿童的思维进行开发,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毓玲 《青海教育》2003,(12):21-22
小学艺术课程是以艺术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建构起来。艺术课程从内容到形式均与以往的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单科教学迥然有异,它“以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目标促进艺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这门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单科教学的枯燥。丰富的学习内容,为孩子们创造了多向的思维环境,他们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作为一名艺术教师,我觉得只有真正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要追求创造审美品味,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乐趣、志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理趣、意趣;领略音乐鉴赏的美趣、谐趣、雅趣,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音乐教育是以艺术手段对儿童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用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美的感受,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每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幼年儿童到老年人,都对音乐的唱歌形式多有喜爱。唱歌也是普及音乐的广泛途径。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唱歌是进行艺术教育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于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巧技能的传授训练,而忽略于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研究表明,3岁儿童的想象正处于萌芽阶段,5-6岁儿童的想象内容逐渐丰富,想象的目的性、独立性也明显增强。因此,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  相似文献   

20.
小学音乐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必须重视方法的选择,只有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才能保证最佳教学效果。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音乐教学必然涉及学生歌词的记忆。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少,无意注意占优势,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