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师生双方的需求,能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基于生态心理观的积极课堂环境强调行动者与其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生成性的表现特征。营造自主课堂氛围、建立和谐师生人际关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是积极课堂环境创设模式的三个维度,也是生物生态模型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学校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课改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观,积极创设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学校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课改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观,积极创设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学校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课改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观,积极创设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良好环境是保障 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潜能,但要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的环境和氛围。创新教育强调对教育的全方位的改革,而重点即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学校作为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场所,更应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管理体制、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安全与自由的保障等,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极为重要,应注重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由仅满足社交需求,拓展为可以满足"安全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在马斯洛需求理论视域下探视大学生手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并给出相应策略:创设内心安全体系,完善社交干预机制;引导学生回归现实,形成和谐社交氛围;搭建网络表达平台,实现学生自尊需求;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真正达成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一个特殊环境,教育目的的达成,全面发展战略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的教育环境作用的结果.因此,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校园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平台,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创设一个幼儿适宜的环境,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创设一个和谐、积极、民主的学校氛围;创设一个适合幼儿教育的游戏环境;创设一个宽松、理解、健康的社会环境。在环境创设中,教师也扮演着发挥幼儿的积极作用的角色,让幼儿在与游戏材料和同伴的互动中不断发展,使环境真正做到与幼儿对话。  相似文献   

9.
正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生发展的前提,而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绿色平台。近年来,学校确立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为出发点,遵循"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的宗旨,优化校本研训模式,建设学习型团队,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环境、搭建平台,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营造氛围,达成共识规划职业生涯。为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学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并把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愿景统一起来,学校引导教师从  相似文献   

10.
学校构建“做最好的我”特色学校文化,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做专业加创新的教师,育全面加特长的学生。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教育教学质量过硬、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学校通过设计特色主题活动、创新三级课程管理、提升社团活动品质、制定社会实践活动指南、精心创设育人环境等五条途径促进学生的发展。让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校大学生求学满意度测评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5个城市的12所大学的抽样调查,应用因子分析法和排序法,建立了一个可量化测评的中国高等院校学生满意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发现,"学校环境、风气"、"学生管理机制"、"教学基础设施"、"后勤服务"、"课外活动"、"教师职业素质"、"教学课程管理"、"职工服务意识"和"个人发展"是影响大学生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其中"学校环境、风气"和"教师职业素质"的权重最大,应成为学校提高学生满意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上海市高校专职辅导员目前的工作满意度状况,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工作环境、工作效果四个维度,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年限、带班学生人数不同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辅导员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各维度上的表现却有较大不同。不同性别的辅导员在工作环境、总体满足感上呈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辅导员社会认同呈显著性差异;带班学生人数差异,工作满意度在社会认同、工作环境、工作效果及总体满足感上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创业教育是相对于就业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高职创业教育在环境、理念、方法、条件、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社会层面上营造社会氛围、完善政策法规、开拓发展渠道,在学校层面上建设完备的条件、构建完善的体系、探索有效的模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职场学习环境满意度是教师对影响职场学习支撑性条件的生态感知。通过自编信效度较高的教师职场学习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从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4个维度对选取的902个样本进行现状分析发现,教师职场学习环境满意值为3.39,学校位置、学校性质、教师角色是影响教师职场学习环境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学校应从全方位、多角度着手提升教师职场学习环境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广西金融人才需求与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供给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为此,通过对广西金融行业基层岗位员工的调查,分析当前金融各行业职业能力的需求情况,可为广西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教学心理环境的内涵应在心理环境内涵的框架内进行界定,同时它又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心理环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的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对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实际影响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环境下的人际关系、课堂气氛和集体气氛。针对其构成要素对教学心理环境进行优化,方法主要包括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和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等。  相似文献   

17.
培育和谐创业社会文化,催生和谐创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已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培育和谐创业的社会文化,核心任务和中心环节是构建和谐创业文化的价值体系。因此,通过设定科学的价值目标,创新价值实现方式,拓展价值来源等途径构建和谐创业社会文化的价值体系,是培育和谐创业社会文化,营造和谐创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形成群众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和谐创业发展模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Job satisfaction among academic staff: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examined aspects of academics'satisfaction with theirjob across the eight nations (Australia, Germany, Hong Kong, Israel, Mexico,Sweden, UK, USA). Interesting patterns emerged across countries reflectingdifferen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limate. The study also exploredpatterns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more closely for theAustralian data, and examined the impact of context elements, includingworking climate and atmosphere, on general levels of job satisfaction.Results indicated that factors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academicswork, including university atmosphere, morale, sense of community, andrelationships with colleagues, are the greatest predictors of jobsatisfaction. 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y management and governing bodies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对全国14所重点高校1400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模式运行情况的专题调研发现:理论课比重大于实践课,双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比例很低,以学术性课题研究代替社会实践者居多,配套环境建设急需加强。未来,高校要突出实践性和特定职业性的特点,以完成横向实践课题研究和取得高级职业证书为目标,建立职业取向本科一专业硕士一专业博士培养对接体系;建立双导师制和导师指导小组制;增加前沿实践性、创新应用性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大幅增加研究生教育投入,加速改善专业型研究生学习条件、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20.
博士生培养环境是影响博士研究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关键因素,也是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某校博士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发现:院校的管理服务对其学习收获的正向影响最为突出,其次是精神培养环境,包括学习氛围、就业指导与心理咨询服务等。为进一步加强博士生培养质量管理,提高博士生满意度,进而提升其学习收获,应深入分析培养环境各因素的内在作用机理,掌控改进博士研究生培养环境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