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加祺 《世界文化》2005,(10):27-30
因为一首歌,给一座城市披上美丽面纱,令世人无限退想的,应属莫斯科了吧!多少年来,多少年青人在那深情悠扬的曲调中,走进甜蜜的恋爱季节;多少过来人在这难忘的旋律里回想起当年属于自己的“晚上”。歌声里的莫斯科,你让多少人为之动容动情。当我回望莫斯科时,真不敢笔触雄伟壮丽的克里姆林宫和流光溢彩的国家大剧院,也无力绘描让人留连的列宁山及享誉海外的许多名胜,只怕在小心中不小心墨渍心仪的景物。我只想花丛撷叶,从另外的视角浏览莫斯科的别样风情。  相似文献   

2.
到莫斯科不可不去红场,到红场不可不瞻仰列宁墓。在俄罗斯学习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回国前终于有机会去莫斯科,去看一着列宁他老人家。 到达莫斯科后,我们一行四人的头一个目标就是红场。初见红场,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红场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宽阔宏伟,但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见证着发生在莫斯科的重大历史事件。克里姆林官、列宁墓、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俄罗斯最大的商场环绕在红场的周围,述说着不同时期在莫斯科所发生的一切。列宁墓在克里姆林宫宫墙正中的前方, 1924年1月 27日装有列宁遗体的水晶棺安放…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驻希腊使馆第三层的办公室里,49岁的军事情报头目马斯洛维奇正以某种独特干练的方式召集属员晨会。其他人员于1985年5月21日撤离,只有鲍克汉留下来商讨事宜。鲍克汉43岁,身材魁梧,是情报总局的一位出类拔萃的官员。他曾受训于莫斯科情报学院,所以有着丰富的间谍工作经验。他是马斯洛维奇的助手,他的身份对该组织在雅典工作的人是不公开的。他是莫斯科间谍网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两人匆匆地交谈了一会儿,马斯洛维奇交给他一封电报,电文上写着,鲍克汉在基辅军事学院的孩子出事了,请他速返莫斯科处理此事。他吓呆了,…  相似文献   

4.
漫步在莫斯科的大街上,每每能强烈感到俄罗斯民族深沉的文化氛围。在莫斯科的大街上常常看见俄罗斯历史文化名人的雕像,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启迪人们的智慧。在莫斯科宽敞的高尔基大街上,至今仍矗立着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高尔基的全身铜像以及爱伦堡、奥斯特洛夫斯基等文化名人的纪念碑。在这个800余万人的城市有着藏书总量为4亿多册的4000家公共图书馆,还有50多座公园、60多家专业剧院、20个音乐厅、100多家博物馆,为人们提供着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莫斯科还具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共有大专院校160余所,其中最为著名是1755年由罗蒙诺索夫创建…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让我们看到了前苏联人拼搏的一面,那么《梦里的飞翔与不是梦里的飞翔》则让我们领略了前苏联人颓废的一面,前苏联人终未能在与命运进行英勇的抗争中最终获胜,前是幻想,后成为现实。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忍受痛苦,电影为我们极好地表  相似文献   

6.
在莫斯科星罗棋布的博物馆中,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博物馆———东方艺术博物馆。在以西方艺术为主流的莫斯科大都市,这个博物馆是绝无仅有的,在这里,东方艺术瑰宝以恢宏绚丽、妩媚精致的风姿,灿烂非凡、巧夺天工的工艺,独领风骚。所谓东方艺术,是指以中国艺术为首的东...  相似文献   

7.
马骊 《世界文化》2021,(5):57-59
在四十年的时间里,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莫斯科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和第一个公共图书馆(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的读者.在这里,他创作出了许多作品;和哲学家,当时是阅览室值班员的Н·Ф·费奥多罗夫(1828-1903)在交谈中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邂逅了宗教哲学家、诗人、政论家В·С·索洛维约夫...  相似文献   

8.
徜徉莫斯科街头,一个又一个鲜红的“M”标记不时地映人人们的眼帘,这便是俄语中地铁一词(MeTpo)的首个字母。 春寒料峭的清晨,经常可见迟暮老人手捧刚从郊外采摘的鲜花在地铁站台出售,馥郁的花香使睡眼惺松的乘客为之一振;夜阑人静时分,总有长发的乐手驻足站口,怀抱吉他弹一曲如泣如诉的旋律;站台上,热恋中的情侣深情相拥,背着书包的孩童四处奔跑;车厢里,喜欢阅读的莫斯科人,打开当天的报纸或拿出包中的小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光阴荏苒,莫斯科地铁走过数十载春秋,成为举世公认的最美丽最繁华的地铁,在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达2436公里的线路,达150多个车站的地铁,如同一张巨大的蜘蛛网,连接着莫斯科城的大街小巷。它有9条线,49个类似北京地铁复兴门站的换乘车站,年均客运量为31.8亿人次,是纽约地铁的3倍;伦敦地铁的4倍。高峰时期运行的最短间隔为85秒;设计时速为90公里;占城市客运总量的51.7%。 对于各国游客来说,莫斯科地铁不仅是便捷的交通工具,更是风格遇异的地下宫殿,是建筑史上的丰碑。它的设计者是前苏联杰出的建筑大师和艺术巨锋,他们对自己作品近乎苛刻的要求,使得地铁具有了永恒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进入3月的莫斯科,冰雪开始消融,寒冬渐渐退去,万物复苏的迹象出现了。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里,俄罗斯人迎来其古老而传统的也最喜庆的节日——谢肉节。  相似文献   

