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林华 《大观周刊》2012,(8):174-175
1问题一:学生鉴赏能力低1.1策略一:每天清晨大声读。案例:清晨自读课。每个清晨,我都会向学生展示一篇短小的美文或是诗歌,学生自己读熟.有时,我会带领孩子们大声朗读,读出士气;带着激情范读,读出味道;静心品读,读出共鸣。这时,你会听到嘹亮的读书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是孩子们的座佑铭。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问     
蒋剑翔 《新闻与写作》2004,(8):40-40,43
我一向喜欢读人民日报,非常崇拜这张报纸。但常常读,也常常会读出一些毛病,或说疑问来。当然,这些疑问在其它报纸上更多。这里,顺手从人民日报和江南时报上拈来三则疑问,有些代表性,姑且曰“新闻三问”。“问”之不当,还望诸君赐教。  相似文献   

3.
狼与兔子     
父亲狄克携着儿子布莱克在山间漫游,见一只恶狼追着一只仓皇而逃的兔子。小布莱克问道:“爸爸,要不要救救那只兔子?我看它跑得好可怜。” 老狄克道:“不对,恶狼追不上免子。” “为什么?” “因为恶狼只是为一顿午餐。追不上兔子,它可以转而再捕食其他的东西。但是对兔子而言,是为保命,兔  相似文献   

4.
作文需有情     
我刚学写作时也走过一段弯路。每次写稿子时,把功夫都下在文章的遣词造句上,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虽然语言华丽,读起来却情味不足,内容空洞,中心思想也不明确。自然得不到刊用。有道是:“盖作文不在辞句之工,而在性情之正”。这里的性情指的就是文章的思想感情,亦即  相似文献   

5.
学者谢泳记其文友一论点:谓其人从不读知青作家所作小说,乃以知青生长之环境而衡定,又牵想及知青小说变成铅字,得奖的环境,“他们能跑多远?”他说。谢泳尝劝他,那人却以“挂在嘴角的轻蔑笑容”而应之。(见《我们做过错事》)此公悬鹄极高,然确有理,洵鉴赏界之斫轮老手也。扩面论之。40年代末以后之小说文体、文风一无是处,均难以卒读。这固然有客观原因而造成,但所谓知青小说,等于没有地基的高楼,不良药物催化之豆芽,中看不中用。可读的东西很多,大量旧文学,可供文学老饕之饱餐,最晚可读至清末民初,及新文学之第一代。…  相似文献   

6.
凡是后来成了名副其实作家的人,写功自然过硬,但这个写功往往源于读功。将“读”看成一种功夫,乃至看成一种硬工夫,是绝不过分的。始终没掌握这种功夫的人很多,其中甚而包括某些“读书破万卷”的人,以及写出了不少“作品”的人。在“读”的问题上没获得过真功夫,后来居然写出“作品”来,这奇怪么?不奇怪。这就如同生活中某些并无实在技艺只凭一点“花架子”而“撞”成了歌星影星的人一样,在行家眼里仍是外行。当然,凡是能写出一点东西的人,总是读过一点东西的。但是,有的人的“读”,实际上只能称之为“看”,够不上“读”的档次。“看书”和“读书”的区别不是一般性区别,而是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7.
沓·叠错例:来人走后,老孟发现沙发上有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叠子百元面值的钞票。辨析:这里的“叠”应为“沓”。“沓”是个多音字,读tà时指多而重复,如纷至沓来、杂沓等;读dá时用作量词,用于指重叠起来的纸张和其他薄的东西,后面通常缀以“儿”或“子”,如  相似文献   

8.
“文学死了”,这是近年文坛的炸弹武命题,也是已经过去的2007年文坛的关键词之一。初闻此言,让我这个以教授文学谋生的人莫名惊慌。文学死了,那大学还办什么中文系、文学院?以教授文学养家糊口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统统都得下岗待业。出于“失业”的恐惧,赶快找出有关论述“文学死了”的宏文细细拜读。这一读,先是释然,继而安然,最后是坦然——“君子坦荡荡”之坦然。因为我在这些宏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门道——原来这是舶来品。  相似文献   

9.
早就听说画有“读”与“观”之分,而我真正从欣赏实践的角度去“读”,却是从《吴国亭画集》开始的。当我抱着观赏的心态打开这本画集时,“读”的意识并不自觉。但是,随着一幅幅又新又美的花鸟画跃入视野,我觉得心底有一股潮流在汩汩涌动,我翻动画页的手不禁微微颤动了。  相似文献   

