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高考物理题的第五大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由于它概括了运动学、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这几个力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既考查了学生对这几个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中学老师认为此题出得好。笔者在阅卷中,发现有相当一部份学生在解题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下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评讲习题时,更多的是就题论题,很少去变一变、挖一挖,这样往往导致做对了的学生感到课堂教学索然无味,思维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对做借的学生而言,也仅限教师新讲的方法。倘若能够对试题作些变换拓展,则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这样更能发挥习题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题目:如图1所示,水平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左端与电阻R相连接,匀强磁场B竖直向下,均匀分布在导轨所在的空间内。质量一定的金属棒垂直导轨的方向搁在导轨上。今使棒以一定初速向右运动,当棒通过位置a时速率为%,通过位置b时速率为Vb,到位置c时棒刚好静止。设导轨与棒的电阻不计,a、b与b、C的间距相等,则金属棒在由a到b和由b到C的两个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电能Eab与Ebc之比为多大?  相似文献   

4.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我们可以发现,物理试题所占比重较大,且难度也比化学和生物有所提高,不仅包括不定项选择题,计算题也占有较高分值,在解答时学生往往习惯把物理放在最后做,造成了物理所得分值普遍较低,进而拉低了学生理科综合试卷所得总分。文章主要就高考物理试题中的计算题进行解读,望学生能从中找出一定的解题规律,以期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解答高考物理计算题。  相似文献   

5.
题目(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新课标卷Ⅰ第25题)如图1,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所有电阻。  相似文献   

6.
原题:(2005年第1套理综卷)原地起跳时,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从开始蹬地到离地是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加速过程中重心上升的距离称为“加速距离”。离地后重心继续上升,在此过程中重心上升的最大距离称为“竖直高度”。现有下列数据:人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1=0.50m,“竖直高度”h1=1.0m;跳蚤原地上跳的“加速距离”d2=0.00080m,“竖直高度”h2=0.1m,假想人具有与跳蚤相等的起跳加速度,而“加速距离”仍为0.5m,则人上跳的“竖直高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7.
仔细研究1991年至1996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可以发现:除1993年之外,其余五年的试卷中均有一道或两道考题中涉及到弹簧,我们不妨称这些试题为“含有弹簧的高考题”,它是近几年来高考物理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这类高考题的解析,指出解答这类考题的关键所在。含有弹簧的高考题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相似文献   

8.
“试探法”又称“尝试法”.试:试验,尝试;探:试图发现;试探:试着探索(某种问题).试探法在物理教学中多处用到.如在被测电流的大小无法估计时,运用试触的方法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又如“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实验中,两个探针的使用.本文用试探法解一道高考物理选择题,并对试题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明训 《物理教师》2007,28(4):8-68,M0002
(2006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第15题)一个质量为4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从t=0开始,物体受到一个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求83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和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g取10m/s^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席桑田 《物理教师》2003,24(8):33-33,35
2001年春季高考京蒙皖物理卷的题9是: 有一列沿水平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O Hz,振动方向沿竖直方向,当绳子的质点P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时,在其右方相距0.6m处的质点Q刚好到达最高点,由此可知波速和传播方向可能是  相似文献   

11.
2012年高考四川卷第24题是考察学生对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道好题,下面,笔者给出此题除标准答案外的两种解法:24、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段光滑水平,BC段为光滑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37°,半径r=2.5m,CD段平直倾斜且粗糙,各段轨道均平滑连接,倾斜轨道所在区域有场强大小为E=2×105N/C、方向垂直斜轨向下的匀强电场。  相似文献   

12.
物理这门学科,虽然它与其它学科有一定的联系,但它又具有独立性,无论是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还是解答习题都有它自身的特征.同学们直接面临的是运用物理知识解答习题这个难关.很多同学解答物理题长时期不得其要领.尽管有些同学能理解知识,但不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2题,第(2)小题是一道物理实验题.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但容易出错.笔者就该题电路图设计可能出现的几种方案进行浅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一道高考物理题几种错解的分析蔡晓军周德信王开富试题:图中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4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A、B两轻质活塞间封有空气,气柱长l=20厘米。活塞A上方的水银深H=10厘米,两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  相似文献   

15.
题目 (2004年江苏省全国高考物理试卷第16题)如图1所示,声源S和观察者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s和vA,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p,设vs〈vp,vA〈vp,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  相似文献   

16.
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2022年高考湖南卷物理第5题的物理情境,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更复杂的物理情境做了实验验证和进一步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17.
图4acdbα2R一、高考原题例1如图1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度为0),用tl、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A.tlt2>t3C.t3>t1>t2D.tl=t2=t3解析此题为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高考试题第15题.现以滑环在bd上的运动为例来分析.如图2,设圆周的半径为R,bd与ad之间的夹角为α,连接a、b,显然直径ad=2R,那么bd=adcosα=2Rcosα.设滑环在bd上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  相似文献   

18.
从多角度审视2019年全国Ⅰ卷物理第21题,评析解法,研究高考,总结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高考题虽高深莫测,但有个别题目不一定非高中学生才能做,初中学生同样能做.只要基础扎实,思维开阔,善于动脑,综合运用初中所学知识、方法、技巧,巧妙应对,灵活处理,一样能解得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