10.
1920年10月18日谢尔盖·叶赛宁去高加索出差三个月后回到了莫斯科。当时诗人在交通人民委员会工作。来到莫斯科后他就去拜访了朋友——象征派诗人亚历山大·库西科夫。时间在交谈中不知不觉地悄悄流逝,夜幕降临。库西科夫劝叶赛宁留下来过夜。事实上当时离开住宅是很危险的,因为整个首都实行戒严,夜里不准通行。反布尔什维克势力蠢蠢欲动,到处进行搜捕、拘禁和搜查。  相似文献   

11.
正在俄罗斯坐过两次火车。两次都走的同一路线。第一次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第二次是从圣彼得堡回到莫斯科。所走的路线虽然相同,却让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莫斯科与圣彼得堡(1924—1991更名为列宁格勒)的火车站外观居然完全相同。更有意思的是莫斯科的火车站叫"列宁格勒火车站",而圣彼得堡的火车站叫"莫斯科火车站"。这是100多年前留下的故事。1842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签署了建设俄罗斯第一条铁  相似文献   

12.
热和光的诗     
热和光的诗马林编译人当老年,耗尽了不仅体力上而且在创造力上的资源,并难以预期新的“进项”的时候,就被认为是生命中最无益的时期。这种见解对吗?在莫斯科一套陈设简朴、不大的住宅里,住着退休的玛林娜·德米特里耶芙娜·斯捷尔利戈娃。她早已过了70岁,曾是动力...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在莫斯科等地逗留了一个多月,有幸亲眼看到今日的俄罗斯。在这里,我以读书人的视野和执著,尽力争取给朋友们一个真实的俄罗斯观感。刚到莫斯科的前几天,最使我注目或凝视的是那些在大街上走动的俄罗斯人。他们那走路的神态、速度,匀称开阔的步伐,他们在生活中的来去匆匆,这一反映民族群体动态及精神的现象,首先在我心灵深处引起了一个触动。俄罗斯商店午休时间不营业,不到时间不开店门,俄罗斯什么地方都排队,而且排队时特别规矩,特别认真。这是俄罗斯人行为和意识高度规范的现象,这种品行和素质可能不是一两代人所能养成…  相似文献   

14.
马伦哥战役中,奥军被法军击溃,奥军指挥官马可将军被俘,囚于法国。然而有一天,他乘戒备松弛之机逃跑了。拿破仑的部下忐忑不安地来见他,报告了这一情况。“也没带副官,将军就这样只身离去了?”拿破仑问道。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说:“立刻打发他的副官也随同去吧——这么显要的人物只身独行是不成体统的。这位将军以后  相似文献   

15.
1919年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夏里亚宾在莫斯科诺温林荫道(现名柴可夫斯基大街)买下了一所二层楼的房子。在这种木结构的单独住宅里练声是再好不过的了。当时这座房子的阳台面向一直伸延到莫斯科河畔的大花  相似文献   

16.
四、兰树逢对手新西伯利亚市尽管有百万人口的规模,但由于地处偏远,经贸不甚发达,与莫斯科华商扎大堆的情况相差甚远,整个城市没有几个中国人,常住的中国人就更寥寥无几了。但在市区中心,有一名日“兰树”的中餐馆,它是整个新市唯一一家由中国人开办的中餐馆,这让我们多少感到欣喜与亲切。  相似文献   

17.
品味伏特加     
一提起俄罗斯,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伏特加酒。几百年来伏特加酒已慢慢融入到俄罗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俄罗斯酒文化。2003年一座伏特加酒博物馆在莫斯科落成,人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来为500岁的伏特加贺寿,这足以证明伏特加酒在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地位,它已经成为俄罗斯的国酒。  相似文献   

18.
(二) 出版家盖依洛尔·维尔莎依尔在家里举行了一个欢迎晚会,到会的人比较少一些。维尔莎依尔是最早邀请高尔基——说得确切一点,是硬拉高尔基去作客的人之一。他的住处很宽敞,在93号街上占两层楼的地方,有点象莫斯科的萨瓦·莫洛佐夫的私邸,带几个大厅,几个小客厅,  相似文献   

19.
世界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日渐富足,流浪的魔影渐渐地远去了。祖辈那流浪的岁月退成了历史,父辈那流浪的经历化成了故事。还曾见过那流浪在特区的乞丐富翁,流浪的神态十分从容。而有幸跨入流浪作家队列的,却再也不是胸无点墨的愚人。在俄罗斯,在莫斯科,流浪的艺术家给人们那么丰富的艺术享受和艺术想象,我不知道是流浪的艺术家催生了俄罗斯的艺术,还是俄罗斯的艺术造就了这流浪的艺术家。莫斯科古老的阿尔巴特大街,是访俄的人们几乎必到的地方。这一条数千米的步行街,就是一个全面展示流浪艺术家高超技艺的露天艺术殿堂。走过曾经…  相似文献   

20.
田洪敏 《世界文化》2006,(10):32-33
至今想起俄罗斯,却还是在北京的时候轻装上阵,到了莫斯科让大雪刺得不能睁开双眼,只能低着头走路。踩着吱吱嘎嘎的雪,尾随着朋友找到他的汽车,然后静悄悄地开到友谊大学住下。第二天照例去友谊大学旁边的“沙乌拉嘛”吃饭——一家阿拉伯人开的餐馆,在莫斯科的留学生都知道这个餐馆。倒也不是有多么的美味,只不过是毗邻留学生最多的友谊大学,而且价格还算公道,味道还可以下咽,情调还有那么一点浪漫罢了。吃完饭到“巴维列茨卡亚”火车站买火车票。窗口前站着七八个人,我走过去问“:您是最后一个吗?”一位男士回答说“:是的,我是最后一个”,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