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琴 《小学生》2013,(11):95-95
社会的发展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靠创新,而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具有的主要特征,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就要为创新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的进步依靠各领域的进步与创新,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科技的创新在各类创新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决定科技创新最核心的因素是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作者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素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素质是人的素质中最高层次的,可以覆盖、带动其他素质的一项综合素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当今世界澎湃而至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是创新,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相似文献   

4.
王传旭、杨春鼎在所著的《教育思维学》中提出,依据现代教育的特征,可将教育创新的特征归纳为以下五点。1.教育创新的社会化从教育创新与社会的关系看,教育日益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加深,二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普遍与直接。现代生产已经由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科学技术与知识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而其中人的素质如何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育水平如何,能否适应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教育的发展就成了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是知识创新和传播、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在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科学技术只有通过科学教育才能渗透到社会生产中去,没有科学教育,科技进步就是一句空话。科学史也已一再证明:科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的兴隆与发展及其经济的繁荣有着先导作用。科学教育通常认为就是相对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教育,以系统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和科学思想方法为目的。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促进人的科学化的活动。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代,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科学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将有利于科学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又明确提出:“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这一历史的责任自然落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肩上。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教学上搞创新,而教学上搞创新,就必须从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江泽民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巨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日趋完善。三维健康观的概念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心理素质的影响。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范畴。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发展进步,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提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创新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强大推动作用,又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达到了空前的强度。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于是,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教育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一现代化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发达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归根结蒂取决于现代化人的自身素质.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提高民众素质的问题,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作为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的关键性因素.与此相适应,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应该是以发展和提高人的良好素质为宗旨,研究相应的教育内容,措施和方法.我在《教育研究》1988年第6期上发表了《论素质》一文,此后收到一些同志来信求答和赐教,《教育科学研究》1988年第4期也转载了拙文.《教育理论和实践》1989年第1期又刊登了洪宝书同志与我《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根本途径又在于教育的发展。邓小平紧紧把握住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他自己完鼙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时代呼唤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和人才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成为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加强科学教育,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时代提出的紧迫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动教育创新,核心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重点是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发展进步,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提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又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于是,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总抓手,只有搞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相对于传统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是几年出现的新事物,在人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几乎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为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巾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发展进步,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与提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又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于是,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的责任。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总抓手。只有搞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思想。他从时代高度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和科学技术在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并从战略高度上指出发展知识经济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要解决体制问题;发展教育,加大投入,培训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要制定合适我国国情的高科技发展计划;要加强国际交流,努力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正确的劳动观点,并从中获得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 一、中小学校亟待更新观念,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我们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智力资源主要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开发青少年创新…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一个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竞争的时代。在培养人才的问题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培养。江泽民同志早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学校的教育不仅要把学生教育成有知识的人,还要把他们塑造成有理性的人,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所以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大众教育是相对于英才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本质特征是面向社会开放,受教育者分布广泛,形成较大的规模。王建华在《教育发展研究》上撰文提出:要重视大众教育c他认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教育经费少,走“大众教育之路”符合国情。当然这并不是说办大众教育不用花钱,而是相对于英才教育而言,同样多的钱可以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大众教育模式的推行不仅可以满足中国人的“公平需要”,使一部分英才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从而有利于国家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目前在中国虽没有正式实行大众教育,但相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