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闻摄影是人们借助于摄影器材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形象记录,它真实、客观、不容虚构.然而这种客观性并不等于机械复写,而是摄影客体的自然物像与摄影主体的主观意志.理想和情感的有机融合.在这种融合中,情感的作用尤为突出,占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除了用客观形象告诉受众以欲知、应知的新闻信息或事实外,往往能用情感的力量去感染人、征服人、震撼人的心灵,所以在遵循新闻摄影求真、求实、求新、求情、求意等规律时、摄影记者更应注意将新闻事实触发的个人情感灌注于新闻摄影中去.一、主体情感与新闻事实本质真实的内在统一情感是主体评价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一种态度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是人们借助于摄影器材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形象记录。它真实、客观、不容虚构。然而这种客观性并不等于机械复写,而是摄影客体的自然物像与摄影主体的主观、意志、理想和情感的有机融合。在这种融合中,情感的作用尤为突出。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失乎情。”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除了用客观形象告诉受众以欲知、应知的新闻信息或事实外,往往能用情感的力量去感染人、征服人、震撼人的心灵。所以在遵循新闻摄影求真、求实、求新、求情、求意等规律时,摄影记者更应注意将新闻事实触发的个人情感灌注于新闻摄影中去。一、主体…  相似文献   

3.
常小扬 《视听界》2014,(2):119-120
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传播媒介的深刻变革,与以往纪录片拍摄不同的是,时代的进步、文化的融合,使得其故事真实感表达中的美学价值逐渐丰盈起来。本文探讨纪录片摄影的灵动美与韵律美,提出增强其美学意义的几点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是通过具体的活动的视觉形象——画面,以及文字解说、现场声音等声画结合来再现新闻事件的。画面,是电视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要素,是电视新闻有别于报纸、广播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字记者“笔下生花”,用笔写出脍炙人口的报道,摄像机好比电视记者的笔,用它来拍摄生动感人的新闻画面,向人们传递信息。摄影界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说法:摄影是用光作画的。  相似文献   

5.
广告摄影作为消费社会的产物,它的目标明确,就是要把商品卖出去,然而怎么卖,就一幅人像广告摄影作品产生的过程来说,就是把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这种被传递的商品信息,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商品属性、商品创意、商品品味的信息。商品属性主要是由生产厂家及市场营销人员共同策划、制定、推出。商品生产者并不仅仅满足于把产品制造出来,他们对于自己的产品有其独特而具体的定义,这些定义是基于该商品的具体特点,最佳使用方式,根据事先的市场调查,统计分析和根据不同的推销对象而产生的。这就是推销广告的出发点。商品创意则主要由广…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都是通过视觉符号传播特定的信息,反映某一方面的审美诉求.新闻摄影重在报道,艺术摄影倾向于创作;前者以纪实为先,后者以表意为主.两者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点.本文认为,对围绕主题的视觉语义进行有效传播,是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都必须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顾文 《视听界》2013,(3):105-106
摄影艺术开创了以图片为媒介传递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学、艺术信息的视境,突破了图片仅仅作为审美中介的局限,使其具有现实和审美的双重话语意义。摄影符号具有现实意义。现实符号是人们理解现实世界的工具,也是进入摄影艺术世界的阶梯。  相似文献   

8.
傅建平 《新闻窗》2012,(5):26-28
一幅新闻照片,无论什么题材、是何主题,新闻照片上都应该有一个鲜明的主体,没有主体,也就失去新闻照片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摄影工具变得越来越先进.技术已不再是限制摄影记者的主要因素,记者的主体意识在摄影中变得空前重要.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中国摄影记者开始直面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如何同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摄影记者竞技胜出,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摄影记者意识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借助图片展示新闻主题。因此,新闻摄影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作用日益突出。研究新闻摄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取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摄影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记录的目的。它诞生之后所显示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于它的记录功能。因此,从广义上说,摄影就是记录。摄影与新闻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二者的结合既有利于新闻的传播,也有利于摄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新闻摄影在报纸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报纸编辑甚至总编们的关注。它在报刊上已展示出其它新闻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新闻照片的“忠实性”,再现了新闻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强化了新闻的真实性,可信性,可极大地提高报纸信誉,获得读者;其二,新闻照片不仅可以独立传递新闻,还可以美化版面,以满足读者“直观性”的审美要求。翻阅一下国内一些新闻报刊,尤其是地市一级报纸,从中可以看出,编辑在选择照片时,存在着两种  相似文献   

13.
把握文博摄影的审美价值及其特有的审美创造规律和方法,是当前繁荣文博事业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此,著文阐述,并与摄影同道一起探讨。文博摄影的艺术共性与审美特征作为摄影艺术的组成部分,文博摄影具有一般的或者说基本的摄影艺术审美特性。这就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真人、真事、真场景的纪实美和瞬间、直感、和谐的形式美的有机结合。文博摄影的审美对象已  相似文献   

14.
魏维 《传媒》2014,(24)
新闻摄影所摄入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物形态的反映,是对事物或事件瞬间状况的体现。其所表现出的美,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新闻事实的形象瞬间纪实美。  相似文献   

15.
摄影,自一八三九年问世以来,很长时间被拒之于艺术大门之外,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即使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亦把摄影活动讥为“照相式的摹拟”。在英语中,摄影Photograph,其原始意义为“逼真地记录”,可见亦没有明确的艺术上的要求。我国一九二七年出版的《半农谈影》,开篇第一句话便指出了  相似文献   

16.
纪实摄影所具有的审美性,不仅来自于纪实摄影作品本身,也来自于纪实摄影创作者所持有的拍摄态度、人文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这些内容的存在,促使纪实摄影作品体现浓厚的思想性与人文关怀,并表现出崇高的审美价值.本文围绕纪实摄影的审美性,对纪实摄影"真"的审美性、"善"的审美性以及"反思"的审美性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17.
叶新 《新闻窗》2008,(5):76-77
著名摄影大师阿特·舍曾经说:如果一个摄影记者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他拍得不够多。笔者以为,阿特说的不够多,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不勤奋,不敬业,而更多是指记者拍摄时缺乏想法和激情,作品缺乏情感。相机只有一只眼睛——镜头,它能记录可见世界的一角。摄影者有第二只眼睛,它能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我刚刚涉足摄影领域之初,一位摄影界的权威人士在看一幅拍虚了的照片时说:“摄影,第一重要的是拍实!”  相似文献   

19.
黄胜 《新闻前哨》2000,(1):39-40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王朝闻《美学概论》第106页)情感表现为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在新闻摄影采访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摄影记者对广阔的社会生活现实,不可能冷漠地、无动于衷地去对待,必然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态度,这种强烈的爱憎态度就是主体的情感。每一幅成功的新闻照片都饱含着主体这种强烈的爱憎情感。正确认识主体情感在新闻摄影中的活动规律,对于我们搞好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出富有强烈情感感染力的新闻照片,传播新闻信息和情感信息有着重…  相似文献   

20.
丁培中 《记者摇篮》2005,(12):63-64
近年来,以强化图片意识,改革新闻摄影,进而推动整个报纸改革的趋势,正日益引起报业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