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知识资本是我国高校核心能力的源泉,而高校教师个体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是高校核心能力培育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转移存在着严重的转移障碍,科学的激励机制设计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转移机制的负面影响,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教师间的隐性知识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2.
牛桂卿 《现代情报》2012,32(6):83-86
分析隐性知识的内涵与层次,通过对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组织空间环境的分析,找出阻碍知识转移与共享的障碍因素,应用组织内的五度空间组织环境克服知识共享障碍,并构建出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组织机制管理体系,为图书馆的隐性知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转移效果的关键在于隐性知识的转化程度,由于隐性知识特性、技术转移方式、技术转移双方主客观等因素的存在,为隐性知识转化造成了障碍。本文针对这些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郭琼 《情报探索》2015,(3):107-109
阐述高校图书馆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涵义及必要性,分析高校图书馆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认为其主要来自馆员意愿、能力及知识储备、隐性知识自身的隐晦性、隐性知识转移的自身技术、图书馆制度等方面。提出促进高校馆员隐性知识转移对策。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五大障碍,提出了促进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五个方面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钱进  张钢  王宇峰 《科研管理》2011,32(3):36-42
  摘要:从基于知识二元分类的知识转移已有研究成果出发,本文指出由于现实生活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彼此包容,知识转移是一个显性知识转移与隐性知识转移交织在一起的过程,难以简单二分,需要从新的视角对基于IT平台的知识转移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通过对建设银行非现场审计系统的案例研究,构建了基于商业银行非现场审计系统的审计知识转移模型,分析了基于IT平台的知识转移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及其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见习官制度在隐性知识共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共享尤其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见习官制度,即培养继承人的制度在隐性知识共享中的特点以及在企业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论企业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管理创新意义上的知识管理的内涵,分析了构成企业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的障碍,并提出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工作轮换与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端旭 《科学学研究》2004,22(4):395-398
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转移对于企业的成败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它面对巨大障碍和挑战。本文认为工作轮换可以是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讨论工作轮换和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作轮换的过程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韦楠华 《现代情报》2012,32(3):54-58
首先探讨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内涵,根据个体、群体和图书馆整体3个层次划分法把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归纳为五种途径,然后从主体、内容、情境和媒介等方面构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障碍的分析框架,最后从完善组织管理制度、塑造新型组织文化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3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真 《现代情报》2005,25(9):24-25
知识共亨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知识共享.尤其是隐性知识共享存在诸多障碍。本文试图从分析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入手,探讨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大量调查问卷基础上,以江苏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行为模式层面考察了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吸收能力、组织支持、接收动机、初级转移、高级转移、非正式群体与沟通和成功知识等相关因素后,知识模糊性和显性转移模式与隐性知识转移的效果之间呈现较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这种正向关系还会因为知识嵌入性和隐转移模式解释变量的舍去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与一般认识不同的是,我们还发现,知识势差、物理距离和组织距离等与跨国并购过程隐性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并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也不存在所谓的"门槛效应",它们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转移过程、融合过程、协调过程和反馈过程四种情景验证了企业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特征差异以及它们对跨国并购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内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图书馆和学术机构中,隐性知识交流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但是目前的隐性知识交流中存在着一些障碍和不足。文章通过分析隐性知识交流的研究现状,指出这些障碍和不足,并提出社会化推荐服务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和个人间的隐性知识交流,解决隐性知识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知识距离与知识定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搏 《科学学研究》2007,25(1):14-18
认为商品化的知识在交换中需要确定一个价格才能顺利成交。决定交换价值的因素不仅仅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大小,还包括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知识的编码和抽象化方式以及买方的知识基础等等。引入“知识距离”的概念来替代知识编码和抽象化程度以及买方的知识基础等因素,用数学模型分析隐性知识转移的动态过程,并建立隐性知识交易的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高鹏  安立仁 《科研管理》2015,36(11):131-138
隐性知识表征直接影响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共享,隐性知识异于显性知识,其难以通过命题符号准确和完整的表征,但这无法否认其在人脑中的存在性。文章从认识论视角出发,通过个体隐性知识表征模型论证了隐性知识是人的知觉中关于事物之间联系与特定情境的整体心像。在信息论及隐性知识表征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隐性知识的传递模型,其由隐性知识源、隐性知识输出映射、隐性知识展示、镜像、信道、隐性知识感知、隐性知识输入映射和隐性知识宿八个部件构成,隐性知识传递通过这八个部件完成从隐性知识演示到隐性知识吸取的完整传递过程。隐性知识传递的目标是最小化隐性知识条件熵,最大化传递主体间的互隐性知识量。  相似文献   

16.
在回顾显、隐性知识管理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特点.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结合案例重点,研究了影响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结构性要素.针对这些要素可能产生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的主要内涵;较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相互之间、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之间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方式和障碍因素;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模型;结合我国企业实际状况,较详细地探讨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隐性知识管理及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KM(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尤其是KM中的隐性知识的管理对企业提高创新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隐性知识管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首先阐明KM必须同时兼顾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着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内隐性知识的转化历程及隐性知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提出了企业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框架,并基于该框架模型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隐性知识交流共享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