10.
在汉字中,“两”和“二”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它们不但写法各异,读音上不同(前者读liǎng,后者读èr),含义上也是有着明显、严格的区别的。如表示数目,《现代汉语词典》时其即有专门规定:“二”一般仅指“两样(的东西)”,如“二房东”等;而“两”通常则用于量词和“半、  相似文献   

11.
读书的范围     
这个题目太泛,也要先说说范围。有人说,可以用韩信的办法,多多益善。我赞成这个办法,那是一切问题交给“比较”去解决,可惜有不少人做不到,所以要“选择”。而人之性也犹水之就下,因而有很不少的人就选择了败德荒废的所谓黄色的东西。这牵涉到好坏,范围还嫌大,所以要再缩小。正面说我的意见吧,全数是好的之中也要有所选择,具体说是:不当只是以兴趣为指针,总是读故事、小说之类;要不怕难,不怕入门时的枯燥,也读讲道理的。  相似文献   

12.
钱曾以“善读为善藏”为藏书理念,提倡善藏书者首先必须善读书。而所谓“善读”,又惟有“好古”、“敏求”方能达之。这一思想既是他求真务实、不懈奋斗的表现,又是他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情感的流露。  相似文献   

13.
夜读     
对于识字的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读书,宋人尤袤云: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可谓得读书之真意。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夜读。“青灯有味是儿时”是南宋大诗人陆放翁先生追念儿时对灯读书的滋味,千载之后读之仍觉亲切温馨。  相似文献   

14.
汉字误读错用辨析(二)若谷堤堤,小篆作堤,形声字,从土是声。《说文解字》[段注]:堤,本在纸韵,读.如氏。这是“堤”的古音。“堤”的古义为“滞也”,即壅塞的意思。后来,由“壅塞”引申为“筑上遏水”,即堤坝。音义皆变。读出(低)。“堤”的字义很明确,一...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论诗提出了一个“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问题。其实,著书立说也同样有“有我”与“无我”之分。“有我”,即书中能不时地看到“我”:“我”的经验、“我”的感受、“我”的交往、“我”的评价。“无我”,则总要客观地说,尽管说的内容也是“我”心中的东西。“有我”的书更容易写得生动活泼、亲切平易,似面对面的平等交谈;“无我”的书则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不容易亲近。但书中“有我”并不容易,“我”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眼光,让人读了就觉得这个“我”真是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读《中国记者》1991年第9期上焦仁贵同志《可怜天下作者心》一文,很想就其提出的“视角偏差”现象,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说另外一些话。首先想弄清楚焦文的“视角偏差”到底是怎么一个偏法。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文章指的是读者没有全信作者的话,表达者和获取者“效果”不一致。实际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还真实.一开始,我不理解这个外国老头的话.诗怎么还能比历史更真呢?谈到诗,通常都会说“诗情画意”,而谈到历史肯定是“历史史实”.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一个写意,一个写实. 读杜甫的诗,让我理解了亚里士多德的话.  相似文献   

18.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报刊上能够被“推出”的东西渐渐地多了起来,大到一台晚会、一部巨片和一套机械设备,小到一盒磁带、一本书或一粒药丸,等等,大有一推之下,万物皆出之势。据查,“推出”一词本意是指用双手(或单手)作用于某物(多从其背后),使之能让人看见。而把它的使用范围扩而广之,作用于物品,甚至是看不出的东西上面,则发源于港台报刊,彼地报刊上多有“推出力作”、“推出新人”等字眼,且常常喜欢冠之以“隆重”二字。  相似文献   

19.
1911年,一位名叫海德门的英国社会党人出版了一本名为《危险生活记事》的书。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列宁即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因为这位自称社会主义者的作者对马克思的回忆只写了一种东西——轶事。列宁在《海德门谈马克思》一文中批评指出:海德门几乎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猎奇方面”,而不是政治方面。读了他的传记,只知道马克思的“轶事”,而不知道“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模拟,对于初学者来说非但不是可责的,简直是一道很有必要的习文程序。听什么文学原理专家大讲玄空理论,或是关在屋子里苦写“自己的”,远不如正正经经读几篇有成色的东西,继之“描红模子”、“画瓢”。当然,这是真正的习作,是出师前的试作,最好不要拿去发表,以免惹出“抄袭”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